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血浆可溶性HLA-G (sHLA-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86例EBV感染IM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130.30(77.28~217.23)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2(6.39~44.90) U/ml,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CD4+、CD4 +/CD8+、CD16+56+、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与CD3+、CD4+、CD8+、CD4 +/CD8+、CD16+56+以及CD19+细胞表达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明显升高,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其升高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CD19+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EBV)感染的具体价值。方法 选取2018-01-01-2021-12-01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EBV感染患者147例,经临床诊断,其中IM84例(IM组),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63例(CAEBV组),患者均进行CD19+、NK细胞数量检测,并进行EBV病毒载量检测。采用Pearson分析CD19+、CD56+与EBV病毒载量检测的相关性,采用ROC检验,分析CD19+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对IM、CAEBV鉴别价值。结果 IM组CD19+为(11.96±2.35)%、CD56+为(17.05±3.28)%,CAEBV组CD19+为(8.15±1.74)%,CD56+为(12.89±2.41)%,IM组CD19+、CD56+高于CAEBV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病毒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感染情况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病原学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E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并利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病毒性肺炎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检出病毒感染阳性者106例,其中轻症肺炎84例,重症肺炎22例;阳性率46.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71例,占67.0%,混合感染35例,占33.0%;RSV、ADV、IFV感染居前3位;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CD16+56+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症患儿的CD3+CD4+T淋巴细胞也比对照组儿童显著降低(P<0.01);与轻症患儿相比,重症患儿CD16+56+NK细胞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感染的种类繁多,特别是重症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及早进行病原学及免疫功能检测,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1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 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选取20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L-6, 分析不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IL-6之间的差异,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肺炎患病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合并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死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60.7%(17/28) vs 12.5%(9/72), 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Th)、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数、自然杀伤(NK)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 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Th细胞、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数、NK细胞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 IL-6水平显著高于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不同分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1月诊断手足口病患儿150例,依据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按照患儿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120例与重症组30例。入院后第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0以及TGF-β1水平变化,分析2组患者血清IL-10、TGF-β1水平以及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差异。结果重症组与普通组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50.61±5.83)%比(59.08±6.21)%,t=3.017]、CD4~+T细胞[(23.87±3.91)%比(32.90±4.06)%,t=2.874]、CD4~+/CD8~+T细胞比[(1.05±0.47)%比(1.43±0.51)%,t=2.478]明显减少,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17.42±3.85)%比(11.09±3.26)%,t=2.804]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37.90±6.17)ug/L比(11.09±3.28)ug/L,t=2.873],TGF-β1[(41.09±5.83)ug/L比(13.80±4.27)ug/L,t=2.905]水平明显升高,2组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后免疫调节机制紊乱,表现为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水平升高,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38例生殖道感染患者,分为HPV感染组(57例)和普通感染组(81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3组阴道菌群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HPV感染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33.33%、87.72%、84.21%及80.70%;普通感染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55.56%、60.49%、53.09%及50.62%;对照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78.00%、38.00%、22.00%及24.00%。3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7,P=0.000;χ~2=16.445,P=0.000;χ~2=20.885,P=0.000;χ~2=21.673,P=0.000)。HPV感染组乳酸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HPV感染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分别为(48.45±4.45)%、(45.03±4.78)%、(32.45±4.05)%及(1.39±0.35);普通感染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分别为(53.89±5.19)%、(48.02±4.08)%、(29.98±3.18)%及(1.60±0.41);对照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分别为(57.70±5.09)%、(51.98±4.17)%、(27.56±3.34)%及(1.89±0.48)。3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30,P=0.000; F=20.301,P=0.000; F=6.756,P=0.000; F=6.331,P=0.000)。