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HBV DNA阳性肝癌(HCC)患者血清HBeAg检测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HBV DNA阳性HCC肝切除术患者60例,HBV DNA阴性HCC肝切除术患者60例.60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中依据肿瘤病灶局限、肉眼以及镜下均无肝内播散和门静脉浸润的低侵袭组,共28例;肿瘤组织伴有多发性肝内播散和(或)门静脉主肝癌栓者为高侵袭组,共32例.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HBV DNA水平,观察肝功能变化并检测血清HBeAg水平.结果: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60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为48例,阳性率为80%,60例HBV DNA阴性HCC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为12例,阳性率为20%,(P<0.05).不同侵袭组HBeAg表达比较: 32例高侵袭组中29例HBeAg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0.62% ,28例低侵袭组中19例HBeAg检测阳性, 阳性率为67.86%,(P<0.05).结论:早期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和HBeAg可作为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乙肝病毒活动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对患者乙肝病毒活动状态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动态检测81例乙肝标志物阳性HCC患者TACE术前、术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变化。结果:81例患者行TACE术后,32例出现HBV激活,激活率为39.5%(32/81);TACE术前HBVDNA定量为(4.2±0.6)×10^4copies/ml,低于术后(5.8±0.3)×10^5copies/ml(P〈0.05);激活组32例中75%出现明显肝损害,高于非激活组40.8%(P〈0.05)。结论:TACE治疗将引起HCC患者HBV激活,可能加重肝功能损害,应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5例肝细胞癌,21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2例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甲胎蛋白(AFP)mRNA,结果:AFR-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AFR-mRNA的检出率(44/65,67.7%)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组(2/22,9.1%,P<0.01)。AFR-mR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7例(58.3%)可检出AFR-mRNA.结论:AFR-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或肝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AFR-mRNA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9例肝细胞癌(肝癌)和23例肝硬化标本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后者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20/29),癌旁组织阳性率为60%(18/29),肝硬化组织阳性率为30%(7/23),有血管侵犯的12例肝癌变变型p53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而无血管侵犯的17例中仅8例为阳性(P<0.05);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组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高于阴性组(8370±4764ng/ml比98.7±64.3ng/ml,P<0.05)。提示:P53蛋白表达在肝硬化时即发生了异常;p53蛋白异常可能是AFP基因被激活的原因之一;p53蛋白异常有利于肝癌向门静脉转移。  相似文献   

5.
岳惠芬  曹骥  班克臣  苏建家  李瑗  欧超  段小娴 《肿瘤》2006,26(6):540-543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20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glypican-3mRNA。结果:Glypiean-3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glypican-3的检出率为80%(48/60)。Glypican-3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明显相关(P〈0.05)。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8例(66.7%)可检出glypican-3。结论:Glypican-3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glypican-3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术前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72例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术前30min采静脉血,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血清CRP≥8mtg/L为CRP阳性,血清CRP〈8mg/L为CRP阴性。分析血清CRP水平与肝细胞癌I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血清CRP表达阳性率为72.2%(52/72)。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血清AFP滴度水平及包膜浸润、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肿瘤大小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明显相关.术前血清CRP阳性及阴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44.2%(23/52)及10%(2/20)。结论: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RP水平可能是术后早期复发的良好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肝癌高发区抗-HBc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VDNA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启东肝癌高发区抗-HBc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DVDNA分布 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筛选慢性乙肝患者中抗-HBc阳性者,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这些血清中的HBVDNA。结果:HBVDNA总检出率为75.24%(158/210)。抗-HBc与HBsAg、HBeAg同在时HBVDNA阳性率最高,达97.26%(71/73),显著高于其它模式(P<0.005)。抗-HBc/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81.08%(150/185),单纯抗HBc/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80.77%(42/52),单纯抗-HBc阳性血清中检出率为20%(1/5)。结论:抗-HBc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直接标志。判断患者的传染性应通过免疫学和基因学两种方法来检测。启东慢性乙肝患者中HBVDNA整合现象可能要高于其它地区,这或许是启东肝癌高发的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基因学和免疫学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各有利弊,应互补共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aveolin-1(Cav-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0例HCC组织中Cav-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60例肝癌标本中,65例(41%)标本为Cav-1阴性,95例(59%)标本为Cav-1阳性。肝癌组织Cav-1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v-1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Cav-1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Cav-1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v-1是总体生存率(P=0.047)的独立因素。结论:Cav-1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癌高发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启东地区肝癌高发人群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50例HBsAg慢性携带者、3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50例临床肝炎患者和50例正常成人血清抗-HGV。