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颈内动脉系统TIA(20例),B组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0例),A、B两组中随机分别抽选1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余两组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B两组均给予舒血宁20mL、奥扎格雷钠100mL一日一次静滴,羟乙基淀粉酶注射液500mL/次,每日1次,连用10d.治疗组在发病后6h内在DSA下给予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介入灌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康复时间。方法 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降纤酶介入灌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降纤酶治疗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脑血管造影,明确梗死部位,然后用3F微导管送至闭塞动脉的近端,先予司威特降纤酶;然后再行脑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同时进行神经科查体并按照标准进行评分;导管留置72h、持续灌注司威特降纤酶,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12h、1d、7d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发病后12h内行灌注治疗,在术后2、12h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在发病后12~48h行灌注治疗病例的有效率;治疗组灌注后PT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发病超早期进行动脉内介入灌注溶栓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肾通脉方颗粒剂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0例增加益肾通脉方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进展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烯醇化酶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通脉方颗粒剂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通过改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区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临床进展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变化情况和治疗前、治疗14d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两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并改善神经功能,利于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迭拉奉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采用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对照组44例,单用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动脉介入溶栓手术在急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及护理,研究组采用脑动脉介入溶栓手术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用脑动脉介入溶栓手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给患者建立一条便捷、高效、专业化的急性脑梗死救治绿色通道,其不仅能够及时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也能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常规抗血小板方案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分别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方案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及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3.33%(84/90)]显著优于对照组[77.78%(7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3.33%(3/90)]显著低于对照组[12.22%(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常规抗血小板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与拜阿斯匹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度(ES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Barthel评分及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基础上加用中药、针灸治疗,2组分别治疗30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即在早期恢复血液再灌注的同时清除了自由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黄白芨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大黄白芨粉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pH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大黄白芨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81.3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救治成功率高,且可以快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通窍化栓汤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银杏内酯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窍化栓汤.比较两组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  相似文献   

16.
张帆  曹红  李华高  华强 《中国康复》2004,19(4):214-215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用药基本相同 ,运动组早期介入运动疗法 ,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 1个月后FMA评分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但运动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结论 :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能促进患者CVHI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病人6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天.在治疗前后检查2组病人的心电图,并观察其症状.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33%、86.67%,均优于对照组的70%、66.67%(P<0.05或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新生分子水平、脑血流灌注情况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内皮素-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高于治疗前,对比剂达峰时间短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辅以高压氧治疗可有效促进受损脑血管新生,增加脑血流灌注,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确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40例(川芎嗪注射液治疗),14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7.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路路通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血脂、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路路通有降低血脂及改善血流变各参数的作用。结论: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