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腱鞘囊肿是指发生在关节附近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所形成的囊肿。现将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8月收治的左腕桡掌侧腱腱鞘囊肿合并桡动脉受压1例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  相似文献   

2.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处及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最多多见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起病缓慢,发病部位可见一圆形肿物,部分有酸痛感,严重的可因压迫周围的组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药物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传统的以摘除囊肿为主的手术治疗对于手术的操作要求较高,且术后因摘除不彻底容易复发,故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我院2010年至2015年治疗的腱鞘囊肿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彩超导引下的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1984年来,作者采用了一种新腱鞘囊肿的手术方法,治疗了30例腱鞘囊肿(其中12例为复发性)随访4个月以上均未复发。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切开囊肿正中皮肤,游离皮下至囊肿边缘,切开囊肿(囊肿较大者可切除部分囊壁),清除囊内潴留物后,将囊壁呈纵形或放射状剪开,形成2~4瓣,在各瓣的边缘外翻缝合一针,各缝线经皮下缝至皮外。缝线穿出皮肤的位  相似文献   

4.
腱鞘囊肿是工农兵群众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好发于关节及肌腱附近,多见于青壮年。本病特点是囊肿呈球形,壁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囊内充满乳白色胶体。手指挤压的方法,即用术者两拇指放在囊  相似文献   

5.
陈静  李晶 《时尚育儿》2016,(2):91-91
目的: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近3年来我院术后病理证实为骨内腱鞘囊肿的患者11例,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骨内腱鞘囊肿显示为关节面下囊性病灶,单房状9例,多房状2例,无或者轻度膨胀性,边缘清晰、光滑,均见硬化边;CT图像显示7例内部密度均匀,1例病灶内见结节状气体密度影,见短小液平,均未与关节腔相通;MRI显示6例T1WI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增强扫描1例环形强化,1例边缘及分隔强化呈花瓣样。结论:根据病灶位置及影像特点,大部分骨内腱鞘囊肿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腱鞘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彩超诊断腱鞘囊肿86例患者在本院手术并经过病理证实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腱鞘囊肿83例,符合率为96.5%;其中手腕部54例,踝关节周围20例,手指关节6例,膝关节3例。另有腱鞘巨细胞瘤2例,神经鞘瘤1例,共3例误诊为腱鞘囊肿,误诊率占3.4%。结论彩超诊断腱鞘囊肿无创伤、无放射、操作片便、符合率高,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降低腕部腱鞘囊肿的复发率,探讨美蓝染色在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中的技术要点,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56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在传统腱鞘囊肿切除术的基础上,术中运用美蓝染色技术,对照组则接受传统腱鞘囊肿切除术。结果 对照组术中囊肿破裂28例,破裂率84.8%;复发6例,复发率18,2%。实验组术中囊肿破裂17例,破裂率73.9%,无复发病例。实验组的囊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囊肿破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7,P〉0.05)。结论 腱鞘囊肿切除术中运用美蓝染色技术能将囊肿基底部准确定位,便于彻底切除囊肿及其基底部病变组织,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腱鞘囊肿是指关节或腱鞘附近发生的囊性肿物,囊内多含浓稠胶状物,古称“腕筋结”、“腕筋瘤”、“筋聚”等。临床以腕关节、踝关节背侧囊肿多见。其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有些方法治疗后易复发。近年来,采用捶击法配合熏洗治疗5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的滑囊、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广泛退行性变所致的无菌性反应性炎症,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和关节内外粘连,故称“肩周炎”。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故亦称“五十肩”。中医认为,本症系因肩部裸露当风、受寒及着湿所致而称为“漏肩风”。属于老年性退变范畴,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变,如肱二头肌长头或短头肌腱(腱鞘)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或肩袖钙化、肩峰下滑囊炎等。其中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2、冈上肌腱或肩袖撕裂。 3、肩部创伤、上肢骨折、颈椎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生》2009,(3):32-32
医生: 我的手腕背部长了一个小肿物,不痛不痒的,还会滑动。医生说这是腱鞘囊肿,建议我做手术把它切掉。请问,腱鞘囊肿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相似文献   

