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单-抗HBc阳性的飞行员血清HBV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首先用ELISA法对189份血清检测了HBSAg、抗HBs和抗HBc。HBsAg阳性率为4.76%(9/189),抗HBs17.99%(34/189),抗HBc24.87%(47/189),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单-抗HBc阳性血19份,抗HBs阳性/抗HBc阳性血20份。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1.58%(6/19)和5%(1/20),结果提示单-抗HBC阳性飞行员中存在低水平的HBV携带者;在招飞体检仅检测血清HBSAg,不能除外低水平的HBV感染者。  相似文献   

2.
1985年来我们检测了704例人血清HBsAg、抗—HBs、抗HBc总抗体、抗HBc—IgM、HBeAg和抗HBe等六项血清学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并初步分析如下: 一、检测对象:①RPHA法检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②有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③医院工作人员(主要是与乙型肝炎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④门诊待检者。  相似文献   

3.
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区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原核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非结构蛋白RNA多聚酶表位区,了解其在SARS-COV感染诊断及作为病毒复制指标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RNA多聚酶表位区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获得重组融合蛋白。经切胶透析纯化后,应用ELISA检测SARS患者及动物模型血清标本的IgG抗体。结果获得原核表达的RNA多聚酶表位区。ELISA检测正常人血清均阴性,SARS患者血清阳性率为95%;检测SARS病毒感染实验动物血清阳性率100%,灭活纯化病毒接种恒河猴均为阴性。结论RNA多聚酶表位区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感染诊断的检测及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周宁  林国英  董友志  何海明 《武警医学》2004,15(11):817-819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366例血清中,有199例HBV DNA阳性,占54.4%.血清HB-/ml占65.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占95.2%,≥106 copiessAg、HBeAg、抗阳性率占29.1%,≥106 copies/ml占17.6%.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5.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 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5.
血清HBV-DNA检测在招收飞行学员筛选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sAg阴性飞行学员中,血清HBV-DNA的检出情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224名应招飞行学员血清HBsAg。其中阴性者进一步检测抗-HBs、抗-HBc、HBeAg、抗-HBe,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sAg阴性者HBV-DNA。结果 在2224名应招飞行学员中HBsAg阳性158例,阳性率7.1%;HBsAg阴性者中,除单项抗-HBs阳性血清模式外,其他各模式均有不同例数的人检测到HBV-DNA。结论 本研究表明,仅检测血清中HB-sAg的表达状况。不足以将所有感染有HBV者筛选出去,应由灵敏度更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取代。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种方法检测了118名HBsAg阴性的正常人和269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比较了抗-HBc的检出率。证明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人血清抗-HBc的阳性率分别是16.1%,30.5%和26.3%。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的检出率SPRIA和ELISA比IAHA高。然而,这三种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别。我们还发现:检出的抗-HBc几何平均滴度IAHA最低,ELISA其次,SPRIA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PreS1-Ag在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g(+)组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87.3%和80.0%;在HBsAg(+)、HBeAb(+)、HBcAb(+)组和HBsAg(+)、HBcAb(+)组及HBsAg(+)组的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7.5%、63.9%和25.0%;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χ2=21.33,P〈0.01);3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61.9%,HBeAg阳性率为28.7%(χ2=73.098,P〈0.01)。结论 PreS1-Ag能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且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新兵人群中的感染状况,为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分散选点、整群抽样的原则,确定某部的调查对象,通过专人询问并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3~5 ml,分离置于-20℃保存备用,统一采用SPRI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HBsAg、抗-HBs、抗-HBc,EL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HBeAg、抗-HBe。结果所有受检人员HBsAg总阳性率为0.48%,抗HBs总阳性率为61.90%;城市新兵与农村新兵HBsAg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新兵HBsAg、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部队预防HBV,应同等对待不同入伍年限和兵源地的入伍新兵,有近40%的新兵抗HBs阴性,故有必要广泛对新兵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分析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北京某高校 2 0 0 2年度 3 2 0 5名新生的HBsAg感染情况 ,对HBsAg阳性者的HBsAg、HBeAg、抗 HBe、抗 HBc等乙型肝炎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感染模式。 结果 共检出HBsAg阳性 162人 ,HBsAg携带率为 5 0 5 % ,其中“大三阳”64人 ,阳性率为 3 9 5 1% ,“小三阳”69人 ,阳性率为 42 5 9%。 结论 重视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的检测 ,对防治乙型肝炎在高校的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38例HBsAg携带者和5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HBV DNA特异性片段,通过与HBsAg滴度及HBV血清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HBVDNA阳性率与HBsAg滴度呈正相关(r=0.981,P<0.005)与HBeAg减低、抗-HBe产生以及其后的e系统消失过程呈相应递减趋势.并且在单项抗-HBs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检出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e抗原的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13例HBV-DNA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e抗原的。