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后生理指标的改变及综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0912月成建制守礁官兵166名,年龄19-37岁,均为男性,经医院全面体检身体合格。其中南海大礁104名官兵为干预组,小礁62名官兵为未干预组。检测守礁前后官兵的锌(Zn)、钙(Ca)、铁(Fe)、红细胞体积(meancorpuscularvolume,MCV)、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1uteotropichormone,LH)、胃泌素(gastrin,GAS)、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肾上腺髓质激素(adrenalmedullahormones)、心钠素(atrialnatriureticfactor,ANF)、睾酮(testosterone,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守礁前比较,未干预组守礁后Fe、MCV、HDL-C、FSH、LH、GAS下降,Zn、Ca、LDL-C、T、ANF、NT、。肾上腺髓质激素上升(P〈0.05或0.01)。与守礁前比较,干预组守礁后Zn、Fe、Ca、MCV、HDL-C、LDL-C、FSH、LH、GAS无明显差异(P〉0.05),NT、肾上腺髓质激素、ANF、T升高(P〈0.05)。结论针对守礁官兵生理指标发生改变进行综合干预后Zn、Fe、Ca、MCV、HDI,-C、LDL-C、FSH、LH、GAS得到纠正;NT、肾上腺髓质激素、ANF、T得到改善,但没达到完全纠正的目的,需继续探讨。总体干预成功,可全面应用于南海守礁官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南海某岛礁驻岛官兵胃镜及结肠镜检出常见消化道疾病的比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海某岛礁部队18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镜检查164例,结肠镜检查22例。结果 164例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酸相关疾病检出率较高(26.3%),其中包括反流性食管炎17例(10.4%)、十二指肠溃疡20例(12.2%)、胃溃疡6例(3.7%),其余为慢性胃炎116例(70.7%)和食管异物5例(3.0%)。22例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正常7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肠息肉4例、直肠异物1例。上消化道症状以腹痛、腹胀为主。结论 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异物在岛礁官兵中发病率较高,并有一定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生率,需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提高岛礁卫勤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南海驻岛官兵所生活岛礁的细菌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无菌采集上岛1个月后人体皮肤、生活用品、厨房餐具、驻礁地表面和岛上空气样本,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20份样本分离出细菌27种124株;其中弧菌科细菌73株(58.9%),肠杆菌科细菌27株(21.8%),非发酵菌11株(8.9%),革兰阳性球菌6株(4.8%),厌氧菌2株(1.6%)。药敏结果显示,73株致病性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6.2%、88.5%、87.1%,对其它10种抗菌素的敏感率为85.9%~61.5%;27株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2.6%、74.1%、74.1%,对其它10种抗菌素的敏感率为63.0%~40.7%;11株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81.8%、72.7%、63.6%,对其它10种抗菌素的敏感率为54.6%~27.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96.8%、93.5%、83.4%,对其它7种抗菌素的敏感率为50.5%~18.7%。结论南海某岛礁细菌分布以孤菌为主,但也进入大量陆地细菌,抗菌素敏感性与近海海水和陆地有所不同,为驻岛礁官兵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后血液流变、血凝分析和血细胞指标改变,探讨综合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9~12月166名成建制守礁、男性健康官兵为研究对象。其中南海大礁104名官兵为干预组,小礁62名官兵为未干预组。分析守礁前血流变和凝血分析、血细胞指标。结果未干预组守礁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变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血浆黏度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干预组守礁前后无差异(P〉0.05);未干预组守礁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高,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干预组守礁后凝血酶原时间增高(P〈0.05),其它无差异(P〉0.05);未干预组守礁后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增高,红细胞平均体积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干预组守礁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后血液、血凝和血细胞指标发生明显改变,综合干预后指标可恢复正常,建议增加维生素K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南海某岛礁驻岛官兵的发病情况,为做好医疗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该时间段岛礁医院的门诊登记,按《ICD-10 疾病诊断名称及代码目录》规定的疾病名称进行记录并归类,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发病原因。结果 共统计门诊救治患者15601人次,该岛礁常见疾病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骨科疾病(3140人次)、皮肤病(3017人次)、口腔疾病(2623人次)、呼吸系统疾病(1451人次)、耳鼻喉科疾病(1228人次)。部分疾病如口腔、呼吸系统等常见病发病与季节有明显相关,7月份口腔科、呼吸科门诊量占该月份总门诊量比例最高,分别为20.41%和15.49%。各年龄段系统性疾病患病情况各异,与50岁以下人员相比,50岁以上人员小内科(主要为风湿、血液、肾内、内分泌疾病)、心内科疾病占总患病例数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10.00%和5.56%。 结论 南海岛礁的发病情况有明显流行病学特点,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疾病谱,其医疗保障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驻南沙某岛礁官兵的身体适应性的变化及特点.方法 抽取650例驻南沙某岛礁的官兵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基本信息、既往患病史、各系统症状出现时间、症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是否寻求治疗、是否明确诊断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6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参加调查者男性649例,女性1例,年龄(24.31±4...  相似文献   

8.
9.
