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腧穴配伍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步骤,直接对针刺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影响腧穴配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针刺的刺激方式、针刺的刺激强度、穴位的特异性、个体差异、时间因素等。本研究从时间因素出发,探究古代文献中时间因素对腧穴配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穴位局部作为针刺刺激信息的初始应答部位,对针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针刺效应产生的整个过程由下列主要环节构成:针刺信息穴位局部启动,外周及中枢复杂网络的传导、协调或整合及靶器官的响应。多年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引起穴位局部微环境发生特异性的应答变化,包括细胞功能的激活,化学物质的释放,传入神经的兴奋,这可能构成了穴位局部针效信息启动子重要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波  赵雪  李明月  郭义 《针刺研究》2013,(6):511-514
穴位局部作为针刺刺激信息的初始应答部位,对针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针刺效应产生的整个过程由下列主要环节构成:针刺信息穴位局部启动,外周及中枢复杂网络的传导、协调或整合及靶器官的响应。多年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引起穴位局部微环境发生特异性的应答变化,包括细胞功能的激活,化学物质的释放,传入神经的兴奋,这可能构成了穴位局部针效信息启动子重要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攒竹穴古文献检索分析,归纳攒竹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攒竹穴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有关攒竹穴内容,对攒竹穴主治病症、单穴应用、腧穴配伍及中医疗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数据库。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要求条文共计88条,涵盖25部中医古籍,包含涉及五官科、内科、儿科、外科等多个学科的29种病证。攒竹穴单穴和腧穴配伍应用主治病证频次最高的均为五官科疾病,眼病最多,穴位配伍频次最高的为合谷穴,其次为睛明穴。攒竹穴与经外奇穴配伍最多的为小骨空穴,其次为太阳穴。与攒竹穴相关的中医疗法有针刺、刺血、艾灸、推拿和火针五种,针刺疗法应用最多。结论攒竹穴以五官、头面近治作用为主,尤善治眼病,腧穴配伍体现了辨证分经的规律,不同穴位配伍主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攒竹穴针刺深度最多为3分,攒竹穴应用艾灸疗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穴位配伍机制的3个方面内容:神经机制、体液机制及免疫机制。神经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节段机制和中枢机制(脊髓、脑干、下丘脑、大脑、小脑);体液机制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机制则包含免疫细胞及其免疫因子。不同穴位针刺后,通过对神经、体液及免疫的调节,产生针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查阅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探讨针灸调节病理状态的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效应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结果表明:1针刺机制研究较之于灸法机制研究,数量上稍多,质量稍高;2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刺镇痛,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已经初步定位于针刺对"疼痛矩阵"脑区和疼痛相关默认网络的靶向性调节,而针灸其它效应的中枢机制尚处于探索之中;3研究方案中多选用单一穴位,较少关注穴位配伍。故建议今后关于静息态fMRI与针灸机制相关的研究需加强灸法应用的中枢机制探讨,考虑与临床实际治疗方案一致的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腧穴的局部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针刺安全的指导。将穴位局部解剖特点与腧穴功效结合,关键在于研究腧穴体表标志与腧穴深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人体姿势变化对其的影响,明确不同针刺方向所刺激的结构,所产生的针感,对应的不同作用功效,适应的不同疾病,这将有助于针刺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28-1131
目的:通过腧穴之间的针刺感应传导差异、针刺感应敏感度与SEP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循经感传敏感体质的中枢传导时间(CCT)的特点。方法:健康人为对象,检测下肢部腧穴的针刺感应以及SEP,比较腧穴与腧穴、经脉与经脉之间得气反应特点,以及针刺感应敏感度与Onset(Onset Latency)N13与Onset N20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阳陵泉、解溪穴的针感传导计数低于其他腧穴(P0.05);悬钟穴的左右侧针感传导差异较大;针刺小腿部8个腧穴时的针刺感应传导率为32.6%、小腿部的胆经腧穴为26.1%、胃经腧穴为34.8%;A组(针感传导腧穴计数6)的Onset N13左右侧差异大于B组(针感传导腧穴计数≥6)、A组Onset N20左右侧差异小于B组(P0.05)。结论:小腿部8个腧穴的针感传导率为32.6%,针刺感应传导计数最高的是上巨虚穴,最低的是阳陵泉、解溪穴。针感传导率高的体质中,Onset N13左右差异较小、Onset N20左右侧差异较大,暗示针刺感应与经络-腧穴-体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密切相关,神经递质是针刺效应产生的物质基础。本文在梳理针刺效应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就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机制作一总结。神经递质在腧穴局部参与针刺信号的启动,在中枢层次参与针刺信息的传导与整合,在效应器官参与疾病的调控。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具有趋正常化调节效应特点。神经递质在穴位局部产生的针刺效应是非特异性作用;在特定机体状态下,神经递质参与靶器官、效应器官的功能调控,体现了针刺的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及头针专用头颅线圈(Acupuncture Head Coil 12,AHC12)阐述真假电针刺激百会(GV20)、神庭(GV24)所引起的特异性脑功能变化。方法 招募无认知障碍受试者70名,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ACH12,获取电针刺激GV20与GV24针灸前后静息态f MRI图像及电针刺激同时的任务态f MRI图像,比较真假电针刺激头穴的脑功能差异变化。结果 真假针刺2组受试者针感量表评分中,酸感、痛感、沉感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针刺激组在干预前后脑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针刺组表现为电针刺激后两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脑区ALFF值增高、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下回三角部Re Ho值增高;真针刺组在任务态时,左侧额中回脑区正激活。