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患病一年内、经过确诊的陈旧性前壁(间隔)心肌梗塞58例(男56例,女2例。年龄33—68岁,平均52.6±8.2岁)患者的左心前导联中U波方向与左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U波的极性分为3组:I组 U波直立(PU组)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50.3±8.8岁);Ⅱ组 U波平坦(FU组)者30例(男29例,女1例,平均年龄53.5±7.8岁);Ⅲ组 U波倒置(NU组)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平均53.1±8.6岁).58例均行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左室造影及测定左室区域面积变化率(RAC.%)与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的短缩率(RSR);并与15例无心脏病者作对照(NL组)。  相似文献   

2.
1994年6月至2001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57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并讨论围手术期处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31例;年龄6~38岁,平均(19.8±5.3)岁。其中活动后出现紫绀23例;心前区杂音2/6级18例,3/6级23例,其他16例患者心前区几乎听不到杂音。血氧饱和度(未吸氧)87%~98%,平均(90.3±2.8%)。心脏彩超示左向右分流者30例,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者27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左房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声学定量 (AQ)技术 ,研究高血压病时左房功能的相关关系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 :(1)对象 :高血压病患者 48例 ,男 3 1例 ,女 17例 ,年龄 (55 9± 11 8)岁 ,均符合WHO /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将本组受试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分为LVMI正常组 (3 2例 )和左室肥厚组 (16例 )。对照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50 4± 10 3 )岁 ,均为健康志愿者。(2 )方法 :取心尖四腔心切面 ,启动AQ软件 ,记录左房和左室容量 时间曲线。测量左房、左室AQ各指标 :①左室舒张末期左房容量 (EDV) ;②左室收缩末期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后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全组60例,年龄5~35(16.10±10.71)岁,体重17~7(243.91±13.21)kg,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示ASD最大径7~3(618.3±7.2)mm,选用封堵器型号为10~4(026±3)mm。术后3d、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行TTE追踪测量。采用心尖四腔切面面积-长度法计算左右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结果术后3d,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右径均逐渐减小(与术前比较,P<0.05);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逐渐减小(与术前比较,P<0.05)。3~6个月随访,右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随访时,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及右心功能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量(LV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P<0.05)。3~6个月随访,左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随访时,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功能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P<0.01)。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ASD,既阻断了异常分流,又改善了左心室及右心系统功能及其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5.
氨联吡啶酮对左室有正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可改善心衰病人血动力学。但其对右室作用尚未进行广泛研究,为此,本文作者进行氨联吡啶酮对右室功能作用的探讨。作者对9例重度心衰病人(4例充血型心肌病,5例冠心病),年龄26~72岁。以短时间静脉注射氨联吡啶酮,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研究右室收缩末期压力-容量关系,以确定右室收缩功能改善系右室前负荷的减少,抑或系收缩性增加所致,每例病人先给不同剂量硝普盐,继静脉注射氨联吡啶酮3毫克/公斤。结果:全部病例肺血管阻力(38±6%,P<0.01)减少,其中8例肺动脉收缩末期压力(23±11%,P<0.01)也减少;右室收缩末期容量减少(23±8%,P<0.01);右室射血分数增加(31±10%,P=0.01)。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核素心室造影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测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功能,并对高血压病有无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高血压病患者44例,诊断符合1992年美国JNC标准,均为男性,按左室重量指数(LVMI)<125g/m2或>125g/m2分为无左室肥厚组[20例,年龄(5815±570)岁,病程(910±860)年,血压(15465±79/9676±710)mmHg(1mmHg=0.133kPa)]及左室肥厚组[24例,年龄(5812±830)岁,病程(1200±880)年,血压(15833±1274/9429 768)mmHg]。两组年龄、血压、病程及心率无差异。正常对照组28例,均为男性,其年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运动诱发室上性期外收缩R波振幅的变化对冠状动脉疾病(CAD)和判断左室心功能的意义。 受检者94例,男65例,女29例,年龄30~67(平均53.5±8)岁,均行左室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造影证实63例(67%)为CAD,其中34例有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为A_1组。余29名无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为A_2组。31例(33%)冠状动脉正常或损害<30%者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例,平均年龄(75.32±6.01)岁,按Ganau分类法分为4种左室构型:正常构型组(Ⅰ组)、向心性重构组(Ⅱ组)、向心性肥厚组(Ⅲ组)、离心性肥厚组(Ⅳ组);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73.60±7.82)岁。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及左房内径(IVS、LVPW、LVEDd、LVEDs、LAD)、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室Tei指数。结果高血压各组和对照组E/A比值均<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组和对照组LVEF均大于>50%,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组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大〔(0.32±0.06),(0.40±0.06),(0.48±0.06),(0.45±0.05),(0.54±0.07),P<0.05〕,高血压各组中,Ⅱ组和Ⅰ组,Ⅳ组和Ⅰ、Ⅱ、Ⅲ组左室Tei指数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左室Tei指数与年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048,P>0.05)。结论Tei指数是一种能够灵敏地检测出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整体功能改变的多普勒超声新方法;当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室构型改变时,Tei指数能够反映其相应左心功能的不同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9.
36例原发性高血压(>5年)患者在降压治疗开始前或降压治疗停止4周后,收缩压持续>20.0kPa 或者舒张压持续>12.5kPa。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值计算缩短分数、左室肌重量和收缩末室壁应力。各例均有左室肥厚,即室间隔和左室壁的厚度≥12mm,左室肌重量>正常均值+2×标准差。根据收缩末室壁应力分为两组。A 组15例收缩末室壁应力<正常均值-2×标准差。B 组21例收缩末室壁应力在正常范围(正常均值±2×标准差)之内。AB 两组的年龄(55±9对51±11岁)、性别(男性14/15对18/21)、收缩压(20.1±1.7对21.0±1.2kPa)、舒张压(13.0±1.2对12.8±1.6kPa)和左室肌重量(331±66对318±73g)均无显  相似文献   