HPV感染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乳酸杆菌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均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与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呈负相关,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存在阴道菌群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纠正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对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为感染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的40例ITP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GF-β1、sIL-2R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儿的外周血CD_3~+T淋巴细胞比例、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58.96±9.56)%、(27.21±7.73)%、(0.95±0.42)均低于对照组的(71.15±9.18)%、(42.26±10.75)%、(2.34±1.41),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比例为(32.07±8.16)%高于对照组的(22.84±9.34)%(P<0.05);病例组患儿的血清sIL-2R水平为(12.98±4.23)ng/L高于对照组的(7.91±2.64)ng/L,血清TGF-β1水平为(308.82±117.53)ng/L低于对照组的(728.74±189.36)%(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TP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清TGF-β1水平与外周血CD_3~+T淋巴细胞比例、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sIL-2R水平与外周血CD_3~+T淋巴细胞比例、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ITP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的失衡、血清sIL-2R水平的升高及血清TGF-β1水平的降低,且免疫指标与血清标志物指标具有相关性,ITP和支原体感染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共同发挥了促进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儿童呼吸道感染EB病毒(EBV)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及其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医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62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外周血EBV-DNA载量;利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统计分析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同时人工镜检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并计算百分比。结果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未检出EBV-DNA,6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EBV-DNA阳性245例,阳性率为39.26%,EBV-DNA阳性样本平均EBV-DNA病毒载量为(3.56±0.68)log IU/ml;1~3岁组患儿EBV-DNA阳性率高于<1岁及>3岁患儿,不同年龄呼吸道感染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EBV-DNA阳性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呼吸道感染EBV-DNA阴性组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呼吸道感染EBV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并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可作为初步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EBV的辅助性检测指标,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患儿1~2年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EB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类型分为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66例(IM组)、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组51例(CAEBV组)和EBV相关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组35例(EBV-HLH组)。另选取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结果各组间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组相对于其他组Ig G水平明显下降(P0.05);CAEBV组相对于其他组Ig M水平明显升高(P0.05),EBV-HLH组Ig M水平明显降低(P0.05)。IM组CD3~+水平最高,CAEBV组其次,EBV-HLH组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M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三组患儿CD1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EBV组患儿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BV感染所致不同临床类型患儿发病情况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检测对EBV感染患儿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骨科非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57.1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40.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04%。感染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55.28±3.35)%、CD4^+(34.01±6.32)%、CD4^+/CD8^+(1.52±0.21)水平较非感染组CD3^+(60.21±2.03)%、CD4^+(40.18±7.05)%、CD4^+/CD8^+(1.74±0.25)均明显降低(P<0.05);感染组细胞因子IL-4(2.40±0.23)%、IL-6(3.11±0.35)%较非感染组(2.12±0.27)%、(2.64±0.3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IL-17,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水平,细胞因子IL-4、IL-6、IL-17和IFN-γ水平的监测,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和细胞免疫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情程度分为重症脓毒症组(重症组,28例)及非重症脓毒症组(非重症组,96例),并纳入38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TLRs信号传导途径分子TLR-2、TLR-4表达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核因子-κB(NF-κB)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重症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糖尿病患病占比46.43%高于非重症组11.46%(P<0.001)。重症组入院时PBMC表面TLR-2、TLR-4、NF-κB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RP、TNF-α分别为(37.60±6.69)%、(17.46±4.71)%、(3.57±0.70)及(93.71±17.27)mg/L、(79.15±13.75)ng/L高于非重症组(25.02±4.86)%、(12.12±3.01)%、(2.86±0.55)及(70.68±15.00)mg/L、(60.82±12.11)ng/L及对照组(P<0.05),而非重症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入院时外周血CD3+、CD4+/CD8+分别为(45.54±11.58)%、(0.89±0.16)均低于非重症组(57.38±12.30)%、(1.37±0.30)及对照组(P<0.05),而非重症组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PBMC表面TLR-2、TLR-4、NF-κB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CRP、TNF-α水平均对重症脓毒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0.05)。非重症组临床疗效优于重症组(P<0.001);治疗5 d时,两组PBMC表面TLR-2、TLR-4、NF-κB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重症组治疗前后PBMC表面TLR-2、TLR-4、NF-κB表达水平及外周血CRP、TNF-α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均低于非重症组(P<0.05)。结论 TLRs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强烈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监测相关指标对脓毒症诊疗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AIHA/Evans综合征患者60例,以是否处于发作期为准分为发作组与缓解组,其中发作组39例,缓解组21例,另同期随机选取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共刺激因子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AIHA/Evans综合征发作组CD80、CD86、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7.21±1.84)%、(6.23±4.42)%、(2.83±1.75)%,发作组CD80、CD86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缓解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HA/Evans综合征发作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AIHA/Evans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β-防御素-3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和未合并感染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差异,并分析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与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合并感染组患者的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分别为(66.08±3.72)mg/L、(18.49±2.34)ng/ml,SAA水平高于未合并感染组,β-防御素-3水平低于未合并感染组(P<0.05);合并感染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分别为(19.45±3.07)ng/L、(24.69±2.13)ng/L、(0.64±0.11)μg/L,高于未合并感染组患者(P<0.001);合并感染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感染组,CD8+水平高于未合并感染组(P<0.05)。