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急诊脓毒症病死率(MED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诊脓毒症患者14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并检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并分别记录入院24 h 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转归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体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CRP、PCT、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1.056,95%CI(1.014,1.257)〕、MEDS评分〔OR=1.102,95%CI(1.017,1.365)〕及APACHEⅡ评分〔OR=1.186,95%CI(1.057,1.698)〕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MEDS评分为0.820,D-二聚体为0.610,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D-二聚体(P0.05);而ME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均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情况,探讨影响危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 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 013例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感染部位及致病菌、生化指标等,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62例和死亡组45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相比,年龄(59.62±11.21 vs. 46.32±9.46)岁、APACHE Ⅱ评分(25.26±8.75 vs. 13.67±6.57)、脓毒症休克所占比率(54.99% vs. 27.22%)均明显增加(P<0.05),存活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与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患者(P<0.05),降钙素原与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比例(35.05% vs. 36.59%)与G-菌感染比例(46.44% vs. 63.64%)最高,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与危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关系(r=-0.359、-0.876、-0.582、-0.821,P<0.05),血清白蛋白与危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关系(r=0.637,P<0.05)。年龄+APACHEⅡ+血乳酸+血降钙素原+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对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981)。 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预测和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具有重要的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13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静脉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和动脉血乳酸(LAC),并分别记录24 h的急诊脓毒症病死率(MED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的转归,将13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80例和死亡组59例,比较上述指标在2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2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RP(OR=1.041,P=0.342)、PCT(OR=0.999,P=0.898)不是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D-D(OR=1.050,P=0.047)、LAC水平(OR=1.529,P=0.014)、MEDS评分(OR=1.180,P=0.012)和APACHEⅡ评分(OR=1.103,P=0.036)是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D-D、LAC水平、ME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3、0.806、0.828、0.831,APACHEⅡ评分比较曲线下面积(AUC),LAC水平、ME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S评分、LAC水平、D-D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MEDS评分和LAC水平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的13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动脉乳酸,并分别记录24小时的急诊脓毒症病死率 (MEDS) 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APACHE II)评分。根据28天的转归,将13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59例。两组比较,发现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OR=1.050,P=0.047)、动脉乳酸(OR=1.529,P=0.014)、MEDS评分(OR=1.180,P=0.012)和APACHE II评分(OR=1.103,P=0.036)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动脉乳酸、MEDS评分和APACHE I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3、0.806、0.828、0.831。同APACHE II评分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动脉乳酸、MEDS评分的P值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评分、动脉乳酸、D-二聚体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MEDS评分、动脉乳酸预测能力与APACHE II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175例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70例、严重脓毒症组59例、脓毒症休克组46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133例、死亡组42例,比较分析各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患者临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CRP、PCT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CRP及APACHEⅡ评分两两互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CRP、PCT、APACHEⅡ评分及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RP曲线下面积为0.817,PCT曲线下面积为0.798,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三项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联合运用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对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判断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住我院干部病房的老年脓毒症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PCT水平,记录患者24 h APACHEⅡ评分,同时对PCT及APACHEⅡ评分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依据APACHEⅡ评分共分为3组;评分20分为高危组,共34例;评分10~20分为中危组,共52例;评分10分为低危组,共27例;低危、中危、高危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50±3.89)分、(20.93±3.27)分和(26.68±6.56)分。将研究对象按照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72例,死亡组41例。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血清PCT分别为(0.16±0.15)ng/ml、(0.63±0.62)ng/ml和(5.62±5.21)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死亡组血清PCT[(5.21±4.88)ng/ml]和APACHEⅡ评分[(30.60±10.20)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及CRP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和0.611(P0.05)。结论血清PCT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可用于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病情状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7例、严重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8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并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入住ICU 24 h内,不同病情分组患者的血清PCT、WBC、CRP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比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患者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存活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WBC、CRP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均P0.05);PCT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9.84 ng/m L,此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7,灵敏度为89.27%,特异度为86.34%。结论:血清PCT水平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2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9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ICU 24h内的基本情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7例、严重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8例,分别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气管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并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入住ICU 24h内,脓毒症患者的PCT、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病情分组患者间的水平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 24h内,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与患者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ICU期间,存活脓毒症患者的PCT、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的正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 PCT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9.84ng/ml,此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7,灵敏度为89.27%,特异度为86.34%。结论 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与ICU内AECOPD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的AECOPD患者,根据出ICU时的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治疗转归。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AECOP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0例AECOPD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肌钙蛋白I、pro-BNP、乳酸、尿素氮浓度,低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以及合并脓毒症休克是AECOPD患者ICU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APACHEⅡ评分、合并脓毒症休克,OR值分别为1.13(95%CI 1.052~1.214)、5.092(95%CI 1.697~15.277),血清总蛋白水平是死亡的保护因素,OR值为0.879(95%CI 0.818~0.944)。ROC曲线显示联合APACHEⅡ评分、血清总蛋白水平、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三个指标的模型显示出对患者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 0.785~0.911;P<0.0001)。结论入住ICU的AECOPD患者有高APACHEⅡ评分,低总蛋白水平,合并脓毒症休克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SOFA)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30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46例)。主要收集患者实验室检验数据、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qSOFA评分。