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病机看中风病证候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点。其中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病机是证候及证候要素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对中风病传统与现代病机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中风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要素,为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推进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庆慧  李建生 《中医研究》2003,16(1):52-54
中风病 ,又称“卒中”。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中风病的证候的研究 ,长期以来倍受重视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中风病证候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将近 10多年来有关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1 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证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中风病由于证候表现较为复杂 ,所以 ,医家十分重视对中风病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 ,在中风病的证候分型方面研究 ,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王顺道[1] 等的研究发现中风始发时 ,风证占重要地位 ,出现概率为 86 .16 %。其后依次是火热证、痰湿…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中风病不同病程中医证候特点与脑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首次中风病人,将CT检查结果与中风不同时期中医证候分、频率、年龄等进行分析。其结果提示,中风病病人,痰症和瘀证是中风病人整个病程的主要病理改变。火证、瘀证和痰证是中风急性期主要改变,而出血性与缺血性之间的中医证型又不尽相同。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则是中风恢复期的主要改变。但中风病证候的改变与年龄改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风病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了中风病的证候繁杂多变。在中风病整个疾病进程中,从急性期到后遗症期,随着病机的变化,中风病的证候随之发生动态变化。把握中风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对于临床采取果断准确的处方用药具有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斌 《江苏中医药》2007,39(1):27-29
目的:研究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分布。方法:运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对中风病发嫡不同时点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从中选取恢复期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取恢复期证候要素。结果: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特点是以虚证为主,虚证包括阴虚、气虚。结论: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为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的确立提供了支持。将推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为最终建立中风病痛证结合的评价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风病及其虚实证候的耳穴电阻抗非线性特征,为中风病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中风病例与健康人群相关耳穴电学特征数据,采用量化积分表方法量化中风病证候,判断证候虚实,并通过研究耳穴非线性面积、弛豫面积和平衡系数在中风病例与健康人群中的异同,以及中风虚实证候间的差异,分析中风病及中风病虚实证候与耳穴电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风病人相关耳穴的电学特征参数不同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耳穴肝、脾具有非常显著的辅助诊断意义,其次是内分泌、脑干,再次是肾、肾上腺,最后是交感、皮质下和心;中风病虚实证候相关耳穴的电学特征参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耳穴交感、肾可较明确地诊断中风病虚实证候,其次是内分泌,再次是神门和肾上腺。结论:在所观察的耳穴中,初步筛选出了对中风病诊断和中风病虚实证候诊断有价值的特异性耳穴,为中风病及其虚实证候诊断客观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与基础病病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6例中风病患者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6大基本证候加以辨证,并根据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病病史不同进行基本证候发生频率的分析比较。结果:中风病患者的某些基础病对于其中风证候表现有明显的影响,高血压病史中风患者的阴虚阳亢证有着显著增高的发生率(P=0.04),冠心病史的中风病患者的血瘀证发生率较无冠心病病史者高(P=0.03)。结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基础病状况对其证候表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脑血辨证是王新陆教授提出的一种以脑血为主轴,针对“现代病”、“富贵痛”等,尤其是中医脑病、血病新的辨证体系。该理论的提出为脑病的临床证治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医脑病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脑血辨证脑病证候与中风病证候的比较,试图验证脑血辨证脑病证候对中风病证候的良好适用性,为中风病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病临床证候,明确急性中风病证型中阳虚证的存在及该证型的临床证候特点。方法:300例按照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化、客观化、定量化的原则进行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阳虚证型占4.5%,该证型以脉象细微、神志嗜睡、肢体畏寒、浮肿、舌淡暗苔水滑为主要辨证要点,常常合并痰瘀证。结论:急性中风病存在一定比例的阳虚证证型,是对急性中风病临床证型认识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中风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及治疗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缺血性中风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18例 ,分为气虚血瘀证组、风阳上扰证组、风痰阻络证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 ,均采取西医常规治疗 ,同时中医分型各组按中医辨证加用中药治疗 ,疗程20天 ;于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胰岛素 (Ins)、血糖 (FBS) ,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反映。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但以气虚血瘀证型患者胰岛素抵抗较严重 ,与各组比较P<0.01或P<0.05,各证型胰岛素抵抗程度排列次序为 :气虚血瘀证>风阳上扰证>风痰阻络证 ;经治疗后 ,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各组胰岛素抵抗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同时 ,空腹血糖及胰岛素释放亦降低 ,与西药组比较P<0.01或P<0.05;且治疗前、后比较气虚血瘀证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气虚血瘀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最为密切 ,加用中医辨证施治有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探究肥胖对Ⅰ型糖尿病影响,为Ⅰ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到2011 年间的入院患者共102 例,其中4 例为经典Ⅰ型糖尿病患者,9 例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89 例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并记录,然后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餐后2h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血脂.