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获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愈组与维胃方治疗组的大鼠胃黏膜匀浆代谢物谱。经数据前处理后,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寻找表征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的生物标记物;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考察维胃方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并根据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解释其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胃黏膜代谢物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物标记物包括有机酸、脂肪酸、氨基酸等物质,表明胃溃疡大鼠的胃黏膜出现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异常;维胃方通过调节胃黏膜的代谢功能,达到有效治疗胃溃疡的目的。结论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上揭示了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机制,凸显了中药多靶点综合治疗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2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维胃方对血清白介素-2(IL-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经维胃方治疗后测量胃液pH值、计算溃疡面积、观察溃疡周围病理组织切片,并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IL-2水平.结果 从胃黏膜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观察,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愈合良好;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恢复胃液 pH值(P<0.01);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小于自愈组(P<0.01),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好[(2.19±0.26)mm2];与自愈组相比较,维胃方各组可升高血清IL-2水平(P<0.05),维胃方中剂量组[(0.770±0.038)ng/ml]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愈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调节血清中 IL-2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胃方对消化性溃疡病愈合情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维胃方对大鼠溃疡面积的改变;检测大鼠胃液pH值变化;通过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染色观察溃疡愈合质量,并进行镜下分析;采用放射性免疫法(RIA)检测大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镜下可见维胃方治疗的大鼠胃黏膜造模处溃疡愈合情况较好,其中以中剂量组的效果最好;②模型组与各用药组比较,胃液pH值变化明显(P<0.05);③而在溃疡面积的治疗效果比较中,维胃方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值最小,疗效最好〔(0.76±0.30)mm2,P<0.01〕;④维胃方治疗的3组大鼠血清GAS均数都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⑤而经维胃方治疗的大鼠血清EGF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最显著〔(0.252 5±0.549 7 ng/ml),P<0.01〕。结论维胃方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与防御因子GAS,EGF的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维胃方修复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以PH试纸检测胃酸变化,用公式S=π.d1/2.d2/2计算溃疡面积,比色法测定血清NO和NOS含量,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明显修复腺泡,促进胃酸分泌,恢复胃液PH值(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接近正常组水平;维胃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NO含量(P<0.01),抑制iNOS活性(P<0.01),增强cNOS活力(P<0.05);维胃方能不同程度减小胃黏膜损伤(P<0.01),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效果最优,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性(P>0.05);自愈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NO水平和iNOS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治疗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维胃方防治慢性胃溃疡机理。方法:制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维胃方对该模型治疗后胃大体标本和胃溃疡周围胃液pH值、溃疡面积、病理组织切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胃泌素。结果:服用雷尼替丁和维胃方后,从胃黏膜大体观察及切片观察,实验性溃疡大鼠胃黏膜愈合情况良好,用药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自愈组(P<0.05),说明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溃疡面积小于雷尼替丁(P<0.05)。维胃方各剂量组的pH值呈剂量依赖的正相关趋势。与自愈组及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血清GAS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血清GAS刺激胃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的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增加的营养作用,减少黏膜攻击因子和增强胃黏膜保护治疗胃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脾气虚证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变化,筛选出与脾气虚证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并探讨补中益气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谱。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补中益气汤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尿液中选取生物标志物。结果 模型组及补中益气汤组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筛选出与脾气虚证相关的9种代谢产物,补中益气汤对部分生物标志物有逆转作用。结论 脾气虚证大鼠的脂质及氨基酸代谢都出现了紊乱,能量代谢降低;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大鼠蛋白质代谢明显增强,保证了大鼠机体能量的供给。  相似文献   

7.
