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鲁来凤  曹园  王强 《中草药》2010,41(8):1388-1390
目的用HPLC法同时测定多种药用裸子植物中穗花衫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及银杏双黄酮的量。方法采用Hanbon Lichrospher C18(150 mm×4.6 mm,5μm)柱,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7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所测样品中双黄酮类成分的量差异大,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量在0.08~4.61mg/g;扁柏双黄酮的量在0.03~4.68 mg/g;银杏双黄酮的量在0.10~3.03 mg/g。穗花杉双黄酮在所测样品中存在比较普遍,而银杏双黄酮则相对较少。此方法加样回收率和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部分药用裸子植物中双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从银杏叶中制备金松双黄酮对照品的方法。方法:结合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银杏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TLC和HPLC进行纯度验证。结果:从银杏叶中制备得到的金松双黄酮对照品,其纯度质量分数为98.5%。结论: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对照品质量分数高,可作为银杏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银杏叶药材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3.
银杏双黄酮是一种混合物,含阿曼托黄素、白果黄素、红杉黄酮、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西阿多黄素。曾报道银杏叶中的二聚黄酮类可抑制大鼠脂肪组织中 cAMP 磷酸二酯酶,而细胞内 cAMP 可调节脂肪组织中的脂解速率,因此作者研究了各种银杏双黄酮是否刺激脂肪细胞的脂解,且其作用是否与  相似文献   

4.
银杏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银杏,又名白果,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叶的有效成份主要有黄酮甙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甙主要有叫槲皮素甙、山奈酚甙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份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到目前为止,从银杏叶中共提得6  相似文献   

5.
香附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香附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4个单黄酮和5个双黄酮,分别鉴定为:山柰酚 (kaempferol,1),木犀草素 (luteolin,2),槲皮素 (quercetin,3),西黄松黄酮(pinoquercetin,4),穗花杉双黄酮 (amentoflavone,5),去甲基银杏双黄酮(bilobetin,6),银杏双黄酮 (ginkgetin,7),异银杏双黄酮 (isoginkgetin,8),金松双黄酮 (sciadopitysin,9)。 结论 化合物4~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叔倩  郑俊华  王弘  陈旭  丘澄  果德安 《中草药》2000,31(6):424-426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 ,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者含量的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对样品中黄酮和萜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气候区之间银杏叶中两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贵州高原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结论 :通过系统比较全国不同银杏分布区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为提高银杏叶质量 ,优化银杏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青  林瑞超  马双成  冯芳 《中草药》2003,34(4):298-299
目的 研究早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 早生卷柏的乙醇提取物,经水混悬后的不溶物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用硅胶枝色谱、薄层色谱制备以及Sephadex LH—20枝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种化学成分。结果 经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大黄素、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大黄素系首次从卷柏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董理想  倪君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8):3497-3503
银杏叶片提取物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效果,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黄酮类化合物是银杏叶片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所以研究银杏黄酮的合成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综述首先回顾了植物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总体研究概况,并介绍了目前已经发现的银杏黄酮合成相关基因;其次,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银杏研究中的几个实际应用。另外,作为银杏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该综述讨论了外界条件对银杏细胞、整株及采摘后叶片的黄酮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笔者实验室的最新实验结果。最后,该综述对银杏黄酮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银杏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制剂的质量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目前银杏制剂备受重视,为此综述了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国际现状。资料:内容包括:银杏制剂的主要医疗价值;银杏叶中黄酮、萜内酯及烷基酚等类成分;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的黄酮苷RP-HPLC,UV检测定量法;银杏内酯类的RP-HPLC,RI检测含量测定法,核磁共振定量法,TSP LC-MS定量法,PAF拮抗生物测定法,以及上述方法的技术评价。结果与结论:我国拥有银杏资源优势,并有传统中医药经验,应有很大开发潜力,同时还讨论了目前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生产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解时间对银杏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丹丹  赵浩如  黄罗生 《中成药》2004,26(8):662-664
目的:优选测定银杏黄酮含量时的水解时间.方法:用甲醇-25%盐酸(4:1)的混合液25ml热回流水解后稀释,用HPLC法测定银杏黄酮含量.以槲皮素、山萘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甲醇-0.4%磷酸50:50为流动相,Shimpack CLC-ODS(150mm×6mm)为固定相,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30℃.结果:银杏叶、银杏叶粗提物、银杏叶精制物水解2.0h时银杏黄酮的检测含量最高.结论:用甲醇-25%盐酸(4:1)的混合液热回流测定银杏叶和银杏叶提取物的黄酮含量时水解2.0h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性别、树龄银杏Ginkgobiloba叶在同一采收期的质量,为其资源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个产地共36批的银杏单株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素含量。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处理分析,建立银杏叶药材UPL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讨不同性别银杏叶的质量差异。结果 各组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85,雌株之间相似度低于雄株;产地、性别和树龄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比例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植株指纹图谱相似度变化幅度大于苗期植株;HM居群与其它居群样品的物候期不同。结论 不同产地雌雄株银杏叶的性状特征存在差异。LT居群银杏叶质量较佳且更稳定;苗期植株稳定性高于成熟植株;不同性别银杏叶质量差异标志物有所差异。为控制银杏叶内在质量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用于分析不同性别银杏叶的质量,为银杏叶的质量比较和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冉  张艳欣  王丹丹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2):2096-2106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通过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内生菌的差异,并结合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从微生态的角度区分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品质差异。方法 以都江堰、平邑、崇明3个产地4—7月的银杏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叶片内生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银杏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内生菌多样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个产地银杏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为都江堰>崇明>平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月份整体呈降低趋势,丰富度在6月份最高;不同产地叶片间优势内生真菌与优势内生细菌均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银杏叶片内生细菌与黄酮醇苷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银杏叶片内生真菌中,黄酮醇苷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通过高通量测序免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较全面的内生菌信息,优于传统培养法。药用银杏在不同地域的内生优势菌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其稳定生成的次生代谢化合物有关。可通过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区分3个产地银杏叶;化学成分与内生菌的相关性可以预测出与药效成分有关的菌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银杏叶内生菌提供了实验基础,为探讨药用银杏道地性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银杏叶"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预测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方法:建立药物分子-靶点相互作用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银杏叶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然后构建和分析银杏叶"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结果:对银杏叶的34个化学成分预测出多个作用靶点,结果得到了文献验证;进一步网络分析的结果初步揭示了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采用HPLC法(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酯以二、三年生的为高,总黄酮在5月份,总内酯在9月份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15.