10.
对象为51.7±7.6岁的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男性患者,卧位蹬车试验均为阳性,即水平型或下垂型ST段(J点在0.08秒处)压低≥1mm。A组35例均有心绞病史且运动试验诱发心绞痛,B组39例均无心绞病史且运动试验未能诱发心绞痛。AB两组的年龄、心肌梗塞史(14/35对20/39,NS)、高血压史、吸烟史、左室喷血分数(61±11%对60±9%,NS)、左室舒张末压(15±6对16±5mmHg,NS)均无显著差别。AB两组冠脉单支(5/35对6/39,NS)、双支(13/35对13/39,NS)和三支(17/35对20/39,NS)病变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十分困难,本文作者试图根据右室作功来加以区别。方法:扩张性心肌病21例(男17,女4),平均年龄60±11岁为甲组,缺血性心肌病69例(男55,女14),平均年龄66±10岁为乙组。两组病人均存在严重的左室功能障碍和室壁运动障碍,左室射血分数<30%;冠状动脉造影甲组未见冠状动脉病变,而乙组则有,其中1支病变9例,2支病变19例,3支病变41例。上述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进行检查。结果:多门控计算机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示左心室功能:甲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15%~27%,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378±127ml,心输出量(CO)7.2士3.2 L/min;乙组,LVEF16%~  相似文献   

