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徐平 《山东医药》2006,46(10):18-19
制备不同缺血时间的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行凋亡细胞定量检测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检测。发现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凋亡心肌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再灌注损伤程度逐渐减轻;心脏在经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内兔右冠状动脉缺血预处理(IP),对缺血再灌注(IR)窦房结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体内兔右冠状动脉根部结扎或放松制作窦房结IR和IP模型。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0只分3组:假手术组,IR组,IP组。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并检测窦房结细胞凋亡指数(AI)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积分吸收度(A)值。结果:①IP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较IR组明显减少;②IP组较IR组AI值均显著下降(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bax蛋白表达量低(P<0.05)。结论:IP减少因IR所致的窦房结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后,缺血中心区周围的神经细胞,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出现细胞凋亡。这种缺血后的细胞凋亡,不仅在神经细胞,在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中也出现bcl-2的表达,说明非致死性的损伤导致细胞产生bcl-2,以抵抗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及缺血-再灌注6h模型组(M1)、24h模型组(M2)、72h模型组(M3),每组10只,对血浆内毒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Apaf-1的表达以及Bcl-2的表达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与Cont.组比较,各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凋亡指数、Apaf-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各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Cont.组(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上升。认为在缺血.再灌注早期,通过Apaf-1和Bcl-2等凋亡因子作用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大量病理性凋亡,造成肠道机械屏障的破坏,使肠道细菌和内毒素发生易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应用血红素氧合酶(HO)的诱导剂氯高血红素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探讨HO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钳夹法制备肝脏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氯高血红素组和ZnPP组,检测再灌注0、1.5、4h和8h各个时间点大鼠肝脏功能以及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率、TUNEL法观察再灌注后4h大鼠肝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再灌注后8h 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IR组各时间点均可见ALT和AST增高,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肿胀,肝窦变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片状坏死等变化,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cl-2的表达减少,而Caspase-3的表达增加。在氯高血红素组再灌注后1.5、4h和8h ALT和AST值明显降低,肝脏病理学改善,凋亡细胞减少及细胞凋亡率降低,肝脏Bcl-2的表达增加,Caspase-3的表达减少。ZnPP组则显示与之相反的结果。结论HO在肝脏IR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对移植肝进行 因预处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比色法测定移植肝组织的MDA、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原位标记技术检测细胞调7亡。结果 移植肝再灌注后血中AST、ALT、LDH和肝组织中MDA均明显升亮,肝细胞调亡明显增加,经缺血预处理后,血中AST,ALT,LDH和肝组织中MDA均降低,肝细胞调亡亦明显减少,结论 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氧化侵袭与肾细胞凋亡在肾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摘除大鼠左肾,钳夹右侧肾蒂的方法,制成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测定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及检测肾细胞凋亡率。结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肾组织SOD活力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GSHPx在再灌注早期活力减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晚期活力基本恢复;肾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抗氧化酶SOD活力与细胞凋亡率负相关,MDA含量与细胞凋亡率正相关。结论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肾组织氧化侵袭在肾损伤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再灌注损伤与氧化侵袭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即程序性细胞死亡,一般认为它是由基因控制的、有序化的主动死亡过程。自1972年Kerr等首次以形态学概念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术语以来,凋亡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丰富及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发展,已证实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中,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犬实验性心肌梗死延迟再灌注(LR)后对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犬28只全麻下常规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8只),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只),LR组(10只)。SHAM组仅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过丝线而不结扎冠状动脉,AMI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永久结扎,LR组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h后松解结扎线予以再灌注6h。共有23只犬模型制作成功。各组犬均于术后12h处死,采集心肌标本。使用脱氧脲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细胞中bcl-2和baxmRNA表达水平,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LR组心肌细胞AI较AMI组明显减少(P<0.05)。与SHAM组相比,bcl-2和baxmRNA在AMI组和LR组的表达均升高(P<0.01),但bcl-2mRNA在该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mRNA在AMI组的表达较LR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AMI后LR可以减少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bax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范华  吴浩  谭庆华  胡兵  唐承薇 《胃肠病学》2006,11(5):268-272
肠道菌群移位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其与肠黏膜天然免疫有何关系?细菌移位究竟发生在大肠还是小肠?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后猕猴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通过肠系膜上动脉钳闭——松开造成猕猴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培养分析回肠和结肠菌群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回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表达;HE染色观察猕猴肠道组织学改变;取门静脉血行血培养,观察菌血症发生情况。结果:猕猴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回肠和结肠腔内细菌较对照组分别增加约2×106倍和1×102倍,均以大肠杆菌等需氧菌为优势菌群;回肠黏膜出血坏死损伤明显,结肠病变轻微;回肠黏膜中普遍表达TLR2和TLR4,以上皮细胞膜表达最为明显。IIR组大肠杆菌菌血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猕猴肠缺血再灌注后,回肠中大肠杆菌等需氧菌过生长,启动天然免疫,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和肠道菌群移位。  相似文献   

11.