结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SAA水平较高,β-防御素-3水平较低,且与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脂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1年12月17例的AIDS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17例单纯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比值及HDL-C 水平均分别为(45.36±5.14)%、(5.23±1.21)%、0.18±0.05及(0.68±0.07) mmol/L,CD8+、LDL-C、TG及TC水平分别为(41.56±4.96)%、(2.93±0.53) mmol/L、(2.83±0.23) mmol/L及(3.83±0.16) 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脂呈现紊乱状态,可以作为了解疾病的重要方面,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35名健康入(A组)、3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B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3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D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并分析各组间免疫细胞表达差异性.结果 C、D组CD4+ 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32.45±10.45)%、(29.54±11.55)%较A、B组的(38.05±10.15)%、(37.17±11.22)%,明显降低,而CD8+ 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36.15±11.56)%、(38.45±10.35)%,较A组的(30.14±11.25)(%),明显升高(P<0.01); NK细胞则表现为C、D组平均值为(15.23±6.38)%、(12.07±5.95)%,较A、B组的(22.05±7.15)%、(20.32±7.67)%,明显降低(P<0.05),以D组降低最为明显,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降低,CD8+ T淋巴细胞升高;通过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检测可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ICU收治的62例确诊重症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10和CRP水平以及外周血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0、CRP水平显著降低[(64.4±13.5) ng/L比(96.1 ±22.1) ng/L,(153.8 ±23.8) ng/L比(180.1 ±21.7) ng/L,(73.8±13.8) ng/L比(101.1±11.7)ng/L,(53.7±18.8) mg/L比(91.3±32.8) mg/L,P< 0.05],而外周血CD4+、CD8+、CD4+/CD8+升高(0.311±0.021比0.424±0.035,0.201±0.017比0.238±0.038,1.78±0.21比1.56±0.18,P< 0.05 ),CD14+单核细胞HIA-DR表达上调[(38.4±11.5)%比(18.1±12.1)%,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脓毒症患者自诊断成立第1、3、5天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并与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19例生存,17例死亡.生存组和死亡组第1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2±3.26)%、(12.96±3.00)%比(16.97±3.66)%.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第3天CD4+CD25+s细胞/CD4+细胞比值分别为(24.47±4.62)%和(26.61±3.85)%.均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18.28±4.28)%,较第3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36.19±5.33)%,较第3天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天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生存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持续上升提示出现免疫功能麻痹,伴随病死率的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临床评价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中免疫功能状态和预后的方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炎症介质、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特征及其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观察组)和8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清炎症介质及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对比两组儿童的测定结果。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肥大程度、腺样体再增生情况,对比不同肥大程度患儿的血清指标,并分析各指标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腺样体再增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492.44±50.56)mg/L、(420.48±61.79)U/ml及(33.65±4.51)pg/ml,对照组儿童分别为(301.22±41.65)mg/L、(236.55±57.90)U/ml及(16.25±3.2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004,P<0.05;t=20.311,P<0.05;t=8.995,P<0.05)。观察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分别为(35.75±7.05)、(16.22±2.69)及(1.46±0.67),对照组分别为(34.25±4.53)、(17.62±2.35)及(1.40±0.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t=0.905,P>0.05;t=0.823,P>0.05)。相比腺样体中度肥大患儿,重度肥大患儿的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明显更高(P<0.05)。相比未增生患儿,腺样体再增生患儿的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明显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儿腺样体肥大程度与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患儿腺体再增生与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血清炎症介质及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显著升高,其与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检测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感染免疫科住院治疗的48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SLE合并肺部感染组,另101例SLE未合并感染患者纳入SLE未合并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年龄匹配的3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T淋巴细胞、NK细胞及不同疾病活动状态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NK细胞对SLE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SLE未合并感染组和SLE合并感染组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分别为(1 210.36±474.25)个/μl、(485.27±110.69)个/μl、(464.27±180.61)个/μl、(1.16±0.61)、(39.82±10.64)个/μl和(642.48±498.22)个/μl、(173.58±96.42)个/μl、(265.48±110.37)个/μl、(0.92±0.60)、(26.57±4.88)个/μl,低于对照组,且SLE合并感染组以上指标低于SLE未合并感染组(P<0.05);SLE稳定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和SLE活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低于SLE稳定无肺部感染患者、SLE活动无肺部感染患者(P<0.05);T淋巴细胞、NK细胞预测SLE肺部感染时,以CD4+计数的AUC值最高,cut-off为331.69个/μl,其预测SLE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3.75%、96.04%。结论较单纯SLE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偏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SLE肺部感染发挥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