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质针与软组织内热治疗针在大鼠骨骼肌内的温度及引起的组织学变化,为内热针在治疗时温度设定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使用10、12、8cm规格银质针和42、50、60℃内热针针刺小腿三头肌并加热,测量加热前后针尖和进针点温度,用HE染色观察骨骼肌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银质针中只有8cm规格针加热前后针尖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热针在设定42、50、60℃下加热前后针尖温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骼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再生。结论软组织内热治疗仪在深部组织加热上优于银质针,银质针与软组织内热治疗针治疗时造成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质针在体外的温度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温度分布打下基础。方法使用数字测温仪测量不同规格银质针艾条加热后5、10、15、20min时从针尖起每隔2cm处的温度。结果艾条加热银质针针身温度先升高后降低;8、10、12、15cm规格银质针针尖温度分别低于距针尖6,6、4、8cm以远部位的温度(P〈0.05);8cm规格银质针针尖平均温度(31.4℃)明显高于其他3种规格银质针针尖平均温度(分别为27.5、26.1、26.3℃)(P〈0.05),10、12、15cm规格银质针针尖平均温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银质针在体外加热过程中,针身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波动明显。近针尖段温度较低。不同规格银质针针尖平均温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软组织内热针对大鼠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骨骼肌慢性损伤的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A)和内热针组(B),每组各18只。在治疗后的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处死各组实验大鼠6只,用免疫组化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定量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损伤部位骨骼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软组织内热针在治疗后第1天骨骼肌内微血管密度与损伤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第14天,软组织内热针治疗后微血管的密度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P〈0.01)。结论软组织内热针可以促进大鼠慢性损伤的骨骼肌组织血管新生,有利于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一、制作方法:胸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用的钩针(Abrams punch)可以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针来改装。方法是:先将套针的针尖磨尖、磨利,针心一般比套针长3~5mm,将针心尖端磨钝,距针心末端约2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和内热针疗法对于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和内热针组,各组30例。其中A型肉毒毒素组,超声引导下在手术相关节段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纳入临床观察的60例患者将全部患者分配为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每组各30例。内热针组选取枕骨上项线、下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点、颈2~7棘突旁椎板、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附着处(或双侧)组织压痛点为治疗点,标记出相距1~2cm的进针点。每次选取16~20个治疗点进行,分2次进行操作,每周治疗1次。电针组取穴颈2~颈7夹脊、风池及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1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疗程结束后、1月及3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内热针组总有效率为92.9%,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但内热针组升高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内热针组的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内热针组总有效率呈升高趋势,电针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3月时,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总有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松解软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从而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是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湿电极单极针射频消融离体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消融时间、温度、设定功率对RITA UniBlate湿电极单极针形成的消融灶的影响.方法 观察湿电极单极针在离体猪肝射频消融实验时形成的消融灶形态特征,最大有效消融电极长度2.5 cm,分别以时间、温度或功率为变量分A、B、C 3个大组(11个亚组)进行实验,观察消融灶形态学特征,测量消融灶纵轴、横轴、针尖前端消融灶长度,计算消融灶体积,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上述4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法对消融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所有消融灶均呈椭球体.消融灶切面由内向外形成3个区:中心区、坏死区、出血水肿区.(2)当消融时间为15 min、温度为103℃时消融灶达到最大,纵轴为(3.49±0.09)cm、横轴为(2.40±0.13)cm、体积为(10.6±1.3)cm3,电极前端消融灶长度(0.79±0.09)cm;功率作为变量引起的消融灶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一定时间、温度范围内,RITA UniBlate湿电极单极针消融灶大小随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功率变化对消融灶大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2006-02/2008—10我科运用股神经阻滞方法施行膝关节镜手术202(男105,女97)例,年龄16~85岁,体质量45~110kg.手术时间30~180(平均80)min,麻醉效果确切,成功率97%,未任何出现并发症.股神经阻滞仅麻醉患者单侧肢体,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减轻了患者的担忧,护理配合得到了满意的效果.麻醉方法:股神经阻滞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cm,股动脉搏动外侧0.5~1.0cm处,当刺激针针尖靠近股神经时,股四头肌肌颤搐会逐渐增加,股四头肌会跳动,确认穿刺针尖靠近神经,减少刺激器的电流至最低强度(0.3~0.5mA)时仍会引起肌颤搐,确认穿刺针尖已经接近股神经,注入局麻药20mL,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1999年应用螺纹针治疗锁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5~50岁。骨折部位:中1/3段9例,中外1/3段4例,外1/3段2例。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做锁骨上横切口,显露骨折端,用一枚φ2~2.5mrn克氏针逆行钻入骨折远端,自皮肤穿出后,复位骨折部,将克氏针顺行钻入近折端,针尖在距近折端2.5ml处钻透锁骨前上方骨皮质后抽出克氏针,选相同规格的螺纹针以同样方法钻入锁骨骨髓腔,螺纹针尖部钻出近折部上方骨洞2~3丝,针尾部折弯埋入皮下。  相似文献   

10.
