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技术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黏液消泡剂,先胃镜白光照明下观察,再使用FICE技术观察,并在异常黏膜处取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使用FICE技术观察,经病理诊断为胃癌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肠上皮化生32例、腺体萎缩32例、非萎缩性胃炎10例;内镜FICE技术染色发现目标外病灶8例共10处,表现为黏膜表面粗糙,轻度凹陷,色泽不均,最大直径为20 mm,经病理诊断胃癌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腺体萎缩3例,非萎缩性胃炎2例;FICE技术染色黏膜下不同血管形态组织病理类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ICE技术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利于靶向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2012年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0例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3 293例胃黏膜活检患者中胃黄色瘤检出30例,检出率为0.9%,病变位于胃窦部20例(66.7%);伴发浅表性胃炎2例(6.7%),萎缩性胃炎者28例(93.3%),伴发肠上皮化生者7例(23.3%),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例(13.3%),非典型增生者5例(16.7%)。结论:胃黄色瘤好发于老年人,可能是年龄增长、慢性炎症刺激、萎缩、原发或继发性血脂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胃黏膜的炎症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结果28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有1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有15例。而术后经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2例,而17例患者均诊断为浸润性癌。结论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际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胃镜活检下诊断为上皮内瘤病变的患者62例,均进行了手术.术后进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与术前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早期上皮内瘤、上皮内瘤诊断率均高于术前胃镜病理活检,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未因胃镜病理活捡导致严重大出血或是严重不适症状发生。结论: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与术后的病理常规检查,无显著差异,在诊断结果显示病变部位直径≥3cm,同时伴有重度上皮内瘤雯或是严重溃疡患者,均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病变导致的死亡率或所致的癌变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胃上皮内瘤变是指胃黏膜肿瘤性增殖未向黏膜固有层浸润前的病变,是肿瘤生长的起始阶段,属胃癌前病变,本文观察"逆瘤方"治疗胃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86例胃镜诊断为胃上皮内瘤变患者服用"逆瘤方"治疗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病理、Hp感染、黏膜萎缩、中医症状及体征、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逆瘤方"能显著逆转胃上皮内瘤变、逆转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抑制Hp感染、治疗胃黏膜萎缩,并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体征,使其舌象和脉象趋于正常。结论:"逆瘤方"临床逆转胃上皮内瘤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节性胃炎的蒙医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8月我院胃镜下检出的68例结节性胃炎患者蒙医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结节性胃炎检出率为0.53%,年轻女性居多,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痛,内镜下表现以胃窦为中心,可扩展至胃体的均匀一致的结节样隆起或颗粒样改变,病理提示胃黏膜活动性炎伴淋巴滤泡增生,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和幽门螺杆菌有关,除菌后,疗效显著,可合并溃疡和胃癌。结论:结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胃炎,其诊断需要依赖临床、内镜及病理,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亚甲蓝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准确性及联合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胃部隆起病变诊治中的安全可行性。方法筛选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提示存在可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112例(肠上皮化生组)和直径小于2.0 cm的胃部隆起性病变患者70例(隆起病变组)。肠上皮化生组中56例采用NBI观察,以发现胃上皮表面浅蓝色的嵴状结构(LBC)为肠上皮化生特征,在LBC处取活检2块,未见LBC在白光内镜观察可疑病变最严重部位活检2块;另56例进行亚甲蓝染色观察,以亚甲蓝喷洒胃黏膜,冲洗后观察可疑部位活检2块进行病理评价,比较分析NBI靶向活检与亚甲蓝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准确性。隆起病变组患者采用NBI观察,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扫描了解病变层次结构以及内部回声,符合EMR指征患者接受EMR,以内镜切除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上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NBI发现LBC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90.0%,内镜下亚甲蓝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0.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隆起病变组均有病理结果,术前检查与最终病理结果相符67个病变,总病变诊断准确检出率95.7%(67/70),仅2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得以治愈,无穿孔、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NBI电子染色靶向活检可以部分替代染色内镜的作用,临床应用可以提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应用NBI联合EUS检查胃部病变,术前可准确判断病变性质及层次、结构,指导EMR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分布规律及癌前病变发生情况。方法1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根据内镜下表现中医微观辨证分为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和肝胃郁热型。对腺体萎缩部位进行靶向活检判定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法检查胃黏膜组织CD34及Ki67平均光密度,同时判定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微观辨证胃阴不足型54例、脾胃虚寒型28例、肝郁气滞型26例、胃络瘀阻型24例、肝胃郁热型22例、脾胃湿热型16例。中医微观辨证各证型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的肠上皮化生率及上皮内瘤变率显著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P0.05或P0.01),肝郁气滞型上皮内瘤变率显著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P0.01)。肝郁气滞型CD34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P0.05或P0.01);脾胃湿热型与脾胃虚寒型显著高于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P0.05);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Ki67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与胃络瘀阻型(P0.05或P0.01),脾胃湿热型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P0.01)。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实证较虚证多,各微观证型中肝郁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的癌前病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符合率。方法:分析67例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6例胃癌手术的病理诊断,对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镜下诊断为CAG的67例患者仅有18例与病理诊断腺体萎缩相符,22例出现肠化,萎缩伴肠化13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26.86%。结论: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确诊,不仅要关注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也不应忽略内镜下结节样病变,并在内镜指导下进行病理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132例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镜下表现与其病理诊断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2例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的病例数为104例,符合率为78.78%。