TGF-β1对大鼠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各10只.B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6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前10 min经SMA注入生理盐水0.5 ml.C组以TGF-β1代替生理盐水.A组单纯分离肠SMA,不做阻断.采用HE染色及chiu评分法判断小肠黏膜形态学损伤程度,检测门静脉血浆中D-乳酸水平及大肠杆菌易位情况.发现B组与A组相比,肠黏膜组织损伤严重,chiu评分显著升高,门静脉血D-乳酸水平和大肠杆菌易位率显著升高;C组与B组相比,肠黏膜组织损伤较轻,chiu评分显著降低,门静脉血D-乳酸水平和大肠杆菌易位率显著降低;门静脉血浆D-乳酸水平与肠黏膜损伤病理评分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认为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肠黏膜屏障形态和功能的损伤,使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易位增加;TGF-β1可以显著减轻损伤程度;血D-乳酸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进而评价肠黏膜屏障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免疫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杰  宋爱莉 《山东医药》2007,47(33):119-120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组织器官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其自身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是外科实践中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脏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尤其是关于心、脑、肺、肝等脏器的报道更为多见,但有关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探讨临床手术中肝缺血再灌注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预防或减轻临床肝脏手术中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细胞凋亡测定法(TUNEL 法)测定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肝门阻断前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门阻断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肝门开放时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结论 研究表明肝脏手术中,在肝细胞短时间(15 min左右)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负相关,它并不是术后早期肝细胞损伤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黄芪预处理组(黄芪组)、IR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黄芪组于术前1周给黄芪注射液,其他两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制备IR模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凋亡指数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黄芪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减少(P〈0.05),bax基因表达降低(P〈0.05),但bc l-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预处理可能是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结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来保护IR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现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发生的原因、参与调控的相关基因及信号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模拟缺血2h组(Ⅱ组)、缺血2h后再灌注1h组(Ⅲ组)以及持续缺血3h组(Ⅳ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心肌细胞I/R后,TUNEL法检测到阳性凋亡细胞,且持续缺血3h组与再灌注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缺血2h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均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且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粘附分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宏为  李宏为 《肝脏》1999,4(2):114-116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剂和UW保存液的相继问世,临床肝移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缺血再灌注损伤依然是困扰着肝移植的研究难点,它是引发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rimary graftnonfunction)的重要原因。而随着近年来对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细胞粘附分子恰恰参与并介导了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各个步骤。本文综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细胞粘附分子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细胞粘附分子分布极其广泛,涉及生命活动的许多现象,包括细胞分裂、分化以及细胞凋亡的调控等等。根据结构与功能,粘附分子可初步分为5类,即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素家族、钙粘附蛋白家族和其它粘附分子。前三者是参与肝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等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的重要家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5组:对照组灌注2h;缺血组单纯缺血40min;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0min再灌注2h;激动剂组同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液中加入氯化钆(GdCl3);阻断剂组同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液中加入氯化镍(NiCl2)和氯化镉(CdCl2)。利用光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心肌组织中CaSR、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和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LDH活力和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CaSR、细胞浆中的Caspase-3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反之,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 CaSR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发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库普弗细胞功能状态对肠缺血再灌注小鼠肝细胞凋亡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 封闭和不封闭BALB/c小鼠库普弗细胞(从尾静脉注射GdCl3或生理盐水27ml/kg体重)48h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松夹,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60min肝细胞凋亡情况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 结果表明,肠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60min时,肝细胞凋亡数增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逐渐升高;封闭库普弗细胞后,肝细胞凋亡数增多更显著,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在同时间点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库普弗细胞功能状态的变化对肠缺血再灌注时肝损伤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肠缺血再灌注后0 h组(B1组)、肠缺血再灌注后2 h组(B2组)、乌司他丁治疗肠缺血再灌注后0 h组(C1)、乌司他丁治疗肠缺血再灌注后2 h组(C2组)各12只。B1、B2、C1、C2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60 min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手术前经尾静脉B1、B2组各注入生理盐水2 m L,C1、C2组各注入乌司他丁5×104U/kg;A组仅分离SMA,不夹闭血管。取A、B1、B2、C1、C2各组大鼠的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TUNEL法检测小肠细胞凋亡率。结果光镜观察发现,A组小肠黏膜基本正常;B1组小肠黏膜及绒毛排列轻度紊乱,无黏膜变性、坏死,出现上皮下间隙扩大,腺体轻度受损及毛细血管充血;B2组小肠绒毛水肿明显,黏膜及绒毛排列明显紊乱,黏膜上皮脱落呈现糜烂,腺体严重受损;以上变化在绒毛顶端尤为显著。C1、C2组小肠黏膜充血、水肿及上皮糜烂坏死的程度均较B1、B2组减轻。B1、B2组大鼠细胞凋亡率较A组升高(P均<0.01)。C1组与B1组、C2组与B2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小肠细胞凋亡,有助于减轻由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