11.
腱鞘炎与腱鞘囊肿是外科门诊的常见病。肌腱是肌肉末端与骨连接的纤维组织。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鞘管。这个鞘管由两层纤维组织构成,中间含少量滑液,所以,肌腱能在这个鞘管内自由滑动。如果手指或手腕长期用力活动或快速活动,肌腱与腱鞘强烈摩擦,二者都可发生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腕部腱鞘囊肿的复发率,探讨美蓝染色在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中的技术要点,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在传统腱鞘囊肿切除术的基础上,术中运用美蓝染色技术,对照组则接受传统腱鞘囊肿切除术。结果对照组术中囊肿破裂28例,破裂率84.8%;复发6例,复发率18.2%。实验组术中囊肿破裂17例,破裂率73.9%,无复发病例。实验组的囊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囊肿破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7,P>0.05)。结论腱鞘囊肿切除术中运用美蓝染色技术能将囊肿基底部准确定位,便于彻底切除囊肿及其基底部病变组织,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腕背侧腱鞘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腕关节背侧腱鞘囊肿38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为19倒,A组为穿刺抽吸治疗,B组为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术后情况进行记录。结果:B组19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囊肿后,经过一年的病例跟踪随访,全部患者的囊肿均已消失,且无复发情况,有效率为100%;而A组的19例患者经过穿刺抽吸治疗后,有4例(21.05%)患者效果不是很理想,最后经主治医师决定对囊肿手术进行切除。结论:腱鞘囊肿治疗方法有很多,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透明质酸酶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此方法会有一定疗效。但是往往会由于治疗效果不佳而最终不得不选择手术切除,而手术切除治疗,不仅可以使腱鞘囊肿完全消失,且不会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腱鞘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传统治疗方法多选择手术治疗,但存在损伤大、易复发等缺点。我院自1999年~2004年,选择部分腱鞘囊肿患者,探索抽吸治疗的非手术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腱鞘囊肿患者,均系本团职工及家属。其中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切除或不全切除骶管硬膜外囊肿消除其对神经的压迫以解除临床症状。方法骶部后中切口咬除椎板,分离囊肿与硬膜、神经根的粘连,切除囊肿。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全部消除。结论切除或不全切除处理骶管硬膜外囊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黏附称为肠粘连。从粘连特征来讲,有膜状粘连和素带状粘连两种情况;从粘连的本质来讲,有纤维蛋白性粘连和纤维性粘连两个类型。肠粘连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因粘连程度和粘连部位而有所不同。轻者可无任何不适感觉,或者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微的腹痛、  相似文献   

17.
正肛周皮脂腺囊肿有哪些表现?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多发生在头部、躯干或生殖器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有时出现在肛周。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受到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潴留性囊肿,多为灰尘堵塞或细菌感染所致。其特点是发病缓慢,多为良性,囊内有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一般皮脂腺囊肿高于皮肤表面,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中等硬度,有弹性,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其中心部位可能为浅蓝色,有时在皮肤  相似文献   

18.
腱鞘囊肿4种治疗方法比较山东省阳谷县第一人民医院(252300)王霞光吴秋格寇怀刚腱鞘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用压破法、缝合法、抽液破囊注药法及手术切除法4种方法治疗腱鞘囊肿561例。本文对这4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  相似文献   

19.
吴宗辉 《中国校医》2001,15(2):123-123
我院于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1月 ,采用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治疗痔疮的新 6号枯痔液 ,注射治疗腱鞘囊肿 2 6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6例腱鞘囊肿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0例 ,女 16例 ,年龄 17~ 39岁 ,平均 2 7.6岁。腕背侧囊肿 12例 ,腕掌侧囊肿 18例 ,足背侧囊肿 5例 ,手指掌关节处囊肿 1例。初诊者 10例 ,已做 1次或 1次以上治疗者 16例。无症状者 8例 ,有酸胀不适感或疼痛者 8例。1.2 治疗方法  15 %新 6号枯痔液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 7.5 %的药液待用。局部皮肤消毒 ,用 2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厦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灶共14个,其中髋臼5个,舟状骨3个,月骨2个,胫骨近端2个,股骨头1个。结果7例11个病灶X线表现为临近关节面单房性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区,2例2个病灶呈多房性囊状扩张,其内有粗细不等的间隔。其中2例2个病灶与关节腔均见有宽约有1mm相通口。10例14个病灶均显示边缘清楚,有薄层硬化边。结论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本病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