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劲勇 《光明中医》2013,(11):2264-2265
目的 观察平糖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糖通痹汤,连用2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平糖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糖痹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痹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在常规控制血糖基础上 ,治疗组 5 5例予糖痹通胶囊 ,每次 3粒 ,每日 3次口服 ;对照组5 5例予弥可保 ,每次 5 0 0 μg ,每日 3次口服。 2组均 2个月为 1个疗程。观察 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5 8.18% ,总有效率 92 .72 %。对照组显效率 38.18% ,总有效率 70 .90 %。 2组比较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治疗后 ,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糖痹通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NP)的临床症状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痹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通痹络方,对照组32例予甲钴胺和西洛他唑。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是66%和59%(P<0.05),总有效率分别是95%和88%(P<0.05)。结论与西药相比,通痹络方能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脉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糖脉通痹汤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神经病变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45%,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糖脉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糖痹通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27名住院及门诊DS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3例常规予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治疗组124例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糖痹通方(黄芪30 g,桂枝10 g,赤芍15 g,白芍15 g,延胡索15 g,当归10 g,丹参20 g,鸡血藤30 g,地龙10 g,威灵仙15 g,伸筋草15 g,川牛膝10 g,麦冬10 g)共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NO及PGI2水平在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血AGEs水平下降(P0.01),IGF-1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自拟糖痹通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与其下调AGEs水平、提高NO及PGI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痹康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n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STZ 5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弥可保组,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每周测1次体重,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和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及坐骨神经中醛糖还原酶(AR)和Na+-K+-ATP酶活性.结果 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糖痹康组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轻.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各剂量组大鼠体重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SOD、NOS和NO含量增高(P均<0.05),AGEs、MDA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坐骨神经AR浓度显著降低(P均<0.01),Na+-K+-ATP酶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 糖痹康可改善STZ诱导的DPN过高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对DPN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糖痹康对DPN大鼠血清SOD、NO和NGF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DPN大鼠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STZ造模:用0.1 mmol·L~(-1)无菌枸橼酸钠缓冲液(PH 4.5,4℃),将STZ配成0.45%的溶液,按45 mg·kg~(-1)的剂量标准一次性给大鼠左下腹腔内注射。72 h后用血糖仪测尾尖血血糖,选持续血糖水平≥16.7 mmol·L~(-1)以上且血糖稳定3 d者为造模成功,按体质量随机进入各治疗组,模型复制成功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以下5组,每组10只:模型组、弥可保组(西药组)、糖痹康低剂量组、糖痹康中剂量组、糖痹康高剂量组,加上正常组,共6组。糖痹康低剂量组:按成人剂量5倍给药,即生药4.175 mg·(kg·d)~(-1);糖痹康中剂量组:按成人剂量10倍给药,即生药8.35 mg·(kg·d)~(-1);糖痹康高剂量组:按成人剂量20倍给药,即生药16.7 mg·(kg·d)~(-1),均换算成糖痹康为3 m L灌胃;弥可保组:按成人剂量10倍给药,即1.97 mg·(kg·d)~(-1),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3 m L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SOD、NO、NGF酶活性,按SOD、NO、NGF ELISA试剂盒说明操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糖痹康各剂量组有显著升高,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糖痹康各剂量组可以明显提高血清NGF水平。结论:中药糖痹康可以升高血清SOD、NO和NGF水平,抑制体内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阻止和/或延缓了DP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糖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98年DPN患者机分组对照观察,组100例,给予糖痹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服,共8周,对照组98例,给予弥可保,每次500μg,1日3次口服,肠溶阿斯匹林5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其中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痹汤可明显改善对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糖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 :198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 ,治疗组 10 0例 ,给予糖痹汤加减治疗 ,每日 1剂 ,分两次水煎服 ,共 8周 ;对照组 98例 ,给予弥可保 ,每次5 0 0 μg ,1日 3次口服 ;肠溶阿斯匹林 5 0mg ,每日 1次口服 ,疗程 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1.2 %。其中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糖痹汤可明显改善对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痹方治疗阴虚痰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通痹方治疗,对照组予弥可保治疗,2组均治疗1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麻木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感觉减退、麻木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山梨醇含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痹方可以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治疗阴虚痰瘀型DP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确诊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通心络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_1和B_6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_1和B_6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周围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形成DPN模型,艾灸大鼠"胰俞"、"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穴15 min,连续治疗56天.通过血糖、尿糖、体重、饮食量等的监测,结合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神经传导速度,评价艾灸对DPN的治疗效应;HE染色、光镜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坐骨神经NGF含量.结果 治疗后,艾灸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病理形态较模型组有改善;艾灸组NGF含量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1.艾灸能有效改善DPN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2.艾灸改善DPN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症状的效应可能与提高NGF含量,促进周围神经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痹康辨证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予痛痹康方辨证施治,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58.1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NCV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中药痛痹康方辨证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寻找经济有效的治疗方药。方法32例在常规西药降糖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方,日1剂,共30d,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养阴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出现的气阴亏虚、痰瘀互结之证,病性为本虚标实。本病的病因以痰浊为主,故治疗以养阴化痰为主。结论:养阴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出现在糖尿病虚、损阶段,病程日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病变病位在络.其病机关键是气血两虚、瘀血阻络,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大法.针灸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肺俞、脾俞、胰俞、肾俞为主,随症加减穴位.  相似文献   

17.
李政玲 《西部中医药》2013,(10):122-12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医辨证施膳、情志调适、中药足浴、足部推拿及分级施护),2组患者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提高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并分析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结果显示,气虚血瘀是DPN的主要病机,益气活血乃治疗DPN的基本方法,黄芪、当归、丹参、生地黄及川芎为使用频率最多的中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及PubMeb数据库中检索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TCM的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构建复杂网络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用药的功效、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纳入治疗DPN的文献461篇,涉及中药275种,总使用频次6 361次。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各类药物功效中以活血祛瘀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药物性味以甘味、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桂枝、红花、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医临床治疗DPN的用药规律,发现补气血兼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可为DPN的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梁晓春 《北京中医药》2007,26(11):699-7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DPN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又是促进其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如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无痛心梗的常见原因;下肢感觉性神经病变又是发生足溃疡甚至足坏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