1993年以来 ,我们对皮肤科病人根据“闸门”学说理论及神经节段分布行穴位点刺治疗。先后对门诊 90例肛门、外阴、阴囊皮肤瘙痒症、湿疹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0例 ,男 74例 ,女 16例 ,年龄 19岁~ 6 0岁 ,平均年龄 36 .5岁。发病时间 :1个月~ 7a。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人治疗前均采用过其他内服药及外用药 ,疗效欠佳。1.2 治疗方法 :针具 :针柄为较粗的不锈钢柄 ,直径约为 :0 .4cm~ 0 .5 cm ,长约 8cm~ 10 cm ;针尖呈细圆锥形似赤医针样。治疗方法 :位于腰骶脊旁开两侧俞穴 (肾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热牙胶充填系统携热头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温度,为临床研究热损伤、观察温度升高对充填材料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双通道K型电偶温度计测量3种热牙胶充填系统的不同大小携热头和携热头不同部位(工作端尖端和距尖端2 mm、5 mm、10 mm处)的实际温度(设置温度200 ℃),重复测量5次,比较不同充填系统、不同携热头大小、不同测量位点的实际工作温度和设置温度的差异,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结果:BeeFill 40/0.03携热头尖端工作温度最高(198.7±7.7)℃,与设定温度2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携热头工作温度均低于设定温度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eFill 60/0.06携热头距尖端10 mm处温度最低(69.9±4.0) ℃。所有携热头尖端(0 mm)及尖端2 mm处温度较高(112.1~198.7 ℃,中位数140.8 ℃)。结论:大部分热牙胶充填系统的携热头实际工作温度低于设定温度200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通过体表标记测量来估测深静脉导管留置合适深度(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联结处或者气管隆突水平)的简易方法。方法通过左、右颈内静脉,左、右锁骨下静脉通路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前通过体表标记测量估测导管可能留置深度:穿刺点至右侧锁骨上切迹的距离+右锁骨上切迹至胸骨角距离,其中左锁骨下穿刺时需再减去2.oocm。穿刺完毕通过床旁胸片检测导管尖端与隆突水平问的距离。尖端高于隆突水平为正,低于隆突水平为负值。结果86名患者,共100条深静脉纳入研究,各组静脉导管尖端与隆突水平间距离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右颈内静脉导管组为0.50cm与1.10cm;右锁骨下静脉导管组为0.50cm与1.30cm;左颈内静脉导管组为0.60cm与1.45cm;左锁骨下静脉导管组为-0.30cm与1.50cm。结论通过深静脉估算方法:穿刺点至右侧锁骨上切迹的距离+右锁骨上切迹至胸骨角距离,其中左锁骨下穿刺时需再减去2.00cm。中心静脉导管的尖端能较可靠的放置于气管隆突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阳兴  黄漫  卓兆麒 《中外医疗》2010,29(11):102-103,106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下开胸手术患者围麻醉期体温度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7例,ASAI~Ⅱ级,采用七氟醚麻醉。以鼻咽温度代表中心温度,臂-指温度差表示血管收缩程度,体表温度通过Ramanatyan公式计算。观察诱导前、诱导后即刻、15、30、45、60、90、120、150、180min,停药时、停药后5、10、15、20min的温度、全身耗氧量和产热量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患者耗氧量和产热量在诱导后15min到停药后10min时均降低,耗氧量和产热量在停药20min时升高,诱导后30~180min时体表温度升高(P〈0.05);与停药时比较,停药后15、20min时耗氧量、停药后20min产热量增加(P〈0.05);与诱导后即刻比较,中心温度在诱导后90min到停药后20min时降低(P〈0.05);平均臂-指温度差在诱导后即刻由〉0℃降低到〈0℃,停药时又升为〉0℃。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开胸手术患者围麻醉期中心温度降低,与体表温度升高、耗氧量和产热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17例女性会阴、下肢多汗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第2、3腰椎(L2-3)间隙穿刺,直至针尖抵达L2或L3椎体前外侧、腰大肌前方,注入含造影剂碘海醇的1%利多卡因液3ml,观察药液分布在腰大肌与椎体之间,15min后每侧注入无水酒精5ml,5min后脚趾末梢灌注指数上升了(5.9±1.4)倍、双脚掌温上升了(4.16±0.89)℃。