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94例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4例CTD-ILD患者源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不同类型的CTD,影像学表现为网状影、斑片状影、索条影、蜂窝影、结节影及胸膜增厚,大多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减低,病理学检查多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及肺泡间隔增厚.结论:CTD-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显著特征,早期筛查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肺部HRCT有利于CTD-ILD的诊断,治疗多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译  彭红 《家庭医学》2020,(2):14-15
间质性肺炎是指一类主要累及肺间质,可导致肺间质炎症及肺纤维化的肺部疾病的统称。总共有200余种疾病属于这一类。可分为已知病因和未知病因两大类。其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大致包括免疫性、药物性、理化因素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可以导致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3.
姜斌 《中国卫生产业》2014,(25):155-156
目的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60例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接受我院的治疗之后,病情均得到了缓解。6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治疗前,动脉氧分压和肺活量分别是(48.9±9.0)mmHg、(2.0±0.4)L;而治疗后为(65.5±7.7)mmHg、(3.3±0.6)L,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6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2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2例患者死亡。结论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要保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确诊,并根据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从而提高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急性问质性肺炎的血清肌酶的特点,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江苏省人民医院及丹阳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皮肌炎患者均有典型皮肌炎皮疹,其中9例肌炎症状轻微,所有病例抗JO-1抗体阴性,乳酸脱氢酶(LDH)7例持续升高,6例轻度升高,13例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7例升高,3例多肌炎升高明显,天冬氨酸转氨酸(AST)9例皮肌炎升高,5例CK/AST水平下降,3例多肌炎均升高。在确诊多发忤肌炎/皮肌炎同时或短期内并发出现高热、干咳、呼吸困难,X线片和胸部CT提示多发的片状肺间质改变,并且进展迅速,抗感染和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无效,10例死亡。结论急件间质性肺炎可能是无肌病皮肌炎或肌病轻微的皮肌炎的肺部表现,CK水平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LDH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AST水平与肺间质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尽早诊断及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6月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96例作为HAP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195名为健康组,28d内存活的患者纳入HAP存活组,28d内死亡的患者纳入HAP死亡组,分别在诊断入组第1、4、7天、出院或死亡当日检测IL-6、IL-10、TNF-α、PCT、sTREM-1在HAP患者血清内的水平。结果 HAP组的sTREM-1、IL-6、IL-10、TNF-α、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HAP死亡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生存组;在治疗过程中,存活组HAP患者sTREM-1、IL-6、IL-10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HAP患者sTREM-1、IL-6、IL-10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HAP患者TNF-α、PCT水平在治疗第1、4、7天及出院或死亡当日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HAP患者TNF-α、PCT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低,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REM-1、IL-6、IL-10、TNF-α、PCT水平在HAP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严重,治疗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病毒感染与川崎病( K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D儿童105例为KD组,同期选取发热性疾病但非KD患儿210例为非KD组。对两组患儿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儿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中病毒感染232例,其中,KD组感染96例,占91.43%,非KD组感染136例,占64.76%。两组EB病毒感染率比较,KD组患儿明显高于非KD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74,P<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分别将KD组和非KD组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其中KD组中感染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率最高,为46.55%(43/96),显著高于KD组的未感染组(1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得出P=0.04),亦高于非KD组的感染组(7.59%)和未感染组(8.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5、27.41,均P<0.001);而KD组中未感染组(11.11%)、非KD组的感染组(7.95%)和未感染组(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病毒感染与KD发病有关,且病毒感染的KD患儿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5):722-723
目的探讨淋巴瘤合并EB病毒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7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按是否合并EB病毒感染分为A组(合并EB感染)31例,B组(无EB感染)26例,并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C组)。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A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1.54±5.03)%、(28.54±6.12)%、(34.45±9.98)%、(1.12±0.56)%,B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6.67±7.11)%、(33.67±6.96)%、(31.16±9.76)%、(1.26±0.79)%,C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70.13±4.91)%、(41.11±8.26)%、(27.22±5.07)%、(1.77±0.85)%。与C组相比,A组、B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A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合并EB病毒感染的淋巴瘤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更大,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辅助奥司他韦对急性重症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急性重症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1)、对照组(n=41)。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奥司他韦治疗,研究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辅助奥司他韦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1周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TLR4、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4)。研究组乏力缓解、退热、气促消失、憋喘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结缔组织病(CTD)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病情活动度与外周血纤维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42例CTD-ILD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活动度分组,其中临床缓解期患者69例为对照组,活动期患者73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A和IV-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病情活动度与HA(r=0.633,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清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特质性间质性肺炎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糖蛋白抗原检测,对比分析血清蛋白抗原改变,总结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A12-5、CA15-3、CA19-9的血清浓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98、0.513、0.503,P<0.05)。死亡的患者血清糖蛋白抗原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CA12-5、CA15-3、CA19-9水平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具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淋巴细胞减少结缔组织病(CTD)患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入院诊断为CTD合并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胸腺肽肌内注射或者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对照组不使用前述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22例患者中,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2.7%,而对照组24例中,有1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CTD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流感高峰期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且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将2018年12月—2019年4月某院呼吸内科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肺炎住院患者列为甲流合并肺炎组,内科门诊就诊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列为甲流组,体检中心正常体检者列为体检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特征.