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肠肿瘤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手术指标更优化、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取血放免法测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脑肠肽(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AS、MTL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以干预门脉高压的形成,减轻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会及风险,其疗效优于心得安,是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臌贴膏"在肝区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臌贴膏"肝区外敷联合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是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单独使用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量化积分变化和临床总疗效情况,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门脉血流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在改善胁痛、腹胀、倦怠乏力、小便发黄、身目发黄症状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食欲、睡眠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臌贴膏"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比单纯运用肝病治疗仪更能有效地减轻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门脉高压、促进门静脉血液循环,且简易价廉,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的不同内镜治疗方式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接受内镜治疗的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套扎组和硬化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结果:治疗3周和3个月后套扎组新增门脉高压性胃病数和严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组治疗后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套扎组(P0.05)。结论:在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时,内镜下套扎治疗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比内镜下硬化组更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住院手术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花费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4.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能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治疗安全系数更高,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肾阴虚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治疗组另予养血柔肝方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Child-pugh评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Child-pugh评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血清IL-1β、IL-6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柔肝方结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肝硬化代偿期门脉高压症患者可改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减轻炎症反应,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解毒化痞膏在肝区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肝脏硬度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毒化痞膏肝区外敷联合DSG-I型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是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单独使用DSG-I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肝脏硬度变化情况,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门静脉血流量、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在肝脏硬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毒化痞膏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降低门脉高压、促进门静脉血液循环,且简便效廉,无不良反应,但对肝脏硬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活性物质(ET-1、NO、GLU)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前增快.治疗组TBIL、PT、ET-1、NO、GLU含量在用药后均降低,ALB在用药后升高,与同组用药前及对照组用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流、改善肝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舞阳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拟行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观察组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惠东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98例PSD合并F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枳术宽中胶囊;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持续4周。记录治疗中患者胃肠激素、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激素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效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得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本病临床效果确定且副作用小,可以更好地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蒙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两组各4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对照组采用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肠道准备后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经胃管注入蒙药,有效缓解梗阻,肠道清洁后手术,术后辅助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不能切除率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蒙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给患者肿瘤切除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肿瘤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9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资料。结果共治愈26例,死亡13例。生长抑素止血有效率89%,ZT粘合胶止血有效率93%。肝功能Child分级A级、B级者1 a存活率较高。结论首诊以胆管结石入院,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和B级者,应首先处理结石病;首诊以门静脉高压症入院,伴有胆管疾病者,以处理门脉高压症为主;单纯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和B级者,不主张同时处理门脉高压,术式应根据术中情况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HFMEA)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9例,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10例,分别采取HFMEA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的计算风险系数(RPN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高风险因子RPN值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例,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常规组予肝安注射液及护肝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心得安片10 mg,鲁南欣康2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五苓散口服,3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20d后血浆醛固酮较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肝功能ALT明显下降,白球比值(A/G)有所改善,尿量明显增加(P<0.05).其他两组患者用药前后ALT、A/G无明显变化.结论:五苓散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伴消化道出血后行中药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8月间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资料,其中20例患者TIPS术后常规抑酸、抗凝、抗感染及预防性抗肝昏迷治疗,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设为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7天;收集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氨(NH3)水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随访4~156周,记录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组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清TBil、Alb、ALT、AST、NH3值变化不大(P0.05)。术后1天、3天,观察组血清Alb明显升高,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天、7天,观察组NH3明显降低,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TIPS术后1天、3天、7天各时点门、脾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门、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月、3~12月,观察组随访期间没再发生肝性脑病,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3月内均无发生再出血。术后3~12月:治疗组无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再出血率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中药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中远期再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手术治疗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炎、保肝、酸化肠道、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每天1次,2组均治疗1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血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变化以及治疗后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上述4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低于对照组15.9%(P0.05)。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可以有效地预防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气活血中药,对照组加服心得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门脉高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法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中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进食量达60%需要量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d、术后4 d、术后7 d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快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和临床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