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纳洛酮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常规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 ,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2 .0m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2组均治疗 14d ,同时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治疗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 :纳洛酮组意识恢复时间为 3.5 3± 0 .47d ,常规组为 4.6 7± 0 .5 6d(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 ,纳洛酮组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期脑出血不仅可缩短昏迷时间 ,而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和预后(死亡)两者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59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血压水平,分为存在活组和死亡组,按出血部位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脑出血急性期较高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预示着预后不良,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特点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盖全武 《护理学报》2001,8(6):19-20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血压变化特点和临床护理要点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入院后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1个月后对血压监测记录结果进行分型,并对各型与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6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血压变化分为五型,每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合并症密切相关。结论 及时准确地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血压变化进行监测与分型,对正确制订护理措施,提高患生存率,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纳洛酮组)61例与对照组(非纳洛酮组)60例。2组均采用吸氧、脱水、控制血压和血糖、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脑,同时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各种感染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另加纳络酮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0,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4.33,P〈0.05)。结论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疗效显著,起效快,病死率低,且不良反应小,为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观察了本院神经内科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住院治疗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组对照,分析纳洛酮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8例脑出血的分组对比治疗发现,应用纳洛酮合尼莫地平的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苏醒方面有明显疗效,对两药的联合应用在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脑缺血的病理生理环节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郜静 《中国疗养医学》2015,24(2):162-163
目的探讨和研究纳洛酮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对此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01—2014-01之间我院收治的6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0例患者采用常规止血、脱水、利尿等治疗方案,观察组3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统计对比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疗效对比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33%(271/3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33%(244/3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73,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分别为30.36±5.14、17.31±4.82、9.73±4.09,对照组则分别为30.32±5.22、22.37±4.41、15.63±5.19,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血压变化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血压变化与临床关系高京红王耀山刘小文许凤芝分析我院1980年以来收治的810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与临床、CT所见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10例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52岁,均在病后5天内住院,连续3天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抽吸加低温大剂量纳洛酮灌洗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8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穿刺抽吸加低温纳洛酮灌洗,以既往38例脑出血病人作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穿刺抽吸加大剂量低温纳洛酮灌洗治疗脑出血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疾病,其中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由于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使血压突然升高而致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和偏瘫。其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迅速、死亡率较高,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抢救脑出血的一个重要部分。自1997年1月至2003年5月我科工收治脑出血病人110名,男78例、女3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2岁,其中临床治愈66例,急性期死亡44例,病死率为40%。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我们总结了脑出血急性期的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从该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随机选择230例进行研究,按照是否接受中心静脉压监测分为对照组(115例,未接受中心静脉压监测)和观察组(115例,接受中心静脉压监测),观察两组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7.4%(20/115)和13.0%(15/1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40/115)和30.4%(35/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出血血浆神经肽Y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作用及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5例的血浆NPY含量。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PY含量〔(83.22±17.87)ng/L〕高于正常对照组〔(71.24±11.23)ng/L〕,P<0.01;出血量>50ml者,血浆NPY含量〔(96.64±18.69)ng/L〕高于出血量≤50ml者〔(78.74±15.38)ng/L〕,P<0.01;随血浆NPY含量增高而收缩压逐渐上升;血浆NPY含量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808,P<0.01),33例存活者血浆NPY含量〔(79.68±15.49)ng/L〕低于10例死亡者的血浆NPY含量〔(94.91±20.98)ng/L〕,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NPY含量增高与血压呈正相关,故NPY增高可作为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测定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浆NPY含量对估计伤情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积极降压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大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积极降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积极降压组在开始治疗后的l h内首选静脉降压药物使收缩压<140 mmHg,并维持7 d;对照组早期控制收缩压<180 mmH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测定CT血肿体积,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和28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治疗后90 d进行Rankin最表(mRS)评分.所得结果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积极降压组患者3 d时血肿体积增加绝对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积极降压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NHISS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NHI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的NHISS评分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90 d轻度以下残疾及中重度残疾患者例数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降压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急性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0%人血白蛋白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14 d为一疗程.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和时间控制血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量 (rCBF)及血肿扩大 (HD)或再出血 (HR)的影响。方法  1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头部CT确诊后 ,测得最初血压 ,依不同情况的血压控制分为A、B、C三组 ,并分别入院 3d内、 15~ 2 5d和 3d内、 10~ 15、 2 0~ 2 5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检查和神经功能评定 ,图像处理和评分采用盲法。结果  (1)发病时 (3d内 ) ,平均动脉压降低大于 2 0 %组 (A组 )其rCBF下降较降压在 5 %~ 2 0 %组 (B组 )和降压小于 5 %组 (C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慢性期 (15~ 2 5d) ,则三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C组发生HD或HR的机会明显大于A、B组 (P <0 0 5 )。 (3)A组神经功能下降在各期均较B组和C组明显(P <0 0 5 ,P <0 0 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平均动脉压降低在 5 %~ 2 0 % ,则既不加剧rCBF下降和继发神经功能损害 ,也不增加HD或HR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出血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7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和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标本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入院后(0h),各组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72h小量脑出血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量脑出血组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小量脑出血组(P0.05);小量脑出血组在24hD-二聚体水平达高峰,而大量脑出血组48hD-二聚体水平达高峰且D-二聚体水平与颅内出血量呈正相关(r=0.914,P=0.000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随颅内出血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颅内出血量越多,D-二聚体高水平持续时间越长。可见检测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洛酮组 (治疗组 )与胞二磷胆碱组 (对照组 )治疗 14d,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 6 7.9% ,总有效率为 85 .7%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31.3%和 6 8.8% ,P<0 .0 1和 P<0 .0 5 )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 ,显著优于对照组 ( P<0 .0 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安全性高 ,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将患者分组为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从中随机选择120例,每组30例,然后对4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3个月之后对4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0.8)、(4.2±1.8)、(4.3±1.5)、(4.5±1.3)分,勺型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较其他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95.1±9.8)、(77.2±18.2)、(77.9±19.1)、(78.1±17.9)分,勺型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79.23%、77.98%、75.92%,勺型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稳定,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但变化异常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正确评估脑出血急性期甘露醇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脑室内压监测法对1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甘露醇降颅压作用的连续监测。结果:甘露醇降颅压作用时间开始于用药后11.70±5.10分钟,达最强降压作用时间为22.50±7.50分钟,最强降颅压持续时间为27.00±9.00分钟,药效作用时间范围58.12~170.02分钟;用药后颅压降低程度为42.43%;90%患者出现用药后的反跳作用。结论:本结果与有关甘露醇药理作用的某些专著记载结果相差较大,也说明其对脑出血患者降颅压作用的临床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