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相结合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阿莫西林(1. 0 g,2次/d)、雷贝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0. 5 g,2次/d)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幽门螺杆菌根治情况及胃镜与病理诊断疗效。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和电子胃镜与病理诊断活检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腹胀、胃脘痛、反酸、嘈杂、呃逆、纳差、烧心积分以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更好,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蒙医治疗慢性胃炎多从宏观辨证分型着手 ,随着胃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这一先进仪器 ,将蒙医望诊技术进一步深入 ,并观察分析与疾病的相关性 ,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就慢性胃炎与蒙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方法 :对象为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8月 ,在呼铁中心医院蒙医科住院受检的慢性胃炎患者共 130名 ,其中男78例 ,女 5 5例 ,平均年龄 4 8岁 ,采用幽门螺杆菌 (HP)检测用快速检测试剂。2 方 法2 .1 慢性胃炎诊断 :采用胃镜下观察与组织 ,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镜下诊断由专业医师负责 ,病理诊断由呼铁中心医院病理科负责。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胃黏膜斑点状充血 ,水肿、红白相间或有灶性糜烂 ,粘液多而黏稠。病理活检发现病变浅表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泪 ,上皮有变性、再生或增生 ;萎缩性胃炎胃镜下黏膜呈灰白色 ,色调不均匀。皱襞变细、平坦 ,黏膜变薄 ,血管显露 ,可有小岛状增生。病理活检见黏膜有炎症及纤维化 ,膜体减少 ,出现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 ,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胃炎的标准。2 .2 HP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加味四君子汤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叶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搜集脾胃虚弱型CAG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用标准三联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14天,叶酸服用12周;治疗组加服加味四君子汤1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胃镜表现、胃黏膜病理和中医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病理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评分、病理积分等均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运用四君子汤加味联合标准三联抗幽门螺杆菌与叶酸可以有效抑制并逆转脾胃虚弱型CAG患者胃黏膜萎缩情况,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收集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分成两组,试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改善情况。结果:入组的120例患者中115例完成临床试验并复查胃镜,114例胃黏膜标记清晰;半夏泻心汤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87.7%vs62.1%和66.7%vs44.8%);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准确监测病变的转归发展,是监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变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其致病原因很多 ,其中幽门螺杆菌 (Hp)与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从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分型来探讨其不同类型的浅表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2 0 8例 ,其中男12 4例 ,女 84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3岁 ,平均32 .1岁。系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皆具有上腹不适、疼痛、腹胀、反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 ,而经纤维 (或电子 )胃镜和病理活检证实为浅表性胃炎 ,并除外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  相似文献   

16.
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取湿热型胃脘痛(观察组)患者及非湿热型胃脘痛(对照组)患者各250例,通过临床表现,并结合胃镜所见的胃黏膜病变、胃内胆汁量和胆汁颜色,胃黏膜活检的病理检查情况,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检测以及B超或CT对肝胆系统的检查等对比观察,探讨其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者194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中伴有口苦症状者均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则无口苦症状;伴有胆道系统疾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均发生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中。病理活检示观察组病变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结论湿热型胃脘痛尤其伴有口苦症状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经胃镜检查并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胃镜下微观征象辨证加味用药,1剂/d。16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主要中医症状疗效、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及胃镜下微观征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3.3%,60%,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和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及内镜下微观征象,且有较好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P0.05)。结论: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燕东  刘绍能  李理  时磊 《吉林中医药》2010,30(5):403-405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调查表收集39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同时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脾胃湿热证型快速尿素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明显多于其他型患者(P〈0.05),病理总积分较高者在证型方面多为胃络瘀阻、胃阴不足及脾胃湿热证型(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脾胃湿热证之间密切相关,为抗幽门螺杆菌的中医诊治提供参考;病理总积分较高者相对于总积分低者,胃镜下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比例较高,在辨证分型中多见于胃络瘀阻、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其次才是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及脾虚气滞等证。  相似文献   

19.
万娉娉  李捷  祖宝宏 《光明中医》2012,27(10):1985-1987
目的观察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及舌苔脉象的关系。方法对胃镜检查的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观察舌质、舌苔、切脉,后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组织做病理诊断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各证型中,HP感染胃病患者以热证、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HP阳性组中,其胃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舌质红,舌苔黄腻厚者较HP阴性组为高。结论中医胃病不同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及舌苔脉象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病理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情况。方法:分析疑似胃癌患者30例临床资料,通过胃镜对胃部病变部位进行取材,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通过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肠型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