结论 AHC12及特制磁共振兼容电针刺激仪实现头部穴位电针刺激下的即刻f MRI成像,为穴位特性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影像方法,真针刺激神庭与百会后负责认知、记忆、情绪的脑区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单穴fMRI研究、腧穴配伍效应机制研究、真假穴及真假刺fMRI研究、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研究、针刺后效应fMRI研究、针刺治病机制fMRI研究、针刺fMRI影响因素、灸法效应fMRI研究与动物实验fMRI研究9个方面对近20年关于腧穴特异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及实验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以为研究针刺中枢机制提供可视化的影像学依据,同时为临床取穴提供指导。通过归纳总结认识到fMRI技术存在自身优势的同时,尚有诸多不足,今后临床试验设计应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近10年来相关文献,对针刺足三里中枢作用机制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发现:针刺足三里与其他经穴、假穴的对比研究中,多数研究显示足三里存在相对特异性的大脑功能响应特征;足三里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后遗症、疼痛、胃肠道疾病、减肥与药物成瘾戒断等方面;针刺手法、刺激方式、个体差异、刺激量、刺激持续时间等都能引起不同的脑功能响应;针刺足三里具有针刺后效应即长期效应,可重复性不佳。建议今后研究设计及研究内容可以偏向于影响临床疗效及实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穴位的配伍效应、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研究的样本量、针灸治疗方式、长期效应及疾病病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军  解秸萍  付平 《针刺研究》2006,31(4):246-248,251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安全深度为准;腧穴的深度及针刺深度应以腧穴位于体表的点至最佳针感的深度为标志。  相似文献   

14.
Lin D 《中国针灸》2011,31(11):1049-1051
就目前穴位-针刺效应机制研究中注重于腧穴特异性的现状展开分析,通过剖析穴位刺激方式及经穴自身属性之间的联系,提出基于“经络唤醒阈”的穴位刺激效应研究思路,以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针刺得气的描述主要强调医者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得气与否大多依靠医者经验把握,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便于针刺疗效机制的阐述和相关研究的开展。笔者提出"针刺得气的脑中枢效应与脑默认模式网络密切相关"的假说,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观察以内关穴为中心,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非穴配穴等不同穴位配伍情况下,针刺得气后脑功能区的激活情况,分析针刺得气激活脑区和脑默认模式网络的关联、激活脑区和与腧穴疗效相关脑区的关联,探索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针刺得气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为科学阐述针刺疗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针刺操作和艾灸操作两个角度,对押手作用进行说明、归纳和总结,认为在针刺前,押手有定位揣穴、感知及激发经气、疏散卫气、固定肢体和暴露穴位以协助进针的作用;针刺时,有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针刺疼痛感、辨别和促使得气,增强得气感和控制经气运行的方向的作用;出针时,可起开阖补泻、可解除滞针、防止不必要的出血和消除不良针感的作用。其次,在艾灸操作中,押手起感知皮肤温度以防止烫伤、固定隔绵或隔布、缓解施灸时疼痛感。由此可见,押手在针刺和艾灸操作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临床针灸医生应提高对其的重视,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研究》2009,34(3)
针药结合是针刺和药物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机组合,临床使用广泛,机制研究也日趋深入。本文从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3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针药结合的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针药结合疗法的增效机制可能涉及以下3个方面:①针刺穴位可能通过影响血清药物浓度的改变,从而介导针刺对药物的增效作用;②穴位针刺能够特异性地引起与其相关联的内脏靶器官对于靶向性药物的吸收增加;③穴位针刺特异性地提高了靶器官对该药物的反应性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传统医学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探讨未来应用前景。通过fMRI对穴位特异性、针刺机制、针刺效应观察等几方面的文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针刺腧穴与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针刺效应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针刺效果与脑内部分区域的功能变化有相关性。因此,fMR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中枢机制领域的研究内容,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教训。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数据库有关fMRI得气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设计、受试者纳入、穴位选取以及得气评价方法)上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以fMRI技术研究得气中枢机制的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2个不同方向的得气中枢机制研究:得气研究以及得气感研究。得气研究多为比较得气与否在脑功能活动上的差异,以总结得气的中枢响应模式;得气感研究则是将得气状态下不同得气感及得气感强度在中枢反应上的特点进行比较,来归纳不同得气感成分及强度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近10年该类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试验设计较为多样,以随机对照试验及配对试验设计较多。研究的受试对象以健康人为主,研究的穴位以单穴居多,研究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外关、合谷等。得气评价方法以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感对脑功能活动影响的研究。当前研究可证实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程度具有显著不同的脑功能活动,且不同腧穴得气有其特异性激活。得气感程度与脑区激活程度呈正相关。刺痛感不属于得气感成分。结论:当前的得气fMRI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得气fMRI研究得到的结果多为得气反应于中枢层面的现象,而亟需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得气与中枢效应的本质联系,揭示得气的作用机制。得气对脑功能活动的特异性影响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腧穴针感在针刺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针刺作用的感受器,腧穴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以及针感与中枢神经的关系,诸方面,列举大量实验结果和理论,阐明针感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