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华山松松塔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sandaracopimaricacid(Ⅰ),isodextropimaricacid(Ⅱ),12-hydroxyabieticacid(Ⅲ),dehydroabieticacid(Ⅳ),15-hydroxydehydroabieticacid(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 :研究灯盏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分离纯化采用硅胶柱色谱 ,结构鉴定采用IR,MS,NMR及文献有关数据比较。结果 :从灯盏花全草的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黄酮化合物 ,为3,5,6,4′ 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Ⅰ) ,5,7,4′ 三羟基黄酮 (Ⅱ) ,3,5,6,7,4′-五羟基黄酮 (Ⅲ ) ,黄芩素 (Ⅳ)和5,7,4′ 三羟基双氢黄酮 (Ⅴ)。结论 :化合物I,III,V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生白术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生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生白术环己烷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白术内酯Ⅰ(2),双白术内酯(3),白术内酯Ⅱ(4),白术内酰胺(5),白术内酯Ⅲ(6),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7),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8),8β,9α-二羟基白术内酯Ⅱ(9)。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9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21,(8)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化学成分。方法红花70%丙酮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高速逆流色谱(HSCCC)、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 (1)、山柰酚-3-O-芸香糖苷(2)、8(Z)-十烯-4, 6-二炔-1-O-β-D-吡喃葡萄糖苷(3)、syringing (4)、苯基(偶氮-1)-2-羟基萘(5)、methyl undec-5Z-enoate (6)、Z6,Z9,Z12-19:H (7)。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乌苏里藜芦Veratrum nigrum var.ussuri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溶剂分配和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包括1D和2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7-甲氧基-2-(3′-羟基-2′,5′-二甲氧基苯基)苯骈呋喃(Ⅰ)、白藜芦醇(Ⅱ)、3,5,2′,4′-四羟基茋(Ⅲ)、β-谷甾醇(Ⅳ)。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藜芦呋喃素;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高幼衡  朱盛华  魏志雄  许睿 《中草药》2009,40(12):1860-1862
目的 研究三叉苦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三叉苦中分离出2个化合物,分别是赤式-3-(1',2',3'-三羟基)异戊基-7-羟基香豆素(Ⅰ)和β-胡萝卜苷(Ⅱ).结论 化合物Ⅰ是新化合物,命名为三叉苦甲素(evodosin A);化合物Ⅱ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4)
目的:研究东方肉穗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东方肉穗草的乙醇提取物高极性部位进行色谱层析,通过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7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3,3′-二甲氧基鞣花酸-4′-鼠李糖苷(Ⅰ)、鞣花酸(Ⅱ)、阿魏酸(Ⅲ)、异阿魏酸(Ⅳ)、咖啡酸(V)、3,4-二羟基苯甲酸(Ⅵ)、对羟基桂皮酸(Ⅶ)。结论:化合物Ⅰ、Ⅲ、Ⅵ、Ⅶ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波谱鉴定为:5-羟基-2-异戊烯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4-羟基-2-异戊烯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Ⅰ)、5,7,4'-三羟基黄酮-7-O-a-L-鼠李糖苷(Ⅱ)、宝藿苷Ⅰ(baohuoside Ⅰ,Ⅳ)、宝藿苷Ⅱ(baohuoside Ⅰ,Ⅴ)、淫羊藿苷C(icariside C,Ⅵ)、淫羊藿苷(icariin,Ⅶ)和淫羊藿苷I(icariside Ⅰ,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淫羊藿酚;化合物Ⅰ和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佛手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佛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佛手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佛手中分离得到的9个化合物。分别为5-甲氧基糠醛(Ⅰ);5-羟基-2-羟甲基-4H-吡喃4酮(Ⅱ);香叶木素(Ⅲ);香叶木苷(Ⅳ);黄柏酮.7-酮(V);Aviprin(Ⅵ);3-甲氧基4羟基苯丙烯酸(Ⅶ);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V11)和3,4-二羟基苯甲酸(Ⅸ).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Ⅱ,Ⅳ-Ⅸ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紫丁香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谱方法反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参照文献鉴定单体成分结构.结果 从紫丁香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methyl-1-oxo-octahydro-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acid(Ⅰ)、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莨菪亭)(Ⅱ)、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Ⅲ)、自桦酸(Ⅳ)、乌苏酸(Ⅴ)、19α-羟基乌苏酸(Ⅵ)、3一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Ⅶ)、胡萝卜苷(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环烯醚萜氧化产物,化合物Ⅱ、Ⅲ,Ⅵ、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并鉴定分离所得到的化合物。方法以溶剂配比为醋酸乙酯-正丁醇-水-醋酸(4∶1∶3∶0.02,V∶V∶V∶V)作为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1,仪器转速为950 r.min-1,检测波长254 nm,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分离所得到的组分与标准品进行对照,确定单体皂苷。