结果前S1抗原与HBV-DNA的符合率为69.91%,e抗原与HBV-DNA的符合率为66.37%,前S1抗原与e抗原的合计阳性率为75.22%。结论前S1抗原、e抗原单独用于评价HBV在体内复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使用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LISA法测定HB cAg在HBV感染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布规律及与其他乙肝标志物的关系,探讨其在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和观察疗效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416例HBV感染者进行血清乙肝6项指标测定,按其不同阳性结果分9种模式对比分析。结果416例HBV感染者中HB cAg ELISA法测定阳性总检出率达56.7%,而70例未感染者及65例抗-HB s单项阳性者中无阳性检出。结论ELISA测定血清HB cAg在HBV感染者中的阳性检出具有特异性,并可作为疑有抗-HBe阳性“逆转”为HBeAg阳性者的筛选检测,对判断HBV复制程度、病程、疗效及预后评估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聚合人血清白蛋白亲和层析柱纯化的含前S(2)-HBsAg,脾内接种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Ag骨髓瘤细胞融和,以4种酶联法进行筛选,并经多次有限稀释亚克隆培养,最终选出3株分泌抗前S(2)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经多次传代,结果稳定。接种Balb/c小鼠腹腔后,腹水均为抗前S(2)阳性,效阶达8万。免疫球蛋白为鼠IgG1型。用其初步纯化的IgG酶标记物,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乙肝病人血清中前S(2)蛋白,结果较满意,认为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用原位杂交法和ABG法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以下称CAH)血清HBsAg阴性34例和阳性30例对比进行了肝内HBV DNA、HBcAg和HBsAg的检测。上述检出率在34例HBsAg阴性CAH者中分别为23.5%,23.5%和32.4%,30例HBsAg阳性者中分别为63.3%、56.7%和83.3%。结果表明,在我国,血清HBsAg阴性、HBV相关抗体阳性或阴性的CAH中,仍有少部分人肝内存在HBV DNA和HBV抗原表达,并与肝病发病机理有关。血清HBsAg阳性的CAH者中,无论血清HBeAg阳性,或抗HBe阳性、或HBeAg阴性,均有较高比例的肝内HBV DNA和HBV抗原检出。肝内HBcAg与肝内HBV DNA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HBV活跃复制指标;肝内HBsAg则不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3例乙肝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LP、Pre-S1蛋白及HBV M,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LP的检出阳性率与HBV DNA的检出阳性率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HBV DNA 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 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0.902);LP检出阳性率与Pre-S1蛋白检出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HBV M模式检测LP检出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26例HBeAg阴性患者血清LP检测为阳性.结论: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中HBV-LP的检测是对HBV M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V-大蛋白(LP)的TRFIA.方法 以抗人HBV-LP单克隆抗体和抗HBs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铕标记抗体,应用TRFIA和ELISA对标准品、66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份健康体格检查者血清中HBV-LP进行检测.分析TRFIA和ELISA的有效检测范围等,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标准品TRFIA检测结果示该法剂量-反应曲线呈良好线性相关(r=0.999).ELISA法测得的正常(30份健康者血清)95%参考范围为0~1.36 mg/L.TRFIA灵敏度(最小测定值)为0.10 mg/L,30份健康血清HBV-LP的检测结果均正常,特异性100%.66份患者血清TRFIA与ELISA检测结果的r为0.800 9(P<0.001),两者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4% (59/66)与77.3%(51/66),χ^2=6.13,P<0.01].TRFIA有效可测范围(CV< 10%)为1.35~2 764.00 mg/L,ELISA为10.80~691.00 mg/L.TRFIA回收率范围为95.93% ~ 107.62%.结论 TRF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LP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检测范围宽,对早期筛选HBV患者及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宁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D基因型的测序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确定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在我国的存在,建立我国HBV D基因型的参照序列,作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调查了可能存在D基因型的我国宁夏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对90例HBeAg阳性HB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前S区RFLP基因型分型。结果发现:C基因型86.7%(78/90)‘;D基因型10%(9/90)无A、B、E和F型不能明确分型者3.3%(3/90)。2例RFLP分型为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武威市某镇乙型肝炎病毒(HBV)家庭内部感染者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的流行现状及其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以2009年武威市某镇体检发现的HBsAg阳性者为先证者,询问其家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此家庭内部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血样。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所有血清样本用病毒DNA磁珠法试剂盒提取,而后巢式PCR扩增S区获得HBVDNA片段,测序后应用mega6.0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收集血清学标本80份;HBsAg、抗-HBc、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3.8%、78.8%、37.5%;OBI共有12例,感染率是26.7%(12/45)。结论 在HBV感染家庭中,家庭内部OBI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基因型主要是C型、D型,其中基因型D型居多。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HBV,CP)。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的HBV DNA直接测序进行DNA同源性分析。并运用探针杂交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鉴定;应用PCR法扩增20份患者血清,阳性率达95%(19/20),同时运用探针杂交进行进一步检验,与PCR结果符合率达90%以上,并选择中度、重度乙肝患者血清和pGEM,7Z—HBV质粒扩增的HBV.CP各一份分别进行测序,与报告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72%、66.5%、90%。建立了特异敏感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HBV.CP)的PCR方法,可用于HBV基因变异规律的研究。同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肝炎病人的HBV.CP区存在较多的变异,可能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