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其中心痛逐瘀汤组70例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70例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70例采取联合治疗方法,口服心痛逐瘀汤和氯吡格雷片,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情况,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结果:治疗后症状评价的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三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的评判的疗效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三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蔡洪滨  姚朱华  高仪 《中医杂志》2013,54(6):500-502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复方丹参滴丸组(33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70 mg,每日2次,口服.氯吡格雷片组(35例)给予氯吡格雷片每次75 mg,每日1次,口服.联合治疗组(34例)给予前两种治疗方案联合治疗.各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TXB2).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组、氯吡格雷片组、联合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1.4%、94.1%,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8%、85.7%、88.2%,各组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TXB2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TXB2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片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或氯吡格雷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均用药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聚集率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在3、6、12个月的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计数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在3、6、12个月的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出血率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4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 %低于对照组的11例,1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 %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相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效果更好,对于优化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有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冠心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服用国产氯吡格雷,而试验组则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相当,安全性亦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8.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研究组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胃镜结果。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胃黏膜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无论在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影响。方法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B组40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C组为无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35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结果 3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A组为(21.5±3.9)%,B组为(28.1±5.7)%,C为组(17.9±4.7)%;血小板抑制率A组为(10.2±2.5)%,B组为(8.8±1.8)%,C组为(14.6±2.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聚集率C组〈A组〈C组,血小板抑制率C组〉A组〉C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70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心痛逐瘀汤组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给予前2个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于3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观察心电图情况,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2项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心痛逐瘀汤组(P<0.05)。治疗后,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并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PIS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PIS的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用药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经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对照组患者用氯吡格雷未经药物基因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栓形成率和服药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服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可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临床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对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量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和氯吡格雷,疗程2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明显优于对照组(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重度血瘀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10例冠心病重度血瘀证行PCI术后伴有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抑制率和残余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1%,高于对照组的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抑制率及残余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残余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重度血瘀证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小板抑制率,减轻氯吡格雷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配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9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6%、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配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且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等指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匹格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效果,但后者更能提高疗效,而且治疗安全、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ECG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病频率与心绞痛时间、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ECG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5.6%和7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病频率、心绞痛时间、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病频率、心绞痛时间、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能够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发生频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及生活能力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超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A组(手术进行前给予300 mg氯吡格雷联合300 mg阿司匹林嚼服,77例)和B组(术前给予600 mg氯吡格雷联合300 mg阿司匹林嚼服,77例)。观察两组服药前、介入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抑制率、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G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B组与同期A组相比较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4 h血小板抑制率与服药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B组与同期A组相比较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MACE发生率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出血发生率略优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对急诊PCI患者给予超负荷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抗炎、抑制血小板效果,能够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给予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主要供血动脉前降支的血流速度、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77 8,P=0.034 3);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97 1,P=0.028 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前降支的血流参数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