南海方向部分岛礁官兵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调查南海方向部分岛礁官兵疾病、训练伤、中暑、晕船以及心理健康相关情况,了解岛礁官兵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卫生需求及期望,改善其医疗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我国南海方向抽取了7个驻岛单位的318名驻岛官兵,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对其2周患病率、2年训练伤发生率、中暑、晕船以及心理咨询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有效率94.03%.岛礁官兵2周内患病率为36.12%(108/299),2年训练伤发生率为53.51%(160/299),中暑发生率为22.41%(67/299),军事训练任务中晕船发生率为75.92%(227/299),自我感觉有心理疾病的占26.76%(80/299).结论 作为部队中一类特殊群体,岛礁官兵卫生服务需求更高,尤其是在训练伤的防治、传染病的宣传、中暑晕船的预防等方面的卫生保障应该更有针对性,其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力度要继续加强,同时岛礁官兵心理疾病的防治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南海官兵所生活岛礁的甲、乙、丙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布情况。评估感染风险度,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1)上礁前,采集158名将上岛守礁官兵血清样本,进行常规肝炎病毒检测。(2)无菌采集上述158名上岛礁3个月后官兵的血液样本和礁上物体表面生理盐水样本390份,共548份。收集后保存于-20℃冰柜中,立即随补给船送回实验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和甲、丙、戊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 (1)158名守礁官兵上礁前检出血清甲肝抗体(lgG)阳性5人(3.1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和戊型肝炎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上礁3个月以后,158份血清样本检出甲肝抗体阳性7份(4.43%),其中lgG阳性5份,lgM阳性2份(甲肝RNA为阳性);乙肝DNA检测有2份阳性(1.27%)。丙肝和戊型肝炎病毒RNA均为阴性。390份礁上的物体表面样本:检出甲、丙、戊肝病毒RNA阳性分别为24份(6.15%)、3份(0.77%)、2份(0.51%);乙肝病毒DNA阳性5份(1.28%)。结论守礁官兵所驻岛礁生活环境中存在甲、乙、丙、戊肝传染源,卫生部门要提高认识,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培养官兵良好的生活习惯,切断传染途径,预防守礁官兵病毒性肝炎传播和流行,并制定相应的病毒性肝炎流行治疗预案,配备治疗药品。  相似文献   

11.
南沙守岛官兵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海守岛官兵患病情况,并分析疾病与该海区环境的关系,为南海守岛官兵平时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根据疾病分类,分别统计2004-01/2008-12月守岛部队守岛期间(岛上组)和驻陆地期间(陆地组)的门诊病例,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南海守岛官兵的发病原因。结果守岛组前5位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23.3%)、运动系统(21.4%)、消化系统(10.8%)、皮肤(10.5%)和神经系统疾病(7.7%);陆地组前5位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20.4%)、运动系统(19.1%)、消化系统(12.5%)、皮肤(5.7%)和神经系统疾病(4.6%)。守岛组前5位疾病的发病率除消化系统外,其他明显高于陆地组。结论守岛官兵的多发病主要原因与南海高温、高湿和高盐环境有关。需进一步改善南海守岛部队平时的医疗条件,重视对多发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免疫功能改变的因果,如何进行改善,为守礁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 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守礁官兵守礁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百分率。结果南海官兵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守礁前百分率分别为(59.32±8.48)%,(38.67±3.17)%,(20.31±4.32)%,(10.27±1.64)%,(14.37±5.89)%。守礁后百分率分别为(55.17±9.16)%,(34.73±4.64)%,(26.56±3.66)%,(13.63±2.73)%;守礁前后CD4+/CD8+比值分别为1.90±0.11,1.31±0.17。与守礁前相比,守礁后官兵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16+CD56+,CD4+/CD8+显著降低(P〈0.01,P〈0.05),CD19+,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驻岛官兵守礁期间部分免疫功能发生改变,与官兵的心理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心理状态,长时间日照和仪器辐射,高温高湿等恶劣生活条件,初次接触异样微生物、海洋生物、空气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南海守礁官兵浅部真菌引起皮肤病的真菌分布,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为守礁官兵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守岛官兵进行浅部真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湿片法及干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用显色培养基分离,并由ATB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结果南海驻岛礁官兵1195人普查确诊为皮肤癣病337例,发病率占28.20%。癣病主要分为:脚癣、体股癣、手癣、头癣、甲真菌病;合并两个部位感染68例,占20.17%;浅部真菌感染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菌、热带念珠菌。结论南海驻岛官兵浅部真菌感染率较以前有所下降,热带念珠菌感染率增高,一年四季感染率无差异,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海某部驻各岛官兵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 1.0)"对某部共290名官兵进行自测健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岛驻军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无显著差异;而社会健康、自测健康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YS岛驻军的社会健康与ZB、MJ、DNCH岛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守岛官兵的自测健康在身份、住址、文化程度等方面不存在差异,婚姻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某部驻各岛官兵的自测健康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社会健康;自测健康受婚姻状况影响,不受身份、住址、文化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海海上卫勤保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提升南战区海上卫勤保障能力,更好履行捍卫祖国主权的神圣使命。方法对我国南海卫勤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外军海上卫勤保障经验进行借鉴。结果提出了建立协调的卫勤保障体制;制订全面的卫勤保障计划;建设不同的卫勤保障队伍;实施全面的卫勤训练程序;制订完整的海上救治方法;掌握完美的海上救治技巧;提高抗颠簸的海上适应能力;更新可靠的海上救护装备"八项"对策。结论现代海上平、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是南战区卫勤保障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睡眠状况与身心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连续91d每日逐人逐项当面调查、记录。其中的“指数”指标,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结果 随着在礁时阃的延长,作业人员睡眠状况明显变差,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值勤(28.73%)、情绪(20.09%)、多梦(10.16%)、噪音(8.86%)和气候(7.73%)等。睡眠状况与身心健康状况明显相关,相关系数7=0.937~0.980,P<0.01;睡眠指数对身心健康状况各指标均有明显影响(P<0.01),睡眠时间主要影响体能指数、健康指数、工作质量指数、工作积极性指数、注意力指数及情绪指数等(P<0.05~0.01),对食欲指数、记忆力指数影响则不明显。结论 在岛礁期间,影响作业人员睡眠的主要因素是值勤和情绪,睡眠状况明显影响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