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回顾 Risie Russell(1894)最早对小脑功能与癫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给狗颈动脉内注射艾酒后发生全身性惊厥,而切除一侧小脑后重复上述试验,发现小脑切除侧肢体抽搐显著加剧。Lowethal、Horsley、Shrihgton等的经典试验发现小脑前叶皮质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慢性小脑刺激在治疗癫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脑具有躯体运动的调节机能,主要是在进行随意运动时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运动核合作,促进运动取得共济协调的作用。小脑通过脑干神经元的控制,引起网状结构活化和丘脑抑制,产生小脑皮质上行抑制与脊髓反射的下行抑制[1,3]。慢性小脑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其原理...  相似文献   

4.
慢性小脑刺激在治疗癫痫中的应用祝正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本文介绍慢性小脑刺激系统的组成及手术过程和检试方法。到目前为止已有15例癫痫病人使用慢性小脑刺激器(9男,6女),年龄从12岁到33岁(平均20.1岁),都有癫痫病史,平均病程是8.9年,这...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以来我科采用慢性小脑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2例。年龄18~32岁,平均23.2岁。病程均在3年以上,经多种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而每月平均发作4次以上。均表现为癫痫大发作,经韦氏智力  相似文献   

6.
从1988年6月~1994年3月对15例顽固性癫痫病人,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2~33岁,病程3~23年。癫痫病史的平均病程是8.9年,都曾用抗癫痫药治疗无效。通过手术在小脑表面的前后叶近中线处,植入刺激电极,进行慢性电刺激来抑制癫作者单位:21...  相似文献   

7.
小脑在癫痫中作用的最早实验研究者是Risien Russell(1894),他注射艾酒(absinthe)入狗的颈静脉,从而定期产生全身性抽搐;切除半侧小脑后重复此实验时,发现切除的同侧肢体抽搐明显加重。1897年,Lowenthal和Horsloy以及Sherrington通过实验分别报告刺激小脑前叶皮质能够减轻去大脑强直。Dow等发现小脑对癫痫主要为抑制性影响。Ito和Yoshida证明小脑皮质的Purkinje细胞的整个输出放电是抑制性作用。Ito和Yoshida以及Dow等的研究建立了慢性小脑刺激(Cronic Cerebellar Stimulation CCS)的生理学  相似文献   

8.
“狂乱素”(taraxein)的首倡者,美国土伦大学医学院精神神经科主任 Robert G·Heach 于1979年十二月初随一个医学交流观光团来长沙访问,在湖南省精神病学会举办的报告会上,扼要地论述了小脑蚓部在精神分裂症产生机制中的作用。他们以这一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功能性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兹以 Heath 的这一演讲中有关的部分,结合其近年来发表的论著为依据,对这一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介。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发现小脑皮质除对脊髓运动神经活动有影响外,对大脑皮质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刺激小脑前叶的某一点根据刺激频率不同产生抑制或易化作用。如频率为每秒10次的刺激使去大脑强直加重,而频率为每秒100—300次的刺激则一定产生抑制作用。小脑对大脑水平的感觉系统  相似文献   

10.
自Heath 1953年将深部脑刺激方法引入神经外科以来,其在神经外科已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慢性顽固性疼痛、顽固性癫痫、扭转痉挛等、取得一定疗效。深部脑刺激较毁损术具有以下优点:损伤范围小,可双侧手术,永久性并发症不超过1%,且可通过改变刺激参数的方式获得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小脑刺激是基于生物电生理的特性,植入头颅内的刺激系统。刺激器是由发射器、接受器和一对电极组成的刺激系统。它们由特殊材料和工艺制成,植入在头颅内,从外部发射刺激信息,通过接收器检波得到刺激脉冲,用来治疗难治性癫痫和其它神经性疾病。本方法是刺激小脑某些结构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我院于1989年开始临床应用慢性小脑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我们使用J—63型小脑刺激器治疗一例顽固性癫痫,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患者女,32岁。反复癲痫发作伴行为异常18年,长期药物治疗无效。入院前大发作3~4次/月,小发作数次/周。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总智商72分,记忆智商77分,作业智商80分,EEG中度异常,CT提示小脑萎缩。于1989年11月8日行慢性小脑刺激术。将刺激电极置子小脑蚓部两侧,前后叶交界处。接受器埋于右锁骨皮下。二者由导线经皮下隧道相连。术后22天开始刺激。刺激参数为频率9Hz,脉宽75ms、幅度4个单位、刺激时间和间隔时间分别为6分钟。24小时连续刺激,随访18个月,仅偶有一过性失神发作,辅以抗癫痫药物可控制。术后复查EEGθ波明显减少,总智商98分,记忆智商97分,作业智商108分。自述刺激后头脑清醒,心清舒畅,思维及办事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慢性小脑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一例报告喻廉,殷晓梅,赵燕,徐惠金,黄天虹,徐丽,张璇,金恩凤1950年Moruzzi总结了半个世纪研究小脑刺激的实验资料;1973年Looper报告了刺激小脑皮层的作用,创造了慢性小脑刺激治疗癫痫的方法。我们采用南京军区总...  相似文献   

14.
报告2例顽固性癫痫,经慢性小脑刺激治疗,1例症状消失,1例明显好转。手术前后对病人进行了脑电图、诱发电位、脊髓H反射等生物定标技术及神经心理学等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院应用慢性小脑刺激系统治疗难治性癫痫病人 2例 ,现将观察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病例 1 :吴某 ,男 ,2 1岁 ,住院号 1 2 441 0 ,未婚 ,浙江人 ,因癫痫大发作 4年 ,于 1 994年 1 2月 1 3日入院。病人于 4年前某日突然摔倒 ,神志不清 ,两眼上翻 ,口吐白沫 ,四肢强直抽搐 ,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4例顽固性癫痫病人,采用慢性小脑刺激系统治疗癫痫,经3~24个月随访,发现在刺激前后,EEG,H反射,视觉诱发电位(VEP)有显著改变。根据文献,本文简要讨论了神经生理学在慢性小脑刺激系统的应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颅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急救及重症管理取得巨大的进步,病死率明显降低,越来越多的病人转归为慢性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目前,意识丧失超过28 d称为慢性DoC[1]。杨艺等[2]报道多数慢性DoC为男性(70%),55.5%的病人年龄在25~40岁。  相似文献   

18.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治性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并尝试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DBS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复杂的重塑、代谢改变等,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活动,并与刺激部位、疾病状态和刺激参数等因素有关。DBS在难治性强迫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DBS在精神疾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慢性小脑刺激治疗癫痫(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6例顽固性癫痫,采用自行研制的慢性小脑刺激系统,经5个月至1年的观察,5例明显好转,1例因导线折断而失效,但该例在刺激有效期中癫痫发作显著减少。本文对作用机理、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慢性小脑刺激治疗癫痫(12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家医院采用自行研制的慢性小脑刺激系统,治疗12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经7~29个月观察:6例用药,癫痫发作显著减少;2例不用药,癫痫发作显著减少;2例癫痫发作减少;无效2例。文内对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