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10%~16%。快速房颤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室充盈量减少,使AMI之后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所以需要尽快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或将其转复窦性心律。以往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洋地黄制剂,近年来静脉应用胺碘酮逐渐增多,也有研究认为联合应用胺碘酮和地高辛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新疆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占大多数,由于生活习惯不同,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多见。为此,我们比较了静脉单独应用胺碘酮、毛花苷丙(商品名:西地兰)及联合应用对AMI合并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胺碘酮(A组)和美托洛尔(B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明显降低,A组42例,心室率平均下降(27±7)次/min,B组40例,心室率平均下降(26±9)次/min,美托洛尔组有4例用药后心力衰竭加重,1例发生窦性停搏5.2S,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而胺碘酮组所有患者未因药物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结论胺碘酮和美托洛尔静脉应用均能较好控制心房颤动时的快速心室率,胺碘酮较美托洛尔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AMI并房颤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随后以0.5~1.5mg/min维持静脉滴注,静脉用药2~6(3.15±1.2)mg/d。结果:房颤转复率2h内为51.9%(27/52),24h内为75.0%(39/52),48h内为88.5%(46/52),72h内为92.3%(48/52)。治疗期间,6例(11.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5例出现血压偏低,减量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房颤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28例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20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仍无效用微泵量静脉维持600μg/min,持续24h。结果:负荷量为150~300(206±42)mg,转复成功率85.7%,副作用发生率14.2%。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心肌梗死合并房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我院近3 a来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颤(Af)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颖  温春琪  朱静  胡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06-3207
目的:探讨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行心房颤动复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碘酮复律的46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31例恢复为窦律,转复成功率为67.4%;复律失败的患者中,10例心室率减慢至80次/min以内,5例完全无效。随访37例,随访期为2~41(平均12±3.6)个月,其中21例以胺碘酮口服维持,房颤症状控制良好,无室颤、室速及猝死病例。结论: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行心房颤动复律,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与毛花苷C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东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28-929
目的对比研究胺碘酮与毛花苷C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方法对52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苷C。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57.7%,用药后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6.5%、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2.8±7.6)和(51.2±9.8)min(P<0.01)。结论胺碘酮较毛花苷C更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及万方医学数据库等1990-2011年收录的文献,对其中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试验组)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954例。经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P=1.0,I^2=0%),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进行两组疗效的Meta分析,求得OR=2.98,95%CI(2.21,4.02),对总体效应进行假设检验得Z=7.18,P〈0.00001,提示试验组治疗房颤的效果较对照组好。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疗效Meta分析结果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Meta分析结果示两组治疗房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房颤较单用胺碘酮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心脏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6例)加用胺碘酮静脉注射用药,对照组(38例)加用西地兰静脉注射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 h内快速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P〈0.05;治疗组用药后显效(转复窦性心律)率(56.06%)高于对照组(31.58%),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 13例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房颤动的治疗结果 ,旨在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2 0 0 2 - 0 4因 AMI住院期间发生房颤 13例 ,其中男 8例 ,女 5例。年龄 6 5 .7岁± 11.2 (5 1~ 76 )岁 ,心动能分级 (Killip分级 ) : 级 9例 , 级 4例 , 级 2例 ,房颤时心室为 14 7.6次 / min± 2 1.3(118~ 170 )次 / min。1.2 方法 胺碘酮静脉及口服制剂均由法国赛诺菲公司生产。所有患者在房颤时给予胺碘酮首剂 15 0 mg加液体 10 ml缓慢静脉注入 ,后以 6 0 0μg/ min…  相似文献   

11.
陈菊 《华西医学》2009,(11):2901-290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CHF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抗CHF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 mg后,再以1000μg/min静脉点滴维持6小时,500μg/min静滴1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0.2,3次/d,1周;再0.2,2次/d,1周以后以0.2,1次/d至观察终点,随诊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53例使用胺碘酮治疗可显著增加抗心律失常有效性,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再住院率,42例患者转复为室性心律。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同时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167例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 mg,3次/d,连服5 d后,改为200 mg/d至手术前,术后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200 mg/d口服。对照组84例,不予胺碘酮预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vs 13.1%;(112±10.5)次/min vs(135±15.3)次/min,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方法:6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胺碘酮加贝那普利;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1年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1年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4.
谢兴宇  郑罡 《临床荟萃》2005,20(13):750-75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时,药物对房颤的转复率相对较低,房颤复律后也难以维持窦性心律。因此,有效控制心室率是治疗房颤合并充血性心衰的首要目标。洋地黄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拟迷走神经作用,一直是控制快速房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但洋地黄起效较慢,对紧急控制房颤心室率有一定的局限性。Ⅲ类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可显著延长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且负性肌力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较小,是治疗危重症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甙C控制充血性心衰患者快速房颤心室率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紧急控制快速房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室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阵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法。方法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毛花甙C组(29例),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随后以1mg/min的滴速予以静滴;毛花甙C组静脉注射0.4—0.8mg,观察其复律情况、心室率的变化、QT间期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毛花甙C组阵发房颤29例,复律成功14例;胺碘酮组30例,复律成功23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QT间期及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胺碘酮组复律平均时间为5.1h,毛花甙C组复律平均时间为3.5h。结论阵发性房颤的复律疗效胺碘酮高于毛花甙C。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贝那普利)和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贝那普利。结果随访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亦有显著性缩小(P〈0.05)。结论贝那普利具有抑制心房电重构和解剖重构,降低房颤复发率及阻止房颤持续的作用,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能更有效地治疗和预防阵发性房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甙C控制快速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 )患者心室率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4 6例房颤患者 ,心室率≥ 12 0次 /min ,心功能Ⅱ级以上(NYHA)。采用随机方式分组 ,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毛花甙C。结果 胺碘酮、毛花甙C组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1 0 %和 60 9% (P <0 0 5 ) ;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 3 5 %和 2 5 % (P <0 0 1) ;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 (2 3 1± 8 2 )min和 (5 0 7± 10 4 )min (P <0 0 1)。胺碘酮组有 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1例出现Ⅰ°房室传导阻滞 ,无心衰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快速心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58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单用胺碘酮),随访时间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4%(21/29),对照组总有效率48.1%(1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安全性相当。结论和单纯应用胺碘酮相比,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转复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准备房颤复律且符合人选标准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煤矿工人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加胺碘酮。试验起始时间是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试验终点是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性房颤复发。结果试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与42.3%)。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经(LAD)显著小于对照组[(49.3±4.8)mm与(52.3±4.5)min,P〈0.05]。结论LAD是风心病持续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在煤矿工人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20.
洋地黄与胺碘酮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洋地黄与胺碘酮在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的比较。方法:56例因心血管疾病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住院的病人,随机分为洋地黄组与胺碘酮组。结果:在胺碘酮组与洋地黄组比较中,阵发性房颤、房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持续性房颤、房扑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房扑治疗中,胺碘酮组复律显著,是理想的治疗选择。在持续性房颤、房扑治疗中,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胺碘酮以复律为主,兼有降低心室率作用。洋地黄制剂可降低心室率,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