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奇经八脉理论的萌芽、雏形、理论的奠定、命名与系统阐发等几方面进行阐释,进一步说明了各种致病因素,使奇经八脉受损,可表现在奇经八脉循行部位及独特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由于八脉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奇经病变常具有见症繁多,病情复杂,一症多因等特点。既有本经之病,又有相关密切的奇经与脏腑合病或并病,临证应细加分辨。  相似文献   

2.
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是奇经八脉中的四条经脉。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不同而别道奇行的经脉。奇经八脉多从正经分出 ,通过交会穴和八脉交会穴与十二正经联系 ,对十二正经各经间起着沟通、联络的作用。奇经八脉还将作用性质相同的经脉组合在一起 ,并起统率和主导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奇经病候表现常与十二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相交织 ,临床应用时往往忽视了奇经病候本身的特点。如抓住奇经病候特点 ,选用与奇经相应的特定穴并与十二正经穴配伍应用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以往文章对奇经八脉中任、督、冲、带病候的论述较多…  相似文献   

3.
分析《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关于奇经为病的理论认为:奇经来自十二经且涵养十二经,久病奇经无养而成虚损之病如痿、失眠、虚咳等疾。因奇经八脉为人体气血集留之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带主约束、阴阳维系的作用,故在女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男科疾病中亦有一定作用。同时讨论了奇经为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分析《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关于奇经为病的理论认为:奇经来自十二经且涵养十二经,久病奇经无养而成虚损之病如瘘足、失眠、虚咳等疾。因奇经八脉为人体气血集留之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带主约束、阴阳维系的作用,故在妇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男科疾病中亦有一定作用。同时讨论了奇经为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医专家张剑秋 ,原系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他对一些繁杂病症 ,常采用奇经八脉理论加以辨治 ,冠以“奇经病” ,颇有特色 ,往往能执简驭繁 ,取得奇效。现将其学术经验介绍如下。1 奇经辨证的理论依据奇经八脉通过十二经脉与脏腑相联系 ,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循行路线与特定功能和所主病症。奇经八脉病症的辨识 ,重点在明确各脉生理功能特殊性的基础上 ,分析辨别临床见症的经脉所属。一般生殖机能异常与督、任、冲、带四脉相关 ;机体肌肉运动障碍每与阴、阳跷脉相关 ;经脉之气的阴阳失调每与阴、阳维脉相关。2 病案举例2 .1 更年…  相似文献   

6.
奇经八脉的理论早见于《内经》一书,虽然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在临床上多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析病证,对于奇经八脉的病机与治疗很少涉及。清初著名医家叶桂 (以下称叶氏)不但以温病见长,又擅内、妇、儿诸科,他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十分重视奇经辨证,阐述奇经用药规律,尤其在妇科病的治疗中,独具匠心,运用自如,屡见奇功。叶氏此法可谓填补了中医学术史上这一空白。现就叶案中奇经治法大略及用药原则浅析如下,敬望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对奇经与脏腑相关运用法度探析解浚沅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山镇卫生院(130715)关键词吴鞠通奇经八脉脏腑相关中图分类号R256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辨治内伤外感及妇科疾病,颇为重视脏腑与奇经为病的相关之治。在其著述中,不难看到生理方面注重脏脉...  相似文献   