结果:四组人群抗-HGV阳性率分别为4.00%、22.86%、10.00%和0,HCC组显著高于HBsAg(+)组(P<0.01)和正常成人组(P<0.005)。HBs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ALT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抗-HGV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1.21%和2.89%,P<0.05;12.62%和2.44%,P<0.22)。结论:启东地区HGV流行性与其它地区基本一致。HGV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致病性可能较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对比分析DCP、AF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HCC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及背景肝病等临床病理特征与DCP、AF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177;9.59、26.12&#177;12.64、37.45&#177;18.26和806.71&#177;639.79mAU/ml,可见DCP浓度在四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177;5.42、14.59&#177;11.91、16.29&#177;14.10和547.47&#177;544.98ng/ml,HCC组AFP浓度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统计分析显示血清DCP、AFP对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8.95%、73.68%,而两项联合使用对HCC诊断阳性率提高至89.47%。较大病灶(〉5cm)、门静脉癌栓(PVI)阳性HCC患者的DCP浓度高于小病灶、PVI阴性HCC患者;HBSAg阳性HCC患者DCP浓度高于HBSAg阴性HCC患者。结论:DCP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浓度与HCC的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不受HBV感染的影响,适用于我国以HBV感染为背景肝病的HCC诊断,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AFP高,联合DCP、AFP检测能明显提高HC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血管形成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56例HCC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采用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癌中VEGF、COX-2的蛋白表达,抗CD105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105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BV感染组中VEGF、COX-2蛋白以及MVD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HBV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VEGF和COX-2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5)。结论:HBV可能通过上调VEGF、COX-2等血管形成因子上调表达,共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638用于治疗乙肝相关肝癌的可能性。方法:qRT-PCR方法检测miR-638在乙肝、肝癌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血清miR-638的表达水平与其它血清指标的相关性。上调乙肝病毒(HBV)稳定复制的HepG2.2.15肝癌细胞株中miR-638的表达水平, MTT法和细胞克隆实验检测miR-638过表达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和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HBV DNA的表达水平。结果:miR-638在乙肝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00 1);在乙肝及肝癌患者血清中miR-638的表达水平,总体间与HBV DN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值分别为0.026、<0.001和0.003)。MTT分析及集落形成实验显示miR-638能够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及集落形成能力。miR-638表达上调后,HBsAg(P<0.05)、HBeAg(P<0.05)和HBV DNA水平(P<0.001)较miR-ctrl组均显著下降。结论:miR-638在HBV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miR-638过表达可同时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能力和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3.
管志斌  孙溟霞  宋继福  宋超  赵永利 《癌症进展》2017,(11):1266-1268,128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HBV感染肝病患者60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12例的血清样本,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技术检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健康受试者血清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SP90α的表达水平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细胞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75,P=0.001);肝癌组与良性肝病组患者血清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57,P=0.002;F=9.633,P=0.005),但肝癌组与良性肝病组患者血清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9,P=0.983);42例伴HBV慢性感染肝癌患者血清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与性别有关,其中,女性患者血清中HSP90α的表达水平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9,P=0.039),但患者年龄、HBeAg是否为阳性、甲胎蛋白(AFP)浓度、HBV DNA及临床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α可成为抗癌治疗的新靶点,并为肝病的早期诊断、肝癌的侵袭转移、预后评估及科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05-02-2013-05-28山东省肿瘤医院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69例和观察组(TACE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76例。随访监测治疗后4、12、24及48周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疗效判断采用修正后的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观察患者TACE治疗后的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两组患者ALT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ALT水平在治疗24周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HBV DNA不可测率在治疗后第4、12、24和48周分别为27.3%、36.4%、45.5%和72.7%。对照组患者HBV DNA水平无明显变化。第48周时,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42.9%,HBeAg转换率为14.3%;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HBeAg阴转或转换。随访至2013-11,观察组41例(53.95%)患者生存,35例(46.05%)患者死亡;对照组19例(27.53%)患者生存,50例(72.46%)患者死亡。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6.05%,对照组ORR为2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6.216,P=0.01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6.84%,对照组DCR为60.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6,P=0.001。中位OS观察组为18.5个月(95%CI:15.5-21.5),对照组为12.3个月(95%CI:9.8-1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09;中位PFS观察组为8.4个月(95%CI:6.9-9.9),对照组为5.9个月(95%CI:4.9-6.8),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8.570,P=0.003。