姬海南  王朋倩  吴茵  戴丽  霍海如  隋峰  张淼 《中草药》2019,50(18):4352-4363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对虚寒呕吐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其治疗虚寒呕吐证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复合法(大黄+顺铂)制备大鼠虚寒呕吐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汤组。利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尿液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VIP及非参数检验筛选并通过多元化ROC曲线验证差异代谢物;运用PathwayAnalysis数据库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拓扑分析;运用R和Cytoscape进行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和模块化分析。结果尿液代谢谱对照组和模型组完全分离,吴茱萸汤组靠近对照组,表明模型复制成功,且吴茱萸汤能够干预大鼠的虚寒呕吐症状,提示大鼠机体具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趋势。从尿液中筛选出34种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发现虚寒呕吐发挥干预作用可能与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三羧酸循环(TCA循环)等通路有关;进行模块化分析发现10个模块之间关系密切,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琥珀酸、丙氨酸、富马酸、苹果酸、异柠檬酸等生物靶点可作为虚寒呕吐模型的标识。结论吴茱萸汤能够改善虚寒呕吐模型的生理特征,机制可能与吴茱萸汤调节大鼠体内紊乱的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脂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对急性偏头痛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尿液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该药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低、中、高剂量组(0. 19,0. 37,0. 74 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10 mg·kg~(-1)硝酸甘油方法制备急性偏头痛的模型。造模成功后,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给药0. 5 h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中血清素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多巴胺(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对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和脑干部位5-HT和NO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平均光密度值进行统计;采用UPLC-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组别大鼠进行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并发现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通过MetaboAnalyst 3. 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内的神经递质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1),说明急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已建立;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体内的神经递质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P 0. 01),说明给予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可调节大鼠体内的神经递质含量。根据UPLC-TOF/MS分析,共发现10种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给药组可降低模型组中色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GABA),乳酸,β-羟丁酸的含量。根据代谢通路预测研究,发现相关性较大的代谢通路为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丙酸代谢,氮代谢及色氨酸代谢。结论:大川芎方多组分中药制剂对急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体内的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特别是犬尿氨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评价蛇床子提取物对大鼠毒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SD大鼠蛇床子给药组与对照组的尿样代谢物谱变化,并探寻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方法:以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尿样代谢物谱进行测定分析。采用OSC-PLS-DA(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蛇床子给药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样代谢物谱存在明显差别,发现了5个可能的生物标记物。结论:蛇床子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液代谢物指纹图谱研究分类良好,生物标记物为其可能的毒性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经柴黄胃溃宁治疗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探讨胃溃疡发病及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探寻差异代谢物。结果:发现对照组、肝郁脾虚胃溃疡模型组、柴黄胃溃宁治疗组和法莫替丁治疗组的代谢图谱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鉴定出8种差异代谢物。柴黄胃溃宁能有效调节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论: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发病会导致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和能量代谢通路显著变化,而柴黄胃溃宁对紊乱的代谢通路具有一定修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和H^+-K^+-ATP酶的影响,探讨维胃方治疗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胃黏膜MPO和H^+-K^+-ATP酶活性,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从胃黏膜大体标本、切片观察,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佳。与自愈组和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胃黏膜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值最小。维胃方各剂量组的H^+-K^+-ATP酶活性均高于自愈组(P〈0.01或P〈0.05),接近正常组(P〉0.05),表明维胃方能恢复其活性。[结论]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胃黏膜MPO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其能修复已损伤的胃黏膜,故能恢复H^+-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和H+-K+-ATP酶的影响,探讨维胃方治疗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胃黏膜MPO和H+-K+-ATP酶活性,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从胃黏膜大体标本、切片观察,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佳。与自愈组和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胃黏膜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组值最小。维胃方各剂量组的H+-K+-ATP酶活性均高于自愈组(P0.01或P0.05),接近正常组(P0.05),表明维胃方能恢复其活性。