结果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性分离得到Re、Rg1、Rg33个人参皂苷单体化合物,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纯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单体化合物具有迅速、简单、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紫花地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取紫花地丁5 kg,加3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总浸膏,上60~100目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50∶1,10∶1,5∶1,2∶1)及甲醇洗脱,得到7个相应馏分。各部位依次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鉴定。同时,对从紫花地丁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实验。结果:从紫花地丁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N-acetyl-1-ethyl ester glutamic acid(1),N-acetyl glutamic acid-1-ethyl-5-methyl ester(2),橙黄胡椒酰胺(3),rel-(2α,3β)-7-O-methylcedrusin(4),齐墩果酸(5),α-tocopherol-quinone(6),杨芽黄素(7),异莨菪亭(8),七叶内酯(9),24-ethylcholesta-4,24(28)Z-dien-3-one(10),stigmasta-4,25-dien-3-one(11),β-sitostenone(12),β-谷甾醇(13),豆甾-5-烯-3β-醇-7-酮(14)。结论: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4,6,7,10~12为首次从堇菜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6,8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化学成分。方法实验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7∶1、5∶1、3∶1、1∶1)作为硅胶柱色谱梯度洗脱剂,收集到的组分经制备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1H-NMR、13C-NMR、DEPT等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8种化合物,分别是:22(Z)-麦角甾-4,6,8,22-四烯-3-酮(1)、(22E,24R)-豆甾-1,4-二烯-3-酮(2)、(E)-乙基十八碳-16-烯酸乙酯(3)、齐墩果酸(4)、大黄素(5)、白藜芦醇(6)、白藜芦醇苷(7)和6’-没食子酸-4-O-D-白藜芦醇苷酯(8)。结论化合物(1) 22(Z)-麦角甾-4,6,8,22-四烯-3-酮为新的天然产物(专利号:ZL 2013 10205435. 5),化合物(2)及(3)为虎杖药材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4.
白花败酱草黄酮类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快速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0.6∶0.6∶1)为两相溶剂系统,主机转速800 r·min-1,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所得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鉴定。结果6 h内经一步洗脱从400 mg白花败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纯度高于98%的木犀草素26 mg,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5 mg和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1 mg。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分离制备法简便、快速、产物纯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H.rotundifolia Roxb.]的化学成分。方法天胡荽水提物采用硅胶、聚酰胺柱、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对羟基桂皮酸(2)、芹菜素(3)、山柰酚(4)、山柰苷(5)、槲皮素(6)、8-O-4-dehydrodiferulic acid (7)。结论化合物7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首次从天胡荽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芸薹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芸薹子95%乙醇提取物中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共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Z,7E)-4,4-二甲基-5-乙酮基-5,7-壬二烯酸(1),吲哚-3-甲醛(2),blumenol A(3),vinylsyringol(4),反式芥子酸(5),反式芥子酸乙酯(6),原儿茶酸(7),crinosterol (8),菜油甾醇(9),7-羰基豆甾醇(10),山柰酚(11),龙胆酸(12),丁香酸(13),胡萝卜苷(14)。其中,化合物 1 为新化合物,除化合物 4,5,13 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菠萝叶酚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研究菠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菠萝酰酯(1),1-O-咖啡酰单甘油酯(2),1-O-对羟基肉桂酰单甘油酯(3),咖啡酸(4),对羟基肉桂酸(5),β-谷甾醇(6),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瑶药扁担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我国瑶族植物药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Hook.) Gagnep.]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扁担藤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gmast-4-en-6β-ol-3-one(1),7α-hydroxysitosterol(2),古柯二醇(3),水杨酸(4),香草酸(5),丁香酸(6),原儿茶酸(7),glycerol-2-(3-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 ether(8)。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8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鉴定红药干燥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甲醇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hydroxy-7-methyl-9,10-an-thraquinone(1),2-methyl-9,10-anthraquinone(tectoquinone)(2),乌苏酸(3),香草酸(4),-βsitosteryl-D-glucoside-6’-palmitate(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0.
药用藤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用藤黄(gambog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自药用藤黄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Xanthones类化合物,分别为Prenyl moreollic acid(1),gambogic acid(2),neo-gambogic acid(3),morellin dimethyl acetal(4),gambogin(5),hanburi(6),3个其他类化合物为α-amyrin(7)、3-epibetulinic acid(8),豆甾醇(9)。结论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Xanthones类的化合物,化合物(7)~(9)为首次从藤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