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了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制备含药血清的给药方案、药物血清灭活与否及其与中药粗制剂作用比较时剂量和浓度的一致性等问题,提出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中可以扩大给药途径与方法,以及中药“血浆”药理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阴赤贞宏谭余庆霍海如崔晓兰贺玉琢姜廷良富杭育(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几十年来,中药药理学进展迅速,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近年来,一个适合中药特点的新的药理方法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技术。经过十几年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具体实验操作也亟需规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药药效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1 ] 于 1987年首次提出的。该方法就是将动物灌服给予中药或复方制剂后 ,在一定时间内采集血液 ,分离血清以血清进行体外药理实验。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中药血清的药理研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积累了一定经验 ,为中药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就其特点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优势和特色中药药理学方法是在以前体外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 ,即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物…  相似文献   

6.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研究和探索中药药效作用的一种体外实验方法 ,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及粗提物制剂的药理实验提供了正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引起了医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含药血清与机体内环境相一致 ,从而排除了体内各种因素对中药及其制剂有效成分的影响 ,其科学性、可行性使中药药理研究易于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 ,可对成分不明或复方中药制剂进行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目前血清药理研究的成果及水平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实验报道越来越多。血清药理学实验的步骤很多 ,在许多重要环节上如处理不当 ,可使实验结果表现出假阳性或假阴性 ,…  相似文献   

7.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10余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实验方法,它是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方法,最初是由日本学者在1984年提出的,并由田代真一命名为“中药血清药理学”[1]。由于它同用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的体外实验相比,既具有体外实验条件可控性强、药物效应易于检测、可深入揭示药物作用机理的优点,又能够防止中药粗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实验的干扰,还能反映中药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再经生物转化、最后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并代表了药物在体内产…  相似文献   

8.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体外进行的。由于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成分复杂,采用其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在技术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可靠性。1984年,日本学者提出了给动物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实验的药理学新方法。1988年.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理学这一新概念饲[1]。自此之后,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已将其列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2],现综述如下。1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1.1对细胞分裂、增殖影响的研究IwamaH等应用血清…  相似文献   

9.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就是将动物灌服中药或复方制剂后,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集其血清液,分离血清以进行体外药理的实验方法。中药血清药理学于20世纪80年代始于日本,90年代传入我国后,掀起了一个浪潮,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逐渐被认可。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并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现综述如下。 1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缘由 既往中药药理的离体实验多是运用中药粗提物直接进行体外实验,在方法学上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运用中药粗提物直接添加有许多缺点,大致可归纳为3点:①缺乏复方体内的代谢物或机体反应物等实际有…  相似文献   

10.
中药血清药理学技术通过部分模拟体内环境,在中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的研究中已被广泛采用。文章就中药含药血清对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复方黄连注射剂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复方黄连注射剂的体内药效学.方法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采用肌内注射复方黄连注射剂.给药后取不同时间的血液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小檗碱含量,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的抑菌能力.结果 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对耐药性金葡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黄连注射剂具有体内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实验系统的血清添加量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不同血清添加对体外培养细胞系的影响,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含红参、黄芪血清不同添加量对胚鼠皮肤成纤维细胞(3T3)增殖的影响。结果:含红参血清在与血浓度相等的条件下有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延长培养时间在较低添加量时也呈现抑制作用;含黄芪血清在低血清添加量时对细胞的增殖呈促进作用,在高添加量下呈抑制作用。提示:在体外反应系统中,通过适当的增加血清添加量来提高药物浓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和阐述目前国内外利用膜片钳技术及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二者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国内外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对膜片钳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应用于中药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膜片钳技术近年来渗透到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对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手段,中医药研究将向更深层发展,中药作用及机制将可能被全面揭示。  相似文献   

14.
刘红  艾民仙  阳辉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15-1816
目的观察家兔灌胃给予生脉散后,其含药血清对豚鼠离体工作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家兔按分组灌胃分别给予生脉散5,10 ml.kg-1,2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60 min取血,分离血清。制备豚鼠离体工作心脏,观察含药血清对心率(HR)、动脉血压(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的影响。结果含药血清在给药后不同时间具有减慢HR,降低AP,LVEDP,增高LVSP和±dp/dtm ax的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含药血清具有正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复杂多样,在研究其药理机制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理学是指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施加于体外实验反应体系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目前正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对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国血清药理学起步晚,缺乏经验,中药血清药理学作为一种新的药理实验方法,在药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有待规范化。本文就中药血清药理学的一般方法、研究应用现状、优势和不足,结合笔者在实验中的经验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的形成与凝血及其相关过程(纤溶与补体系统活化)的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有关,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血标本的组成,并可能也影响中药成分;但这些过程可用抗凝剂而加以避免。因此,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好地反映生理、病理状况和吸收进入循环血中药物变化。根据已有报道,药物浓度与反应物质在血浆与血清中可能存在差异,故倡导在中药半体内实验中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由于不同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各异,究竟哪一抗凝剂适用于哪类半体内实验,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我们建议在大多数中药半体内实验中,可以采取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平行观察,除非事先对该试验的干扰已有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千里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千里光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然后通过给小鼠灌胃制备千里光水浸液的含药血清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药血清.用扫描电镜观察各含药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用同位素前体参入试验观察各含药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合成的影响.同时设立生理盐水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与阴性对照血清相比,两种含药血清作用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形态和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的变化,菌体塌陷,细菌融合成团,呈现肿胀模糊等变化;其DNA,RNA 蛋白质和肽聚糖合成也均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千里光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RNA,蛋白质和肽聚糖的合成有关,其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清的形成与凝血及其相关过程(纤溶与补体系统活化)的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有关,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血标本的组成,并可能也影响中药成分;但这些过程可用抗凝剂而加以避免。因此,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好地反映生理、病理状况和吸收进入循环血中药物变化。根据已有报道,药物浓度与反应物质在血浆与血清中可能存在差异,故倡导在中药半体内实验中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由于不同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各异,究竟哪一抗凝剂适用于哪类半体内实验,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我们建议在大多数中药半体内实验中,可以采取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平行观察,除非事先对该试验的干扰已有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通降解毒方药物血清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佐证其临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制备通降解毒方药物血清,MKN-45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通降解毒方血清组、5-Aza-CdR组,培养24、48、72 h后观察胃癌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胃癌细胞活性。结果通降解毒方血清组、5-Aza-CdR组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降解毒方药物血清能抑制体外胃癌细胞的增殖,从体外实验的角度可以解释其临床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检测中药肠安泰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物血清对Co26 lu大肠癌细胞体外杀伤能力。方法:5组大鼠除5-Fu血清组按30mg/kg予腹腔注射,给药2h后腹主动脉采血外,其余4组均按0.6m l.kg-1.d-1分别给予肠安泰(干膏)、大黄(干膏)、藤梨根(干膏)、生理盐水灌胃,选用2种不同采血时间。一日采血:用药1h后眶静脉采血2m l;三日采血:末次用药后1h腹主动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采用MTT法观察药物血清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肠安泰及其单味药与5-Fu的不同浓度药物血清对Co26 lu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杀伤能力,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肠安泰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