结果 甲流合并肺炎组57例,甲流组42例,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不同阶段的表面抗原定量以及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观察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录的14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不同分期分为4组,免疫耐受期30例、免疫清除期36例、低复制期35例、再活动期39例,分别检测不同分期的表面抗原定量,探究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4.5±0.3)、(4.0±0.4)、(2.9±0.7)、(3.3±0.5) lgIU/ml;病毒载量分别为(8.4±0.5)、(7.3±1.1)、(2.6±0.2)、(4.7±1.3)lg拷贝/ml; HBsAg/HBV-DNA值分别为0.52±0.03、0.53±0.07、1.11±0.27、0.67±0.26;4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血清HBsAg水平与HBV-DNA呈现正相关性(r=0.724,P<0.05);免疫清除期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与HBV-DNA呈现正相关性(r=0.745,P<0.05),而免疫耐受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均与HBV-DNA呈现正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清HBsAg含量不同,临床中能够依据其不同的含量水平进行判断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情程度,而HBsAg含量与病毒载量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中可将HBsAg含量与病毒载量作为治疗和监测疗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免疫肠内营养对重症肺炎病人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除常规治疗外,研究组病人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EN)制剂(瑞能,TPF-T)进行免疫EN支持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型EN制剂(瑞素,TP)进行标准EN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第5和第10天的一般情况、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治疗第10天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5和10天后,两组病人的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5和10天后,两组病人的血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5和10天后,两组病人的IgA、IgG、IgM、CD3~+、CD4~+细胞数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0天后,研究组病人有创通气时间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EN治疗可更有效地保护重症肺炎病人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免疫状态,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有创通气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院1996年1月~2002年5月住院治疗的41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1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94例发生HAP,发病率22.7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年龄越大,意识障碍程度越深,球麻痹的程度越重,发生HAP的可能性越大(P<0.001);偏瘫、原有肺部感染、糖尿病、吸引术、曾使用过抗菌药物、鼻饲时间过长,可使发生HAP的可能性升高(P<0.05);性别、早期鼻饲、脑卒中类型与HAP发生关系不大。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H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HAP发生的关键是尽量避免HAP的危险因素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HAP与VAP的发病率及其病原菌分布,探究急诊手术患者HAP和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选取急诊手术患者3 526例,发生医院感染12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49%;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5例次、20例次。共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 904例,发生医院感染192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78%;择期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3例次、17例次;急诊手术的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P和VAP发病率高于择期手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患者HAP和VAP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性别(男)、年龄(≥60岁)、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口腔护理、曾入住ICU、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昏迷、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的HAP与VAP的发病率较高,各有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曦 《中国卫生产业》2014,(23):100-102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在预防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诊断的各类呼吸肌无力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诊治对比组患者,观察组在对比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并灌洗。在对两组治疗后,统计并分析两组的肺炎发生率以及血气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后发现病人的血气有了明显好转。统计患者呼吸肌肺炎发生率后得出,治疗组为25%,对比组发生率为57.9%,对比组的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能够对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呼吸肌相关肺炎的防治治疗中起到积极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够大幅度降低呼吸肌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全麻插管手术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状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医院手术室行全麻插管择期手术患者,随访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状况,同时对麻醉机呼吸回路空气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共调查180例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随访确诊38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1.1%,感染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年龄高低呈正相关(P<0.05),与手术时间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机呼吸回路气体细菌培养术前及术后阳性率均较高。结论麻醉医师一定要无菌操作,做好麻醉机呼吸回路的无菌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全麻插管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且完善胸部CT检查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250例SLE患者。根据患者胸部CT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肺炎组两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数据、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评估患者完善胸部CT检查之前的实验室资料。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年龄、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CLR)和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清蛋白(SII/ALB)对SLE患者合并COVID-19后是否发生肺炎的诊断能力。结果 250例SLE合并COVID-19患者中,188例未发生肺炎(占75.2%),为对照组;62例发生肺炎(占24.8%),为肺炎组。两组在年龄、是否接种新冠疫苗、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SII/ALB和CLR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EB病毒IgG、IgA、IgM和EB-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湖南省人民医院43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EB病毒抗体,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或血浆EB-DNA;另选该院同期189例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同年龄段EB-DNA和EBVCA三种抗体阳性率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项目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EB-DNA和IgG、IgM两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组患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EB-IgM>EB-DNA> EB-IgA> EB-IgG;四项检测指标EB-IgG、EB-DNA敏感性较好,EB-IgM特异性较好。结论进行EB-IgG、EB-IgA、EB-IgM三种抗体和EB-DNA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EB病毒的免疫应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