术后会阴下肢多汗现象消失,半年内均有效,一年内复发1例,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提示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调制治疗女性会阴、下肢多汗症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为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保护提供参考。方法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麻完成后,经右侧颈外静脉穿刺置入Swan-Ganz导管,导管气囊漂入肺动脉,测试可以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后,气囊充气,远端温度探头可以测定手术过程中肺深部温度,同时监测鼻咽温度和直肠温度。结果4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的肺部温度可降低到16.6℃,接近鼻咽温度16.4℃,在降温过程中比鼻咽温略低,在复温过程中比鼻咽温略高。结论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部温度可达到深低温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靖  王煜  米卫东  张宏 《北京医学》2010,32(8):648-650
目的评价DOSI-FLOW3可调节输液器输注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30套可调节输液器均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复方乳酸钠组、5%葡萄糖组、10%葡萄糖组、万汶组及血定安组。室温20℃下,可调节输液器理论标示流速均设置为100ml/h,观察时间均为1h,记录下列4种情况下输液器的实际流量。①不同液体种类的影响:选择上述6组液体,每组5套,悬挂高度(液面距量杯底部距离)80cm,输液器前端不接针头,测1h流量。②不同悬挂高度的影响:增加上述6组液体悬挂高度至160cm,输液器前端不接针头,测1h流量。③不同型号针头的影响:选择24G、22G双翼式套管针及23G头皮针,接于输液器前端,悬挂高度均为80cm,测1h流量。④静水压力的影响:将连接上述3种型号针头输液器置入预先盛20cm高度生理盐水的量杯底部,悬挂高度均为80cm,测1h流量。结果①液体种类的影响:万汶组及血定安组流量明显低于其他4组及标示流量(P〈0.001),其余4组流量与标示流量接近。②悬挂高度加倍后,各组流量也加倍,万汶组及血定安组流量接近于标示流量,但其他4组流量明显高于标示值(P〈0.001)。③使用23G头皮针的实际流速显著低于24G、22G双翼式套管针(P〈0.01)。④静水压为20cm水柱组复方乳酸钠及血定安流速显著低于静水压为0组(P〈0.001)。结论不同液体种类、悬挂高度、静脉穿刺针型号及静脉压力对可调节输液器的实际流速均可产生明显影响;临床上应结合其他监测手段对患者的容量状况进行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张倩  姜岚  杨佳红  谭玲  马红波 《西部医学》2011,23(3):570-571
目的探讨物理降温后测量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0例T≥38.5℃的患者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接受小儿温水擦浴(CW组)、成人温水擦浴(AW组)和成人酒精擦浴(AA组),测量并记录基础体温(T0)及擦浴结束后30分钟(T1)、45分钟(T2)、60分钟(T3)、75分钟(T4)患者的体温。结果与T0~2时间点体温比较,患者在T3时间点上体温降至最低(P〈0.01);在同一时间点的组间比较,3组体温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降温后测量体温的最佳时间为60分钟,采取酒精或温水擦浴对降温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中体温变化。方法监测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不同部位中心温度肛温(T1)腋温(T2)变化。室温维持23~24℃,二氧化碳灌注维持腹腔内压14—16mmHg。选用硬膜外麻醉。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二氧化碳用量、手术冲洗液量,体温情况。结果术中体温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P〈0.01。T2P〈0.05),且随着二氧化碳用量增加,降低更为明显。术中11下降0.5—2.5℃,其中10例下降O.5℃(12%),40例下降1℃(46%),26例下降1.5℃(30%),10例下降2.5℃(12%)。T2下降0.2~1.5℃,其中23例下降0.2℃(27%),34例下降0.4℃(40%),12例下降0.6℃(14%),9例下降0.8℃(10%),8例下降1.5℃(9%)。腹腔冲洗前后体温变化比较,冲洗后与冲洗前体温下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P〈0.05,T2P〈0.01)。结论应重视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体温改变。操作时尽量减少二氧化碳外泄导致的用量增多,可考虑使用气体加温器,尤其应避免腹腔冲洗的同时高流量二氧化碳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