8.
李时珍,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针灸学家,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反映于《奇经八脉考》一书中。他将奇经与十二正经相联系,尤其重视阴维、阳维二脉的地位;鉴于先贤们对奇经八脉论述的局限性,强调奇经辨证;考证经络循行,整理腧穴;将奇经辨证、经络辩证、八纲辨证、脏腑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用于临床;创"气口九道脉图",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就强调奇经八脉之作用,阐述奇经证治,考证、整理经络腧穴,辨证方法多样,重视奇经脉诊5个方面对《奇经八脉考》针灸学术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关于八脉主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八条经脉的总称。因其不与脏府直接相通,不受十二正经循行次序的制约,也无表里相配关系,而是”别道奇行的经脉,故称奇经八脉。它们和十二正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历代医学家对奇经学说非常重视,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不知此旨,宜乎无功。“医人不晓八脉之理,但指其虚,刚如桂附,柔如地味,皆非奇经治法。”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很广,历代医家对此载述颇多,但大多分散描述,或略而不详,为后人学习及应用奇经理论治疗疾病造成诸多不便。兹将八脉主病特点及其共性加以综合分析,使临床辨经论治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文华老先生从奇经八脉进行针灸论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从理法术层面进行探讨,分析金文华老先生对奇经八脉的认识和从奇经论治的学术观点,总结金氏针灸的临床学术思想特点。[结果]金老深研奇经八脉理论,遵旨"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主张八脉病候从肝肾入手,责之肝肾的疾患亦可从八脉施治,并根据奇经病症的不同证候特点,提出"列别虚实,强调通补"的治法准则,临床选穴讲求"因病所宜,妙穴精用",形成了独特的金氏针灸奇经论治法。[结论]金氏针灸奇经论治法别具一格,御繁以简,传承与发扬浙派针灸之美,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1.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的一系列不适证候。韩冰教授善用奇经八脉理论,在补益肾气,滋阴扶阳的基础上重视维脉作用,阳维病者重视调和营卫,燮理阳维,阴维病者重视通养心肾,通维和络。  相似文献   

12.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与疑难重症之一,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崩漏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研究记载极为丰富,而从奇经八脉理论辨治崩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源流,滥觞于内经时期,历经数千年众多医家的完善发展,流传至今;而究其辨证要点当先审具体经脉,辨明寒热虚实,再结合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13.
《难经》首创“奇经八脉”一词,之所以称为奇经,一是奇经循行和功能异于十二经脉;二是奇经具有经脉和络脉的双重作用和特点;三是奇经命名异于十二经脉;四是奇经在经络系统中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著《伤寒论》以阐述辨证施治之法,具体地创立了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并孕育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之雏形,为中医临床诊疗确立了千古规范。形成和完善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故历代尊其为医中之圣。  相似文献   

15.
“奇经八脉”之名最早见于《难经》,在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奇经八脉的循行、穴位、药物等内容,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且认识不尽相同。为使读者对奇经八脉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的论述,对奇经八脉源流及发展等内容,特别是有争议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对奇经八脉有更完整、清楚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总结《内经》的经络诊察体系。认为《内经》经络诊察体系的基础是十二经脉病证、奇经八脉病证以及特定穴理论等。经络诊察的方法有问、审、切、循、按等,经络的病理改变主要有络脉颜色的改变、经脉循行部位形态的改变、经络循行路线的寒热变化以及经络循行通路的感觉反应的改变,并以此确定了刺络放血、巨刺、缪刺等治疗方法,后世依此形成了经络电阻测量、知热感度等检测方法及热敏灸等治疗方法,并将形成经穴药理学等新学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吴崑《针方六集》学术思想.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针方六集》中的神照集、开蒙集、尊经集、旁通集、纷署集、兼罗集进行分析.结果:神照集考证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以及这些经脉上腧穴的定位,并记载了《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标幽赋》等刺灸法.开蒙集对窦汉卿《标幽赋》进行全新的注解,并阐述八法针方、子午流注以及十二经脉补母泻子法.其中对《标幽赋》的注释体现了吴崑独特的针灸学术思想.吴崑触类旁通,通过药理来阐释针理,以达到“以药明针”之效.《针方六集》对诸多针灸医籍都进行了评议,并取长补短.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就是修订《金针赋》.在兼罗集中,吴崑还详加介绍了治疗骨蒸劳热,可灸患门四花六穴,并详细记载了具体的取穴方法;以及《千金方》取膏肓腧穴法和隔蒜灸痈毒法.结论:《针方六集》是吴崑在针灸学术方面的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冲任学说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深入研究冲任学说及奇经八脉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在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调理冲任法在治疗闭经、不孕症、卵巢早衰等卵功失调性疾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促进甾体激素的分泌,提高卵巢的排卵率,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研究冲任学说及奇经八脉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在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调理冲任法在治疗闭经、不孕症、卵巢早衰等卵功失调性疾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促进甾体激素的分泌,提高卵巢的排卵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