刘志强  高崎  李航  美芳  陈冉 《中草药》2022,53(4):1138-1147
目的 以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银杏幼树叶,多年生银杏树叶)为对象,分析次生代谢物变化规律,测定黄酮及萜内酯含量,分析萜类生物合成的通路和关键基因表达,为提高银杏萜内酯产量提供分子生药学数据。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学测序(RNA-seq),从差异表达基因中寻找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关联酶基因。结果 代谢数据表明,不同树龄,不同发育阶段的银杏叶次生代谢物明显不同,黄酮类成分,老树叶片与幼树叶4~7月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同发育阶段,幼树叶含量高于老树叶片含量;萜内酯类成分,老树叶片4~7月含量略微呈上升趋势,幼树叶略微呈缓降趋势;同发育阶段,幼树叶含量高于老树叶片含量。转录组分析出萌发期,老树叶片与幼树叶片生长状态相似,5~7月老树叶与幼树叶基因表达发生较大变化。筛选出49条与萜类合成有关的候选基因,分析后发现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pathway,MVA)中老树叶表达高于幼树叶;甲基赤藻糖醇磷酸途径(methylerythritol4-phosphate pathway,MEP)中幼树叶表达高于老树叶。结论 幼树叶比老树叶药用活性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银杏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银杏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方法以银杏幼年树和成年树不同时期叶片作为供试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析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3 073条Unigene,其中35 179条被注释,基因差异表达(DEG)筛选得到5 117个基因。通过对类黄酮合成相关KEGG途径进行分析,筛选出50条候选基因。分析50条候选基因的表达规律,发现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均在银杏幼叶中高表达,但在成年树与幼年树同时期叶片之间表达差异不显著。分析与类黄酮合成关系密切的13个基因发现,其中肉桂酸4-羟化酶(C4H)、查耳酮合成酶(CHS)、花青素合成酶(ANS)、花青素还原酶(ANR)和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OMT)基因的表达量较高,类黄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5′-羟化酶(F3′5′H)和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结论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筛选分析了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及其表达特征,为提高银杏类黄酮产量提供了分子生药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立银杏叶片合理质量控制的方法,评价市售不同厂家银杏叶片的质量.收集市售银杏叶片,采用HPLC对其进行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进行测定,2批银杏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不合格,3批银杏叶片萜类内酯含量不合格;建立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不同厂家生产的16批银杏叶片HPLC指纹图谱标记出31个共有峰,与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63~0.989;采用LC-MS对指纹图谱色谱峰进行指认,鉴定出31个黄酮类成分.以总黄酮醇苷含量、萜类内酯含量和指纹图谱结合LC-MS技术整体评价银杏叶片的质量,为银杏叶片质量研究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一株番荔枝内生真菌Periconia sp. F-31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了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5-(1-羟己基)-6-甲基-2H-吡喃-2-酮(1)、2-(3-羟基-4-甲基苯)-丙酸(2)。化合物 1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2 为新的天然产物,首次对化合物 2 的NMR数据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中生物碱的方法。方法:延胡索生物碱经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3∶3∶2)为溶剂系统,上样量300 mg,得到1个混合物和2个生物碱单体。混合物再以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单体,所得产物采用ESI-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高纯度的生物碱单体:海罂粟碱(125 mg,1)、四氢巴马亭(40.5 mg,2)、d-紫堇碱(23.5 mg,3)、四氢小檗碱(10 mg,4),其纯度分别为96.5%,97.54%,98.3%,97.3%。结论:HSCCC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制备延胡索生物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栽培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 35个产地银杏叶中 3种主要黄酮甙元即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 ,并以此换算出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结论 :各产地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其中产量大的江苏邳州、广西兴安、贵州正安、湖北安陆等地的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