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54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2例肺大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大细胞癌总体1年生存率64.5%(40/62);3年生存率30.6%(15/49);5年生存率21.4%(9/42);其生存率明显高于腺鳞癌和小细胞癌;较鳞癌和腺鳞癌低;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或〈55岁(P=0.022)、CT示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P=0.038)、支气管断端是否阴性(P=0.013)、淋巴结分期(P=0.045)、TNM分期(P=0.011)。结论:肺大细胞癌生存率低,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及支气管断端是否阳性.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在组织病理学分类中是大细胞肺癌的亚型,发病率非常低,占原发性肺癌发病率的比重较小,资料报道占0.8%-3-4%。搜索国外文献,近十几年鲜有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报道。国内文献虽偶有病例报道,但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目前尚无总结。现结合我科近期诊治的1例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病例,复习国内文献,尝试总结该类型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肿块及胸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肺周围型肿块及胸膜病变542例。结果542例中有522例获得了病理诊断,取材成功率96.3%。恶性348例,其中腺癌152例、鳞状细胞癌71例、转移癌30例、小细胞癌30例、胸膜间皮瘤15例、倾向癌50例,获得组织学分类的占85.3%。良性共174例,其中炎症119例、结核55例。未获得病理诊断20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咯血、胸痛,共46例,占8.4%,症状轻微,除1例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外,其他均自行缓解。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胸膜病变和肺周同型肿块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高,是一种微创、快速、简便的方法,在超声能够显示病灶时,可作为临床获得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肺切除治疗肺癌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96例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术中、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左全肺切除63例.右全肺切除33例.其中49例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病理类型:鳞癌51例,腺癌24例,小细胞癌14例.鳞腺癌6例.未分化大细胞癌1例。PTNM分期:Ⅱ期21例,Ⅲa期41例,Ⅲb期34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1.04%),术后并发症8例(8.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31.42%、11.76%,1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中1例生存3年以上。结论:全肺切除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心包内处理血管是安全的,只要正确合理地选择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配合化、放疗,在临床中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1200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电子支气管镜下特点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200例确诊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肺癌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的关系,同时通过对重复癌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常规支气管镜直视活检、CT定位肺活检和刷检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1200例肺癌中男性845例(70.4%),女性355例(29.6%);鳞癌507例(42.3%),腺癌278例(23.2%),小细胞癌356例(29.7%),大细胞癌1例(0.1%),未分型癌58例(4.7%);同时双原发肺癌24例(2.0%),异时性双原发肺癌4例(0.3%)。结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均以50岁-69岁为高发年龄段。男性鳞癌发病较多,女性腺癌及小细胞癌发病较多。鳞癌、腺癌以右肺上叶最多见,小细胞癌以左肺上叶最多见。鳞癌、小细胞癌镜下以增殖型为主,腺癌以浸润型为主。重视术前支气管镜检查,可显著减少误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肺大细胞癌外科治疗体会陈宇,宋玉忱,王瑞姚计方,王增林,张逊我科1977年1月~1992年6月外科治疗肺癌1020例,其中大细胞癌16例占1.5%(16/1020)。其中巨细胞癌10例、透明细胞癌5例、未能分出亚型者1例。全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43...  相似文献   

7.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是肺癌中一种相对少见的类型,其确诊困难,误诊率高,治疗效果差。为探讨其诊治方法,总结1991年至1997年我院586例肺癌患者中经病理确诊的共11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方法年龄性别: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40岁一68岁,平均51.8岁。临床表现:11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少量咯痰或干咳;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3例,无大咯血者;进行性呼吸困难并咳嗽消瘦者5例;并发热者4例,体温多在38℃左右;并胸痛者1例。肺部体征: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干湿性罗音或其它类似于肺实变的体征,以及胸水征,无特殊表现。并发症: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ThinPrep刷片细胞病理在肺癌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纤支镜刷检细胞学诊断1365例,随诊所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其中有临床和/或病理诊断者969例细胞学诊断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82.7%,特异性96.2%分型诊断符合率鳞癌94.8%,腺癌92.3%,小细胞癌97.4%,细胞学分类诊断错误的23例中,分化差的癌22例占95.7%;细胞学未分类癌258例中分化差的癌153例占59.3%结论:纤维支气管镜ThinPrep刷片细胞病理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分型诊断符合率,但分化差癌是分型诊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上沟癌的临床特点及放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肺上沟癌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常规放疗的疗效。结果 肺上沟癌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2.9%,常见症状为:患侧肩、背和上肢疼痛(78.8%),后1,2,3肋骨或椎骨破坏(57-6%),Homer’s综合征(36.7%);少见的症状为:咳嗽(27%),咯血(9%);中位生存期为8.4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12.3%,4.6%;放疗反应可耐受。结论 肺上沟癌相当少见,其临床特征基本符合pancoast综合症,本病预后差,但放疗可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总结分析246例临床确诊肺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从肿瘤的分布、细胞学类型、组织细胞采样方法等方面获得一些与以往资料不尽相同的信息,现报告如下:肺癌男性居多,男女之比3.73:1,与以往文献男女之比5:1比较,女性肺癌似有上升趋势;肺癌细胞类型,鳞癌56.9%、腺癌15.9%、小细胞癌13.0%、大细胞癌12.6%、肺泡细胞癌1.2%、粘液表皮癌0.4%。与文献比较鳞癌有所上升,而腺癌有下降趋势;肺癌解剖分布,以右肺上叶最多(19.9%),依次为左肺上叶10.2%,右主支气管9.8%,右肺中叶7.3%,右中间支气管4.5%,气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FHIT基因失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4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以6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和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中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Fhit蛋白失表达率为48.3%,而癌旁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失表达率为0.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0)。(2)Fhit蛋白在鳞癌中失表达率为61.3%,腺癌的失表达率为33.3%,差异有显著性(P=0.034)。(3)Fhit蛋白在有吸烟史患者失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吸烟史者(P=0.001)。(4)Fhit蛋白在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区失表达率为78.6%,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1)Fhit蛋白失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频发事件。(2)Fhit蛋白失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亚型和吸烟史有关。(3)Fhit蛋白失表达可能与肺癌早期发生及环境致癌过程有关,Fhit蛋白有望成为肺癌早期检测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肺癌共1402例。其中中心型924例(65.9%),周围型478例(34.1%)。周围型中表现为弥漫性肺病变者15例,占周围型肺癌的3.1%。本文报告了14例弥漫性肺腺癌,并就其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加以讨论。临床资料1.14例病人多由外院转来,均经纤支镜取材病理证实。在同期经纤支镜确诊的14OZ例肺癌,鳞癌623例(44.4%),小细胞未分化癌485例(34.6%),腺癌233例(16.6%),大细胞性未分化癌7例(0.5%),其它(恶性组织细胞癌、类癌、腺鳞癌及转移癌等)54例(3…  相似文献   