结果:经与非肥胖Ⅰ型糖尿病患者比较,肥胖Ⅰ型糖尿病易发生冠心病、高脂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P〈0.05;空腹、餐后2h C 肽时水平高,P〈0.05;不易出现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P〈0.05;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肥胖经典Ⅰ型糖尿病比较,后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依赖,P〈0.05;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经典Ⅰ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后者发病年龄小、病程短、初诊时空腹血糖水平高,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情况,但糖尿病周围神经合并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几率小,P〈0.05.结论:肥胖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同Ⅱ型糖尿病类似[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包括年龄、初潮年龄、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4个证型,其中痰瘀互结证占38%;脾虚痰湿证占28.4%;肾虚肝郁证占20.8%;肾虚血瘀证占12.8%。脾虚痰湿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的体质量、BMI、WC、HC、WHR、收缩压、舒张压、T、DHEAS、AND、GS、FINS、IR、TG、TC、LDL-C均高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组的腰臀比均0.8,而SHBG、HDL-C低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表现出更明显的代谢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糖代谢异常(IGR)的代谢综合征大鼠中使用"以方测证法"研究其中医证型。方法:在建立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后,用随机对照表法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MS组,六君子汤(LJZ)组,参芪地黄汤(SQDH)组,肾气丸(SQ)组。用3个方剂:LJZ组2.5 g·kg-1·d-1,SQDH组25 g·kg-1·d-1,SQ组9.5 g·kg-1·d-1,于造模12周后ig给药,每天1次,持续3周。于12周和15周末,检测其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第15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血压,FBG,TG,FINS和HOMA-IR显著升高(P0.05,P0.01),HDL-C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3个方剂干预各组体重,血压,FBG,TG,HDL-C均无显著差异,FINS和HOMA-IR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IGR的MS大鼠药物干预后胰岛素水平和HOMA-IR显著降低,根据以方测证法,说明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在本模型中可同时存在,是一个虚实夹杂证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代谢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予代谢方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三酰甘油、餐后2 h胰岛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方能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腰围,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揭示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前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00例,运用OGTT进行评定,按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同时重点询问病史(家族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脑卒中史);测定身高(H)、体质量(W);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尿酸(UA),并进行血压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W(kg)/[H(m)]2。结果: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多见,其次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2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各指标相比较,A组患者家族史、冠心病史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P〈0.05);B组患者BMI、TC、TG、FPG、2hPBG、HDL、LDL、UA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A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阴虚阳亢证多见;2甘油三酯、BMI增高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史、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1例高血压病与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Leptin水平,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Fa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血浆胰岛素(INS)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年龄、%Fat、HDL-C、ET 4项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多元线性相关结果显示瘦素与ET呈负相关,与BMI、%Fat呈正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HDL-C、ET最后进入方程。结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血清Leptin水平变化不大;ET是与血清Leptin水平变化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高果糖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经高果糖饲料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注射液高、低剂量(相当于生药量ip 5,2.5 g·kg-1)组、罗格列酮(3 mg·kg-1,ig)组,连续给药4周,继续给予高果糖饲料4周.同时设立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测定体重、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模型组体重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MDA含量降低,CAT,SOD,GSH-Px活性升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减轻高果糖饮食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阴虚热盛证及气阴两虚证与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间的联系,寻找可能的客观化分型依据。方法:120例50~75周岁的2型糖尿病人群,其中阴虚热盛者46例,气阴两虚者74例。比较两种证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肱比(ABI)、体质指标(Wc、BMI)、糖代谢指标(FBG、PBG、HbA1c)、脂代谢指标(CHO、TG、HDL-C、LDL-C)、血压(SBP、DBP)及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气阴两虚组尿mALb/Cr水平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P0.05);而IMT、ABI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气阴两虚组6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61%vs41%,P0.05),气阴两虚组收缩压≥130mmHg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62%vs41%,P0.05),而其他因素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50~75周岁的T2DM患者,气阴两虚证尿mALb/Cr水平高于阴虚热盛证;尿mALb/Cr,以60岁为切点的年龄分层,以130mmHg为切点的SBP分层可作为该患者群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证型划分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