结论乙型肝炎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TACE后肝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c-erbB-2、ER及PR在肝细胞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肝癌治疗中应用c-erbB-2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肝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c-erbB-2、ER及PR的表达,并对3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1年存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35例肝细胞癌患者中27例(27/35,77.14%)c-erbB-2阳性表达,ER与PR均为阴性表达.正常肝组织中1例(1/10,10%)c-erbB-2弱阳性表达,ER与PR均为阴性表达.c-erbB-2的表达在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5).c-erbB-2在年龄≤45岁的肝细胞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100% (14/14),在年龄>45岁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61.9%(13/21),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9).c-erbB-2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如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门脉侵犯、淋巴转移、血清AFP水平和HBV感染无关(P>0.05),与肝细胞癌患者1年生存率有关(P=0.049).结论:c-erbB-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率明显升高,与肝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小、预后差有关.提示c-erbB-2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及靶向治疗的新靶点.ER与PR在各种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提示内分泌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血清中HBV-DNA载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性组14例,低复制组48例,高复制组16例。三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记录三组患者手术前后7天静脉血清中HBV-DNA载量和术后1天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以及白蛋白(ALB)]变化。结果:手术治疗7天后,阴性组和低复制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较治疗前7天有所下降,高复制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较治疗前7天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后的ASL、ALT、TBIL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三组术后ALB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阴性组、低复制组、高复制组术后ASL、ALT、TBIL指标比较有递增变化,ALB指标比较有递减变化。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癌根除术后仍然存在HBV复制活跃的问题,HBV活跃程度和术前HBV-DNA载量高水平复制会影响到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94,GRP94)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人肝细胞肝癌(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F-PCR)方法来检测HCC患者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来探讨GRP94在HBV病毒感染的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RP94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而在HCC中高表达,两者在Western blot、IHC及RT-PCR中的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HCC中GRP94的表达强度与肝癌患者肿瘤TNM分期(P=0.02)、肿瘤大小(P=0.01)、肿瘤结节的数目(P=0.02)、HBV-DNA的拷贝数值(P<0.01)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水平(P=0.02)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关。结论:GRP94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HCC治疗、预后判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飞  李硕  杨凡  王岩  向昕  千年松  李玉 《陕西肿瘤医学》2013,(11):2513-2516
目的:研究血清中miR-29a-5p和miR-222表达与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对比检测76例HCC患者、62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29a-5p和miR-222水平.分析miR-29a-5p和miR-22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以及肝癌切除术预后的关系.结果:HCC患者血清miR-29a-5p和miR-222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肝病和正常对照组(P<0.05),与AFP、肿瘤大小、癌栓、病理分化、TNM分级有关(P<0.05).HCC患者中miR-29a-5p和miR-222低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其术后生存率也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血清miR-29a-5p和miR-222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不仅是潜在的HCC早期检测指标,且miR-29a-5p和miR-222在HCC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与HCC复发转移率高及预后差密切相关,提示其也可能是判断HCC手术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ADAM-9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7例HCC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结果:167例HCC标本中,49例(29%)标本为ADAM-9阴性,118例(71%)标本为ADAM-9阳性;而在56例正常肝组织中间质ADAM-9的表达阳性率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ADAM-9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型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AM-9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袭转移、高AFP水平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ADAM-9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ADAM-9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9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DAM-9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肝细胞性肝癌(HCC)中PTEN基因的突变特点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108例HCC来自广西不同地区样本,按照乙肝病毒与黄曲霉毒素的暴露情况,分为4个亚组:A组:HBV(+)/AFB1-DNA(+),共48例;B组:HBV(+)/AFB1-DNA(-),共27例;C组:HBV(-)/AFB1-DNA(+),共19例;D组:HBV(-)/AFB1-DNA(-),共14例。采用PCR联合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108例肝癌组织中PTEN基因第4、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其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1)PTEN基因第4、5、8外显子测序结果未发现发生在外显子上的突变。但在第4外显子与第4内含子交界处有61例发生大片段的缺失,缺失率为56.4%。②PTEN缺失率在A、B、C、D组中分别为60.4%、62.9%、47.3%和46.6%,其差异在4个亚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mRNA在4个亚组中的表达半定量灰度值分别为:A组:0.54±0.13;B组:0.59±0.16;C组:0.97±0.16;D组:0.92±0.13。其中,A、B组分别与C、D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C=0.002,PAD=0.032,PBC=0.000,PBC=0.011)。结论在广西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B1的双暴露肝细胞癌中,PTENmRNA的表达下调是一个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PTENmRNA表达下调可能主要与HBV感染有关。AFB1对PTENmRNA的表达下调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