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中风病证候研究综述孙永宁刘晖*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1证候的规范化中风病证候的探讨历代医家多有论述,《金匮要略》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东垣十书》分中血脉、中腑、中脏,《丹溪心法》分气虚、血淤、痰盛,《医宗必读》强调中脏“最要分别闭与脱...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证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始发态中风病人进行了以下调查:发病后调查证候分析和动态分析;证候组合形式及动态变化;证候组合规律及动态变化;初发状态中医证候与CT或MRI检查的病种、病灶位置、病变范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中风病证候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侃  卢明  杜宝新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2):513-515
"证候"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是连接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的"纽带".辨证是中医学独特的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将探讨证候的实质作为对中医学进行科研的切入点.提高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迫切要求以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为基础.中医学长于宏观而略于微观变化,但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微观辨证、影像辨证应运而生.如何使宏观辨证客观化、微观指标整体化,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是中西医结合工作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风病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了中风病的证候繁杂多变。在中风病整个疾病进程中,从急性期到后遗症期,随着病机的变化,中风病的证候随之发生动态变化。把握中风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对于临床采取果断准确的处方用药具有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病机看中风病证候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点。其中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病机是证候及证候要素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对中风病传统与现代病机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中风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要素,为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推进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中风后1年内各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内火证、内风证、痰湿证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血瘀证、内火证、气虚证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阴虚证与其余证候要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证候要素相互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的主要集中于风、火、痰等实证上,“标实”之证易于相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太原市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脑出血患者494例,研究证候要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 494例脑出血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要素为痰,其次为血瘀、风、火,气滞出现最少;两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血中风患者首次发病后1 年内中医证候与地区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北方地区受试者以气虚证、内火证和痰湿证为主,华中地区以气虚证为主,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以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北方地区内火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华南地区,北方地区痰湿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血瘀证的比例明显低于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结论:内火证和血瘀证的分布受地区因素影响显著,存在南北差异,北方地区以火为主,而华南地区以瘀为主。  相似文献   

9.
司维 《北京中医》2006,25(2):118-121
近20年来,中风病证候的研究在中医领域倍受关注,并引起了广泛重视,现代医家对中风病证候的研究从单纯的经验论逐步走进依据医学群体调查,利用统计学手段对大样本病例进行科学验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司维 《北京中医药》2006,25(2):118-121
近20年来,中风病证候的研究在中医领域倍受关注,并引起了广泛重视,现代医家对中风病证候的研究从单纯的经验论逐步走进依据医学群体调查,利用统计学手段对大样本病例进行科学验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胆囊收缩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脑肠肽C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72 h)的患者采用RIA法检测血浆CCK-8水平,采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辨证,分析不同证候间血浆CCK-8水平的差异。结果:阳类证患者血浆CCK-8水平显著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结论: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CCK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刘曼  刘晓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467-2468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风辨证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证型,其中中风中经络又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风痰瘀血、闭阻脉络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中医护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笔者主要就中风中经络的不同证型浅谈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成科 《新中医》2003,35(11):3-6
从中风病的定义、病机、临床分期、辨证施治等方面对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进行探索。明确界定中风病为急性脑血管病,是气血逆乱、痰瘀内阻造成脑络破裂出血或脑络痹阻所致的局限性功能异常,其病机是脑络破裂血溢瘀血浸淫压迫脑髓,或脑络痹阻而致脑髓失荣所致的脑髓损害。临床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并将中风后昏迷超过24小时者定为中风重症,辨证首辨闭证与脱证,再辨闭证之顺与逆。强调中风病取效关键在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而并发症应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329例和对照组(非卒中患者)14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血凝、C反应蛋白(CPR)、尿酸(UA)、血糖、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将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患者炎性因子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PR、UA、总胆固醇及ND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中脏腑患者的部分指标显著高于中经络患者(P<0.05或P<0.01),不同的中医分型其指标变化也不同。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或病变部位在小脑的患者容易出现中脏腑的情况。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比非卒中患者显著升高,中医辨证分型与卒中发生的性质、部位、以及其各种炎性因子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龚军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0):1501-1503
目的:分析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得分判断IBS-D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不同的IBS-D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类型者患IBS-D的危险度。结果:IBS-D患者病理性体质类型构成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2.790,P〈0.01),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著;女性IBS-D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χ^2=-7.308,P〈0.01),女性人群中,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人群患IBS-D的危险性分别比平和质人群的发病危险分别高4.531倍、2.805倍、2.574倍和2.335倍;男性痰湿质体质人群患IBS-D的危险性为平和质性人群的1.943倍(OR=1.943);不同年龄、病程、职业对IBS-D的发病无影响。结论:不同性别人群IBS-D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分析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可有效预防IBS-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医学关于气陷证的辨治大多从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来论治,但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却发现,从气陷日久导致湿、热、瘀下注的实证来论治,收效显著。气机下陷不仅仅着眼于机体上部的气血不足,更应改善久病气血夹湿浊或湿热瘀稽留的内环境。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铁豪 《中医杂志》2005,46(8):603-604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脑脉泰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