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英  栗涛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6):770-771
痰液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1〕,但小儿痰标本的采集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气管内痰液的采集。要提高痰液培养的阳性率,关键是标本收集的质量〔2〕,而痰标本的留取与送检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任务,能否留取合格的痰标本,这不仅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对临床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在ICU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ICU所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排痰、开放式吸痰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密闭式吸痰,并通过两组患者的气道护理结果和VAP发生情况,结合恢复进度和护理满意度来判断具体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气道指标数据对比方面,观察组在P(O2)、SpO2、SaO2和平均排痰量四项指标上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吸痰的效果对比方面,观察组的平均吸痰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痰液喷出、痰痂、VAP等不良反应上,观察组的发生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94.6%,这一数据在对照组中仅仅只有73.0%.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振动排痰法和密闭式吸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论 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在ICU呼吸道护理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减少患者VAP发生的显著手段,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被广泛运用于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林文  王凯  马丽红  任海燕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49-1350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手扣排痰法对腹部外科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采用振动排痰机帮助排痰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人工手扣排痰法帮助排痰治疗。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及平喘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排痰效果及肺部啰音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痰疗效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机对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人工手扣排痰法,更能有效帮助痰液排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周琼  汤曼力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173-173,177
57例重症多发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法(对照组n=27)和吸痰管冲洗法(观察组n=30)进行口腔护理,对患者口臭、口腔清洁度、口腔炎症及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比较评估,观察组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吸痰管冲洗法能够彻底清洁口腔,有效预防口臭和口腔炎症,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配合使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对吸人性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6例吸人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人工叩击辅助排痰法治疗.对两组1周内日排痰量及1周后不吸氧情况下的SPO2以及FEV1%预计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早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晚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在不吸氧情况下SPO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FEV1%预计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治疗优于雾化吸入配合人工叩击辅助排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直接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2007~2009乌鲁木齐天山区及昌吉州七县市CDC结核病实验室的15390例痰标本分析。结果:15390例痰标本3163例抗酸菌阳性,涂片阳性率20.55%。痰标本的质量、性状、留痰时间与涂片阳性率有很大关系。结论:提高留痰质量,重视晨痰的留取。  相似文献   

7.
腹部大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手术操作时间长,术前有吸烟史,合并有慢支肺气肿,糖尿病者较多。因此术后易出现痰潴留及肺部并发症。在大手术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岁,其中行胃癌根治术8例、结直肠癌根治术10例、肝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老年人痰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我们对本院住院老年患者痰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患,46岁,患Ⅱ型糖尿病4年,1998年3月31日因发热咳嗽1周,腹痛1d意识丧失1h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8℃,呼吸深大12次/min,可闻及烂苹果味,脉搏74次min,深昏迷。实验室检查:血WBC296×109/L,N0.81。血糖328mmol/L。尿糖(),尿酮体()。血K 5.6mmol/L,CO2CP16mmol/L。胸片示双肺散在点片状阴影。心电图ST段下移0.05mv,余正常。诊断: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肺部感染。立即静滴小剂量胰岛素,纠正高血糖,及吸氧纠正酸中毒,控制感染,维持水电平衡,心电监护等。入院第3天,出现烦躁,呼吸困难,喉部闻及较多痰,立…  相似文献   

11.
张凤妤  李艳  肖红 《西南军医》2011,13(2):249-250
目的了解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肺部感染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采用人工手法拍排痰及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患者排痰前、后7d内的日均排痰量、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变。结果经过7d的排痰护理,两组(SaO2)均有显著提高;日均排痰量及排痰效果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排痰,缩短病程,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正>吸痰操作中,吸引压力的大小是通过旋转吸引器的调节旋扭来调至所需要的压力,这不仅繁琐加大了吸痰操作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污染机会。我们采用三通管来调节吸力大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  相似文献   

13.
张丽华 《西南军医》2009,11(6):1172-1172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邱福印  陈彩文 《武警医学》1995,6(6):345-345
313例痰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检验科邱福印,陈彩文(福州350019)有关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发病机制,近年来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我院313例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313例痰标本均由本院住院和门...  相似文献   

15.
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采用经口咽管吸痰的方法,解决了经鼻吸痰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通过对63例患者采用经口咽管吸痰的护理,体会到此方法是清除痰液潞留,改善通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们将痰标本制成切片后观察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选病人新鲜晨痰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咯深部痰。咯前先漱口 ,挑选带血丝的痰液。如痰液稀薄 ,可酌情置少许蛋清混合。痰用滤纸包埋 ,固定和常规脱水透明切片。  混合固定液用 1 0 %福尔马林和 95 %的酒精各半。酒精脱水后经丙酮再行脱水 ,硬化标本 ,二甲苯I、II透明各 1 0min ,余同常规石蜡制片。2 讨论  肺部疾病做痰常规细胞学检查 ,痰检多用涂片方法 ,由于涂片检查缺点多 ,对痰标本石蜡包埋制片检查切片薄 ,均匀一致 ,染色清晰 ,易观察 ,切片长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X线病变特点与痰菌阳性之间关系,提高阳性发现率。方法:对115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X线病变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X线病变特点①以渗出性病变为主或含有渗出性病变40例占34%;②以空洞病变为主60例占52%;③以较大结节(直径>1.0cm)为主11例占9%;④原有钙化灶突然增大变模糊4例。结论:X线病变特点与痰菌阳性存在一定关系,特别是病交性质以渗出和空洞为特点的,痰菌阳性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可根据X线病变特点指导检测痰菌。  相似文献   

18.
痰栓引起的支气管阻塞性炎症和肺不张较常见,但单纯的支气管腔内痰结节CT报道较少见。本文收集了3例痰结节病例,总结其临床及CT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开胸手术病人咳嗽技巧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病人术后不能掌握有效咳嗽,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教会病人进有有效的咳嗽技巧,对于术后病人的病情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0-08以来,我院采用手压法协助胸腹部手术病人排痰57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病人取半卧位或曲膝卧位,置无菌治疗巾于手术刀口上。操作者站在病人一旁,以一手掌平置于病人刀口上,另一手置于胸骨柄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能向下按压气管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