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qSOFA、RDW患者预后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qSOFA、RDW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RDW、肌酐、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qSOFA评分明显增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RDW、APACHEⅡ、qSOFA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不同qSOFA、RDW患者的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生成qSOFA联合RDW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新指标(-5.728+0.505×qSOFA+0.339×RDW),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合成指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最佳截断点为-0.614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87%和79.49%,优于单一指标。结论qSOFA和RDW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qSOFA联合RDW用于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1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18例和死亡组62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白蛋白、AST、ALT、肌酐(sCr)、尿素氮(BUN)、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乳酸,计算PNI、NLR;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NI、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NI、NLR、PNI联合NLR、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血清sCr、BUN、CRP、乳酸水平及PNI、NLR、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或<0.01)。PNI、NLR、APACHEⅡ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NI联合NLR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PNI、NL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脓毒症病人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97例脓毒症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根据28 d病人生存情况将病人分为死亡组(42例)和存活组(55例)。收集病人基本临床资料,比较2组GNRI、PCTc、NLR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GNRI、PCTc、NLR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GNRI、PCTc、NLR对脓毒症病人短期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病人GNRI及PCTc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NLR、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病人(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NRI、PCTc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57、-0.401,P<0.001),NLR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67,P<0.001);ROC曲线显示GNRI联合PCTc、NLR预测脓毒症病人短期内死亡的AUC为0.850(95%CI:0.763~0.914,P<0.001),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对AECOPD患者院死亡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入院24 h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PACHEⅡ评分等。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NLR、PLR、APACHEⅡ评分在两组之间有无差异,运用ROC曲线评估NLR、PLR、APACHEⅡ评分对死亡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NLR、PLR、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123例)及死亡组(18例)的均值分别为7.82±9.01、205.46±165.19、16.95±3.68及34.62±20.10、547.71±481.67、29.90±6.65,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NLR截断值为0.849(敏感度72.22%,特异度为82.11%),PLR截断值为323.68(敏感度61.11%,特异度为87.8%),APACHEⅡ评分截断值为25.7(敏感度55.56%,特异度为90.24%),NLR、PLR、APACHEⅡ评分对AECOPD患者的死亡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联合AUC值最大,为0.892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更佳。结论NLR、PLR、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且NLR、PLR是AECOPD患者简便、有效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重症中暑患者40例,其中存活31例、死亡9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 40例重症中暑患者APACHEⅡ评分为6~32(15.51±7.62)分,其中存活组为(12.32±5.03)分、死亡组为(26.13±4.34)分,两组比较P<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重症中暑患者病死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对死亡判断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76,APACHEⅡ评分19.5分为最佳诊断界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86.7%。结论 APACHEⅡ评分能预测重症中暑患者的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19.5分可作为患者预后死亡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各类肝衰竭评分模型及ICU专用评分法对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判别力.方法:将76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分为存活组(n=42)及死亡组(n=34),分别采用肝衰竭评分模型及ICU专用评分,即MELD,SMSVH与APACHEⅡ,APACHEⅢ,对所选患者予回顾性病情评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MELD:38.19±8.09 vs 24.12±7.16;SMSVH:5.29±1.36 vs 4.19±1.09;APACHEⅡ:15.47±4.06 vs 10.79±2.56:APACHEⅢ:73.50±17.79 vs 60.02±10.06;均P<0.01).各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从大到小依次为:MELD (0.906)、APACHEⅡ(0.848)、APACHEⅢ(0.770)、SMSVH(0.749).结论:MELD评分法对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判别力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6-12连续收治的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A型ADD患者,记录患者入院24h APACHEⅡ评分。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建立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观察APACHEⅡ评分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依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APACHEⅡ评分≥8.5分组和APACHEⅡ评分<8.5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APACHEⅡ评分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结果:139例A型A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6例(25.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评分≥8.5分组与<8.5分组的住院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8.5分增加住院死亡风险(HR=6.464;95%CI:1.981~21.099;P=0.002)。调整年龄、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后,APACHEⅡ评分≥8.5分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5.126;95%CI:1.528~17.198;P=0.008)。结论:对于A型AAD患者,较高的APACHEⅡ评分增加住院死亡风险。白细胞计数也可以作为评估发生住院死亡风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CU简化死亡风险评分(the Simplified Mortality Score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MS-ICU)对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2019年11月至2022年4月符合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SMS-ICU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析两种评分对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112例患者,男80例(71.43%),女32例(28.57%)。存活组77例(68.75%),死亡组35例(31.25%)。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病死率与SMS-ICU评分正相关,r=0.964 (P=0.008),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978 (P=0.001)。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3,诊断截点为23.5分,对应的Youden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226、0.629和0.597。SMS-ICU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年发表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定义的第三次国际共识(Sepsis-3.0)诊断标准。以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随访脓毒症患者28d,再根据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对照组基本资料、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集脓毒症组基本资料、入ICU 24h内HDL-C、LDL-C、TC、TG、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第3天和第5天血HDL-C水平以及28d预后;分析脓毒症患者HDL-C水平与PCT、CRP、APACHEⅡ和SOFA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再对预后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共入选65例脓毒症患者和65名健康体检者。脓毒症患者HDL-C、LDL-C、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血HDL-C的表达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乳酸为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而第5天的HDL-C则是保护性因素。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第5天血HDL-C对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较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P<0.01);乳酸对脓毒症预后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为0.708(P<0.01)。结论 脓毒症患者HDL-C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且随时间持续下降。脓毒症死亡组HDL-C明显低于存活组,并且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与其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100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对照组为一般脓毒症患者50例,重症组为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休克组为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按照预后情况将重症、休克组分为存活组(n=35)和死亡组(n=15)。分析所有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关系。结果 3组血清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降钙素原、肌钙蛋白I水平对照组均最低,休克组最高,而胆碱酯酶水平对照组最高,休克组最低;存活组血清降钙素原及肌钙蛋白I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而胆碱酯酶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及肌钙蛋白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23,0.326,均P<0.05),胆碱酯酶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41,P<0.05)。结论降钙素原、胆碱酯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测上述因子水平有利于医师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判断预后,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