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S)伴高血压患者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MS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仅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d;治疗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培哚普利4~8mg,1次/d。疗程均为12周。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治疗前、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培哚普利能降低老年MS患者的血压并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雅施达)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合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06例患有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合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于冠心病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加用培哚普利4~8mg/d,疗程6月。疗程结束后,采用运动平板试验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9.4%比52.9%,P<0.01);治疗组治疗后运动耐量增加[(6.3±2.4)met和(9.5±1.8)met,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除LVPW、LVEF外均有改善(P<0.05~0.01),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除AcTe、DcTe、IRT有改善外(P<0.05),其余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培哚普利能减少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缺血症状,增加其运动耐量,纠正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方法: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培哚普利组。对照组应用地高辛和利尿剂;培哚普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用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3、6月后血清NO和CRP,以55名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而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培哚普利组治疗3月后NO浓度从8.15±2.23um o l/L显著上升到10.71±3.17um o l/L,CRP从4.17±1.85m g/L下降到3.17±1.82m g/L,对照组6个月观察期内血清NO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壁的慢性炎症反应,培哚普利减轻了这种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培哚普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SOD、MPO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1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5%,54/61)明显高于对照组(73.8%,45/61)(P<0.05);2组治疗前SOD、MPO和MDA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SOD均升高,MPO、MDA均降低,同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SOD较对照组升高明显,MPO、MDA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内皮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NO均升高,ET均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明显,同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SOD、MPO和MDA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单纯冠心病患者45例(A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B组),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C组)休息时、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3组肱动脉的内皮依赖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并分别检测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1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FMD、NO明显降低,ET明显升高。2B组FMD、NO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ET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明显,合并2型糖尿病时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刘宏博  王小闯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72-1374
目的:观察脂质体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常规给予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治疗,治疗组加Lipo-PGE1,10μg1次/d,10次1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和血压,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浓度,并且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此间接反应冠状动脉的舒张功能。结果:应用Lipo-PGE1后,血浆NO水平提高(P<0.05),ET水平下降(P<0.05),并且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Lipo-PGE1通过调节NO/ET比值的变化等途径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舒张功能,从而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2K1C高血压组(模型组),2K1C+培哚普利2.4mg·kg~(-1)·d~(-1)组(培哚普利组),每组15只。于术前及给药不同时间点大鼠尾动脉加压方法测量血压,给药12周后测定大鼠心脏体质量比(HWI),同时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各时点SB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S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HWI和AngⅡ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ET-1、hs-CRP水平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HWI和AngⅡ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ET-1、hs-C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培哚普利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干预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辛伐他汀10mg治疗组(观察1组),辛伐他汀20mg治疗组(观察2组),以及辛伐他汀40mg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脂、血液指标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脂、血液学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同组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则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FG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MD、NM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均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其改善程度无差异,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及早使用辛伐他汀,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Mogenson分期Ⅲ、Ⅳ期的DN患者6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一般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加服金水宝胶囊,每日3次,每次6粒,共12周,测定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所有指标和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肝、血压等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r=-0.345,P<0.01);观察组Ⅲ期较Ⅳ期患者UAER降低百分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洛汀新者较未用者UAER降低百分比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可改善DN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UAER,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起协同作用,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郁胸痹汤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郁胸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郁胸痹汤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10mg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钙20mg组(B组),8周后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血清NO升高,ET降低,FMD改善(P<0.05);B组效果比A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20mg阿托伐他汀钙能更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择取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BPV。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ET水平、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均较低,N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降低BPV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血管内皮的影响及对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化学比色法检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水平,并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高血压病组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AC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浓度及ACE浓度与高血压病分期呈负相关.②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分期越高,血清NO浓度变化越显著;同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ACE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随分期的加重,血清ACE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差值明显减小.③靶器官受损组较未受损组血清ACE活性明显降低,且治疗前后差值前者明显小于后者(P<0.05).结论:培哚普利有显著的降压疗效,并延缓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进展及减弱高血压病靶器官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O和ET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而NO浓度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MPO和ET值呈正相关(r=0.781、0.489,P0.05),而与NO值呈显著负相关(r=-0.683,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胡为斌  何延忠 《中医学报》2016,(8):1167-1170
目的:探讨育阴潜阳方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均予抗血压、降血脂等对症西医治疗,观察组再予育阴潜阳方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一氧化碳(NO),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测定,采用彩色超声心动仪进行测定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GTN),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ng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直径大小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FMD、GT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效率87.1%,观察组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阴潜阳方能有效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的血压控制效果和心脏保护作用及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性情况,为厄贝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控制血压,降低长期心血管总危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单盲选择120例伴有左心室肥厚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观察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前后的血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结果两种药物降压效果明显,厄贝沙坦组血压达标率93%(54/58),培哚普利组血压达标率95%(53/56),两种药物比较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MI(g/m2)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培哚普利不仅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而且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二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进行诊治的5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时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血小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血小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血小板指标均持续改善,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管间粘附分子1(sVCAM-1)、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指标,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竹心康汤,疗程1个月。以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每分输出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PFV)即E/A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间心衰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CG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CO、FS、LVEF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E/A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竹心康汤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徐宏亮 《当代医学》2021,27(3):127-129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和观察组(大柴胡汤加减),每组11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每博输出量(SV)、左房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值(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VEF、SV、E/A值均高于治疗前,LVEDD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SV、E/A值均高于对照组,LVED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绞痛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探讨通心络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ACOP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并随访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NO和ET含量的变化,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P患者NO含量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而ET含量显著升高(P<0.01);2组治疗后NO、ET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治疗后NO含量明显升高(P<0.05),ET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迟发性脑病8例(17.8%)和2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通过促进NO的分泌,抑制ET的产生,发挥对ACOP患者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