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63-664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退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预警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住院情况、治疗效果、家属疾病认识程度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有效率、家属肺炎知识掌握优良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儿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加强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何欣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203-1206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喘息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各项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儿症状,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和循证护理在儿科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警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并发症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消失、肺罗音消失、咳嗽消失、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护理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辅助治疗后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疾病恢复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后的咳痰缓解时间(3.92±0.94)d、咳嗽缓解时间(3.14±0.86)d、喘息缓解时间(3.37±0.86)d明显少于对照组咳痰缓解时间(6.52±1.88)d、咳嗽缓解时间(6.81±1.87)d、喘息缓解时间(6.62±1.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程度,应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50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对治疗依从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期间,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提升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其家属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知信行模式,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家属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罗音消失时间、WBC、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WBC、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肺哮鸣音的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MPP患儿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收治的11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咳喘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血清炎症因子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咳喘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血清炎症因子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不仅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提高治疗依从性,还能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60例,将患儿依据其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发热、咳嗽、气促、肺湿啰音积分等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并对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比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低(P0.05);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以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照护在病毒性肠炎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病毒性肠炎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照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肠炎腹泻伴良性惊厥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照护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恢复效率提升,同时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在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微课堂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采用微课堂进行护理的41例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收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本院采用常规护理的41例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堂在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症状缓解,对病情好转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儿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加快肺炎支原体患儿的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2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使用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并辅以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咳嗽护理、发热护理、神经症状护理、饮食与运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对2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及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6%及41.2%,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9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行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喘憋消退时间、喘鸣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儿科门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喘息型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喘息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总有效率、家属满意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总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喘息型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治疗效果,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理论下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HFMD患儿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再获得感染疾病的情况,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情况、家属照顾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肤溃疡面愈合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疾病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获得感染疾病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 重症HFMD患儿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加速症状消失,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的疾病认知、照顾能力,降低患儿感染疾病再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为观察组,给予层级链式护理法;选取2015年4~6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消失、肺罗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护理技术、责任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能够发挥护理的最大效能,提高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