12.
沉默型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沉默型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 ,PD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临床结合超声心动图诊断的 7例沉默型PDA病人进行心导管检查 ,术后 3个月、6个月及每年随访一次。结果  7例病人肺动脉平均压平均为 (16 0± 2 4 )mmHg ,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量比 (Qp/Qs)为 1 0 8± 0 0 2 ,左向右分流量平均为 (0 32± 0 0 8)L/min ,左向右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平均为 0 0 98± 0 0 2 4。PDA最窄处平均直径为 (0 9± 0 2 )mm。 7例病人均未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平均随访 9 5个月 (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未发现房室腔增大、肺动脉压增高 ,无感染性动脉内膜炎和心内膜炎发生。结论 沉默型PDA的左向右分流量很少 ,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沉默型PDA病人是否需要治疗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3.
对象为无症状的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患者49(男42,女7)例,年龄56.1±9.9(21至80)岁,心功能NYHAⅠ级或Ⅱ级,左室射血分数≤35%,未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其中44例缺血性心脏病,5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随机分组,A组22例采用安慰剂;B组27例采用依那普利作预防性治疗(2.5~10mg Bid)。左室造影法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 ( LVH)患者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我们对 70例高血压患者的 2 4小时动态血压 ( ABPM)进行了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70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伴 LVH40例 (观察组 ) ,男 2 5例 ,女 1 5例 ;年龄 45~ 64( 5 8± 4)岁。高血压不伴 LVH30例 (对照组 )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38~ 62 ( 5 2± 6)岁 ;均为 期高血压。两组均停用降压药物 1周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 IVST)、左室后壁厚度 ( PW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  相似文献   

15.
作者首先在人体心导管检查中证实了左心室搏出功与舒张末期容积关系、即前负荷可补充的心室搏出功(PRSW)的线性性质,评价了其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并与收缩末期压力-容积(ESP-V)关系以及dp/dt_(max)-舒张末期容积(EDV)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7例具不典型胸痛的受试者(48±18岁)参加本实验。在左室及冠状血管造影后,将Millar导管及球囊导管分别送入左室及右房。注入20~25ml 1/4浓度碘普罗尔(Iopamidol)后右房球囊充盈并回抽使其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室壁瘤所致左室壁运动异常之间的关系。病人和方法:室壁瘤组36例,无室壁瘤组(对照组)35例。71例均作冠脉造影,至少冠脉一主要分支内径狭窄>50%。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78岁,平均51岁。室壁瘤均经30°右前斜位左室造影确诊。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7.
巨大左室的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巨大左室(LVEDD≥70mm)病人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施行瓣膜置换术的19例巨大左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76.6±1.36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57.3±2.07mm;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5例;行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术(TVP)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例,MVR+AVR+TVP术6例,BENTALL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及早期死亡;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9例,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12例,室性心律失常7例;出血1例;肝功能不全10例;胸腔积液3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适应症的正确把握和合适的手术时机,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及时准确地围手术期的术后处理是巨大左室瓣膜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王丽  石增成  王雪 《山东医药》2002,42(20):17-18
20 0 0年 1 0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测定了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与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肺静脉、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肺动脉压、房室内径等指标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或住院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63例 ,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 ( FS)分为两组。 A组 (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 )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30~ 74岁 ,平均 ( 5 3.2± 6.3)岁 ;LVEF<5 0 % ,FS<2 5 %。B组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组 ) 33例 ,男 2 3例 ,女1 0例 ,…  相似文献   

19.
彭玲  宋建顺  张明德 《心脏杂志》2003,15(2):158-158
在美国 Sideris教授指导下 ,我院成功地经导管钮扣式补片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 ) ,然而这项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超声监测 ,本研究旨在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该介入治疗中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  PDA患者 12例 ,年龄 3~ 4 5 (14± 11)岁。采用美国 Hp Sonos 2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2 .5 MHz,12例 PDA患者均为左向右分流 ,直径为 4~ 10 (6 .6± 2 .4 ) mm。先经胸超声心动图确定 PDA形状 ,并测量直径、长度。行主动脉造影及心血管数字减影 (DSA)观察显影部位、PDA形状、测量其直径及长度。根据 PDA…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衰病人的冠状循环指标异常,特别是冠状窦血氧含量降低、冠状窦血流量增加和心肌氧耗增加。本文探讨临床特征、体循环和冠状循环指标的预后意义。对象为91例充血性心衰病人。心功能(NYHA)级别为:5例Ⅱ级,48例Ⅲ级,38例Ⅳ级。左室射血分数为 25.5±10%。A组69例冠心病(根据冠脉造影或心梗病史),年龄 65±10岁。B组22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年龄 60±10.1岁。心导管检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