13.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肺原发恶性肿瘤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复杂的病理学标志、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及欠佳的治疗疗效,亟待进行临床探讨.本研究旨在分析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好发于有大量吸烟史的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为主.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以周围型肿块为主,可伴不均匀强化和坏死.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Syn、CgA和CD5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68.2%和68.2%.17例行手术治疗,术后10例接受辅助治疗,5例行姑息化疗.单因素分析提示吸烟指数(P=0.029)、淋巴结转移(P=0.034)、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P=0.005)、治疗方法(P=0.047)、术后辅助化疗(P=0.014)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P=0.045)及术后辅助化疗(P=0.024)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依赖术后病理,各种治疗疗效欠佳.淋巴结转移状态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癌基因突变、扩增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类型间的关系,应用核酸杂交的方法检测了63伤1肺手术标本中(腺癌19例,鳞癌23例,腺鳞癌3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3例,其它12例)三种癌基因(c-myc、K-ras、erbB-2)的扩增及突变。实验结果显示:50%(24/48)的非小细胞癌分别出现三种癌基因的激活;31.6%(6/19)的腺癌出现K-ras12密码子突变及K-ras扩增;30.4%(7/23)的鳞癌有erbB-2扩增;10.4%(5/48)的非小细胞癌存在c-myc扩增。提示K-ras突变可能为肺腺癌所特有,而erbB-2扩增是肺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组选取不同病理分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15例,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28例,鳞癌46例,腺癌26例,未定型15例,男105例,女10例,年龄30~71岁.可评价疗效98例,巩固治疗17例,采用卡铂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其总有效率为44.89%,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有效率为71.43%,效果较好,而非小细胞型有效率则为34.29%。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但重度反应率低,Hb、WBC下降及消化道反应3~4度率分别为13.25%、17.72%、16.12%。可见采用卡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其毒副作用可耐受并具较好疗效,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下周边型肺肿块穿刺活检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门新技术,通过穿刺活检可对肿块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弥补了临床对周边型肺肿块定性诊断难的缺陷,实用价值极高。1资料与结果58例,59人次周边型肺肿块穿刺活检患者均系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3岁,平均58.3岁。穿刺病理结果良性19例,其中结核4例,脓肿5例,炎性假瘤2例,炎性肿块8例;恶性39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5例,腺癌5例,末分化癌6例,其它11例;取材不足2例,占5%。穿刺1次确诊率对.4%(53/58),2次确诊率14%(5/58…  相似文献   

17.
肺小细胞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肺小细胞癌的患者在确诊早期进行核素骨显像,以观察其骨转移的发生率。方法 对确诊为肺小细胞癌的患者,4天~3个月内SPECT进行全身骨显像,用计算机处理成前后位和后前位两幅全身骨骼图像。显像剂为^99mTc-MDP。结果 38例肺小细胞癌患者中,有9例已发生多发性骨转移,总转移率为23.1%。其中,男7例,占男性患者的24.1%,女2例,占女性患者的22.2%。结论 一旦确诊为肺小细胞癌患者  相似文献   

18.
25岁内青少年大肠癌48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告48例≤25岁的青少年大肠癌,占30年(1959~1989)中诊断的549例大肠癌的8.7%。病人年龄最小13岁。手术切除标本31例,肠活检标本17例。镜下:分化差的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25例(52.1%)。31例手术标本的肉眼观,浸润型19例(61.3%),Duke'sC.D期癌22例(71%)。病人年龄越小,分化差的癌和预后差的Duke'sC.D期越多见(P<0.05)。临床特征是病程短,进展快,最常见症状是大便习惯改变,临床误诊率为35.4%。为提高大肠癌防治水平,有必要对某些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相似文献   

19.
nm23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nm23基因产物与肺癌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肺癌中nm23基因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的表达情况。结果 nm23在肺癌中有较高表达,阳性率79.7%,其中鳞癌100%,腺癌71.4%,小细胞癌40%,在鳞癌中的表达较腺癌及小细胞癌高,但nm23的表达与肺鳞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与肺鳞癌、肺腺癌及其它肺癌有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提示肺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块状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DSA下对59例周围型块状阴影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取得肺组织同时进行刷检,进行病理检查,并对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纤支镜肺活检结合刷片检查对肺周边块状阴影确诊率达50.8%,其中肺癌的确诊率为49.15%,包括腺癌6.8%,鳞癌28.8%,小细胞未分化癌1.69%,肺泡细胞癌3.39%,淋巴瘤1.69%,结核1.69%。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部周围块状阴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方便、易行、安全、花费较少且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