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中医学卫气抵御外邪与人体免疫功能相关,以及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不断充养卫气、为机体免疫功能提供物质基础为切入点。探讨中医学“脾为之卫”的科学内涵,认为卫气的免疫防御机能主要由脾来行使。  相似文献   

2.
睡眠-觉醒节律、睡眠时长与睡眠质量是睡眠的三个基本要素。卫气循行节律、功能状态等变化都会对人体睡眠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卫气昼夜分行规律决定了人体的睡眠-觉醒的基本节律;人体的睡眠时长主要反映了卫气的昼夜盛衰变化以及循行的疾徐,表现为入睡时间与寐寤时间的长短;而睡眠质量则体现在睡眠维持状态和日间功能情况,其是卫气盛衰以及营气对卫气聚敛作用的综合体现。卫气与睡眠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对卫气与睡眠关系的深入认识可更好地指导失眠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卫气的卫外功能包含了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侵犯的作用.根据基础研究,卫气在经络中的运行可解析为组织液在低流阻间质通道中的流动,其路径与淋巴管重合,可将抗原信息从间质输运至淋巴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疏通经络、促进组织液流动可提高免疫力,彰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医免疫思想及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的免疫一词虽首见于十九世纪李氏《免疫类方》(见《杭州府志·艺文志》),但中医学的免疫思想却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已有论述。一、中医的免疫思想与有关实验研究 1.与正常免疫功能有关的概念——正气、卫气、元气近代免疫学研究开始于对传染病的防治,中医学中有关免疫概念的提出亦与传染病有密切的关系。如现在一般认为相当于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正气”,即是针对导致传染病的病邪而言的。《素问·刺法论》指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卫气与肝脏在保护机体防御外邪方面关系密切,据此提出"卫为肝之使"的观点."卫为肝之使"是指肝脏通过卫气生理作用发挥其"将军之官"的职能,即卫气固护肌表、防止外邪侵袭功能是肝发挥其将军之官职能的体现.本文就此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学习李克绍先生运用卫气理论阐发卧寐异常的病机,以期更好地将卫气理论应用于临床治疗卧寐异常。方法分析李克绍先生治疗"多卧"的一则验案,并结合《黄帝内经》对卫气循行、功能及其与寤寐关系的阐述,研究李克绍先生对卫气与寤寐关系的认识。结果卫气的循行和功能与卧寐之常变密不可分,脏腑调和,卫气能顺利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发挥或敛藏其振奋的功能,则卧寐安常。结论在辨证的基础上调畅卫气是治疗卧寐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产生于水谷精微,是由人体精气所化,汗的产生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关系密切。阴阳调和则汗循卫气之道而出,若卫气不固,腠理开阖失司,阴阳失和则汗出异常。孙玉信教授从医2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时方治疗肝胆脾胃病以及多种内科  相似文献   

8.
从微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其是否发病不仅取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还取决于人体的微生态平衡以及免疫机能的状态,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直接与人体的“正气”相关,病原微生物则属于“邪气”的范畴,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也就是“正气”与“邪气”的关系,人体微生态平衡与中医“邪正”相争机理的相关性,体现于人体内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关系中,通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可以从微观层面揭示“邪正”发病学说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进而促进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文丽 《中医杂志》2012,53(4):343-345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外科疾病虽多发于肌肤之表,但与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脏腑功能失调影响着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愈后,故有"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本诸内"之说.现代研究证实肾脏对机体免疫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脾的功能与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有关,如脾虚可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1].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注重从脾肾论治皮肤病,采用健脾益肾法,辅以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等治疗方法,改善各系统功能状况,促进疾病向愈,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卫气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人体之气,关于其与三焦的关系,有“卫出上焦”“卫出下焦”等多种说法.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卫气本于中焦,成于下焦,散于上焦,行于三焦,上述“出”字不可片面理解,可解释为发出、化生、长成、上传、宣散等多种含义.依据卫气与三焦的特殊关系,引申出补中焦,固下焦,调上焦和畅三焦来治疗卫气相关病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微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 ,其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 ,还取决于人体的微生态平衡以及免疫机能的状态。人体的免疫机能状态直接与人体的“正气”相关 ,病原微生物则属于“邪气”的范畴。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 ,也就是“正气”与“邪气”的关系。人体微生态平衡与中医“邪正”相争机理的相关性 ,体现于人体内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关系中。通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 ,可以从微观层面揭示“邪正”发病学说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 ,进而促进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体免疫功能与肺、脾、肾三脏虚损关系密切,各种原因导致的肺、脾、肾任何一脏虚损,都可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外邪侵袭,进而诱发变应性鼻炎。治疗上,针对脏腑虚损,辨证予以益肺、健脾、补肾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卫气不得入于阴的病机辨证法,并以实际案例作为依据,为临床不寐的诊治提供一种可行性思路。依据《黄帝内经》中"卫气不得入于阴"理论,指出不寐与卫气循行不畅的关系。提出不寐的原因应为卫气不入于阴,并进一步分析造成卫气不入阴的原因,以确立不寐的治法。认为对于不寐患者只需调整机体功能使其卫气恢复正常运行,使卫气夜晚正常行于阴分,不寐便可得以治愈。"卫气不得入于阴"理论可用于指导不寐的治疗,对其机制的理清有利于该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古老而神奇的尿疗法,具有提高人体免疫之功能,它不但对一种疾病有效,而且对诸多疾病都有加强免疫功能,治疗疾病,同时还可以预防疾病。 衰老是生物的普遍规律。衰老是生物体内细胞、组织器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逐渐出现的衰退现象,直至死亡。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绝大多数人是因为疾病而死亡,真正衰老死亡的只是极少数人。如果人体能够正常调节神经、免疫与内分泌三大系统,增强免疫力,控制疾病,延缓衰老,就能享尽天年,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5.
对《灵枢》卫气运行与睡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卫气运行与睡眠的关系 ,以《灵枢》卫气运行的理论 ,从卫气运行的特点 ,睡眠与卫气的关系及睡眠失常的治疗方法为依据进行论述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论 :卫气运行与睡眠有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睡眠失调病症、失眠、发作性睡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医药与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医正气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与中医概念脾、肺、肾关系最密切。中药补益类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类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带瘤生存的观念已逐渐为人们接受,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从理论层面更深刻地阐释了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的相互作用关系。人体免疫应答之不足与过度均会产生病变,关键是要将其调控在一个适宜的"度"。中医理论强调的"正气",近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力,有许多中药具有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孟浪施补,对肿瘤患者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治疗目的,究其原因也许与对"扶正"的"度"重视不够有关。本文试从《内经》"阴平阳秘"的角度探讨扶正与癌症的治疗,以达到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卫气出下焦"的角度探究命门穴和卫气的关系并探讨了命门穴作为调节卫气的"枢纽"及其二者对于机体免疫调节的理论来源,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提出了可以通过艾灸命门来调节机体免疫这一观点。在当今中医学界,多元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被诸多医家探寻和研究。本篇为在临床上进一步通过针灸调节机体免疫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光明中医》2008,23(5):577-579
卫气的生成,其物质基础来源于三个方面:水谷之精气、先天之精气及其自然界清气。此三者在肺气的宣降运动中汇集于肺生成一身之气,其气分阴阳为营卫,卫气分布于人体体表的功能也是肺气功能的延展。  相似文献   

20.
<灵枢·卫气行>描述卫气"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运行的昼夜节律是怎样产生呢?按照天人相应的观点,卫气的运行实际是人体阴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与天地的阴阳运动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