[结论]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胃黏膜MPO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其能修复已损伤的胃黏膜,故能恢复H+-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炮制藏药"君西"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方法:将建立的乙酸性胃溃疡模型大鼠(SD)88只随机分为11组:模型组、阳性组(甲氰咪胍)、传统炮制6组和现代炮制3组,连续早晚灌胃给药10天后处死,观察大鼠胃溃疡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阳性组溃疡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炮制方法组溃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传统热制、传统滋补制、传统"灰"制、现代奶制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方法炮制的藏药"君西"对大鼠乙酸型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传统热制、传统滋补制、传统"灰"制、现代奶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0Co源一次性照射剂量与大鼠放射性溃疡程度的关系,观察黑绛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60 Gy、40 Gy照射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6只。60Co源一次性照射右后腿,记录溃疡出现时间、程度。60 Gy、40 Gy照射组再分别分为模型组、黑绛丹治疗组和利凡诺治疗组3个亚组,每组各10只;溃疡形成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溃疡发生率、病理改变、愈合率及愈合时间,观察期为90天。结果 与40 Gy照射组比较,60 Gy照射组大鼠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溃疡出现时间早(P<0.05)。同一剂量组中,黑绛丹组皮肤溃疡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利凡诺组(P<0.05);在40 Gy组中,与利凡诺组比较,黑绛丹组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0 Gy黑绛丹组溃疡治愈率明显高于60 Gy黑绛丹组(P<0.05)。病理观察证实黑绛丹对放射损伤局部上皮细胞有增殖、修复的作用。结论 随放射剂量增加,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出现时间提早,且溃疡程度加重。黑绛丹可有效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对低放射剂量大鼠溃疡模型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健胃宝预防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胃宝对防治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与雷尼替丁比较,探讨健胃宝高、中、低不同的剂量对防治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药物疗效。方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不应激),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雷尼替丁治疗组,健胃宝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大鼠灌胃给药3 d后,制备大鼠冷-束缚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溃疡点数及计算药物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结果雷尼替丁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为77.5%,健胃宝高、中、低剂量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率分别为72.4%,70.1%,54.9%,明显降低应激所致溃疡指数,与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比较,除健胃宝低剂量外,其它治疗组P<0.05。结论高、中剂量健胃宝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与雷尼替丁的抗溃疡作用强度相似,低剂量组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普胃丸对胃溃疡复发大鼠胃组织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普胃丸(PWP)对胃溃疡(GU)复发过程中大鼠胃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复发组、模型复发组、奥美拉唑组、PWP组.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慢性GU模型,造模24 h后备组大鼠ig给药,奥美拉唑组大鼠3.6 mg·kg -1,1次/d,PWP组大鼠40 mg·kg-1,1次/周,其余各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于造模第90天,除模型未复发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ip白细胞介素-1β(1L-1β)1 μg·kg-1,诱导大鼠GU复发.在溃疡复发后48 h测定GU复发率,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未复发组均未见溃疡复发,模型复发组溃疡复发率为83.3%,PWP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1%和33.3%,明显低于模型复发组(P<0.01);模型复发组VEGF和bFGF的平均阳性密度分别为127.03±13.47,122.40±23.17;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6.78±13.62,121.16±20.09,其值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未复发组高(P<0.01),但明显低于PWP组和奥美拉唑组(P<0.01).结论:PWP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来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积雪草总苷抗乙酸致大鼠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积雪草总苷抗试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猴头菌组、雷贝拉唑钠组、积雪草总苷高、中、低剂量组(1.62,0.81,0.405 g·kg-1),每组10只。采用乙酸法致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观察积雪草总苷抗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积雪草总苷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大鼠乙酸致慢性胃溃疡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西药雷贝拉唑钠组无显著性差异。积雪草总苷还可显著增加IL-2(P0.01)及免疫球蛋白Ig A(P0.01),IgG(P0.05),IgM(P0.05)含量,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论:积雪草总苷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且成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鸡毛草提取物经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Ⅲ期压疮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建立Ⅲ期压疮溃疡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金鸡毛草提取物低、中、高(4、8、16 g/kg)剂量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金鸡毛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灌胃4、8、16 g/kg的金鸡毛草提取物,灌胃体积10 mL/kg,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给药周期为2周。给药周期结束后,检测大鼠创面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压疮溃疡组织和正常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压疮溃疡组织和正常组织中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结构正常,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模型组大鼠压疮溃疡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目明显减少,表皮明显变薄;金鸡毛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压疮溃疡创面组织已经出现结痂,且表皮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IL-4、TNF-α、压疮溃疡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金鸡毛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依次升高,血清IL-2、IL-4、TNF-α、压疮溃疡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依次降低(P <0.05),呈剂量依赖性(P <0.05)。结论金鸡毛草提取物能加速大鼠Ⅲ期压疮溃疡愈合,减轻大鼠Ⅲ期压疮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金鸡毛草提取物可促进大鼠Ⅲ期压疮溃疡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野甘草乙醇提取物治疗大鼠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醋酸烧灼法制成大鼠胃溃疡模型,按照同窝同性、体质量配对分为2组,实验组每只以野甘草乙醇提取物1 g/(kg.d)喂养,共喂30 d;对照组不喂药。30 d后剖腹取胃,测定溃疡体积。结果实验组大鼠胃溃疡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溃疡有治疗作用,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