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肝郁、脾虚和肝郁脾虚3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的变化特点及柴疏四君汤对3证模型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组、脾虚组、肝郁脾虚组、肝郁干预组、脾虚干预组及肝郁脾虚干预组,每组10只。肝郁、脾虚、肝郁脾虚及其各干预组大鼠分别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加饮食失节、慢性束缚加过度疲劳加饮食失节法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于造模第2周末,3证干预各组大鼠均按2.86 g/kg体重给予柴疏四君汤灌胃,连续2周;各证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于实验第29天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肾上腺重量计算肾上腺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释放素(CRH)、血浆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及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证模型组大鼠肾上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肝郁组及肝郁脾虚组血浆及下丘脑CRH、血浆CORT均明显升高(P0.05),且肝郁脾虚组伴有血浆及垂体ACTH升高(P0.05);脾虚组血浆及垂体ACTH、血浆CORT均明显降低(P0.05)。与各相应模型组比较,3个干预组大鼠肾上腺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肝郁干预组血浆CORT、下丘脑CRH及垂体ACTH均明显降低(P0.05);脾虚干预组血浆ACTH及CORT均明显升高(P0.05);肝郁脾虚干预组血浆CRH、ACTH、CORT、下丘脑CRH及垂体ACTH均降低(P0.05)。结论肝郁、脾虚和肝郁脾虚3证大鼠均存在一定的HPAA的功能异常,其中肝郁证和肝郁脾虚证HPAA呈功能亢进状态,肝郁脾虚证还伴有下丘脑及垂体反馈调节功能受损;脾虚证HPA呈功能低下状态。具有疏肝健脾功用的柴疏四君汤对此3证模型的HPAA失常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以对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最优。柴疏四君汤与肝郁脾虚证的关联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Thl型细胞因子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来评价慢性束缚(S)联合番泻叶(F)灌胃法复制的D-IBS肝郁脾虚型病证结合模型。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及D-IBS"肝郁脾虚证"模型Ⅰ(造模7 d)组、Ⅱ(造模14d)组、Ⅲ(造模21 d)组。除空白组灌服等体积的纯净水外,其余各模型组采用S+F复制D-IBS肝郁脾虚型病证结合大鼠,分别于造模第7、14、2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1L-12、1L-10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IBS肝郁脾虚证模模型Ⅰ、Ⅱ、Ⅲ组Th1促炎因子IL-1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Ⅰ、Ⅱ、Ⅲ组Th2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S+F灌胃法复建的D-IBS"肝郁脾虚证"模型可能存在Th1/Th2平衡漂移,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中医药治疗D-IBS疗效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所致肝郁脾虚证大鼠饥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逍遥散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每组8只;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和逍遥散组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遥散组于每天上午束缚前灌服逍遥散混悬液3.854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 m L。比较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饮水量及摄食量、体质量变化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及胃底部组织中Ghrelin的浓度。结果束缚21 d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较正常组降低,增加减缓。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的血浆及胃底部Ghrelin含量比正常组低(P0.05),而逍遥散组的胃底部Ghrelin含量比模型组高(P0.05),与正常组相近;模型组的血浆Ghrelin含量低于逍遥散组(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及胃底部组织中Ghrelin含量下降,逍遥散能提高Ghrelin水平,对肝郁脾虚证有明显调节作用,对Ghrelin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5-羟色胺(5-HT)与其受体亚型的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7 d模型组(7 M)、7 d逍遥散组(7 XYS)、14 d模型组(14 M)、14 d逍遥散组(14 XYS)、21 d模型组(21 M)、21 d逍遥散组(21 XYS),以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造模7 d、14 d、21 d结束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下丘脑、结肠组织5-H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下丘脑、结肠组织5-HTR1AmRNA表达,基因芯片检测下丘脑、胃和结肠组织5-HT受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其中结肠组织基因芯片检测7 d和21 d大鼠),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5-HT受体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结果的可靠性。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21 d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含量、5-HTR1AmRNA表达降低(P0.01),21 d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5-HT含量升高(P0.01),7 d、14 d、21 d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5-HTR1A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逍遥散对下丘脑、结肠组织5-HT和5-HTR1AmRNA的异常表达均有改善作用(P0.01或P0.05)。②基因芯片结果显示,5-HTR1A、5-HTR2A、5-HTR2C、5-HTR3A、5-HTR4、5-HTR5A、5-HTR5B等基因在模型组大鼠下丘脑或胃或结肠组织出现了显著上调或下调表达,逍遥散能逆转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的可靠性。结论:5-HT及其受体5-HTR1A、5-HTR2A、5-HTR2C、5-HTR3A、5-HTR4、5-HTR5A、5-HTR5B是肝郁脾虚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参与了肝郁脾虚证的脑肠轴调控;逍遥散通过脑肠轴途径调节5-HT及其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肝郁脾虚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血清CRH、ACTH、CORT及胃排空率的影响,从HPA轴途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多潘立酮组(C组)、隔药饼灸组(D组)和逍遥散组(E组)。除空白组外,余下4组均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造模,连续3周。造模成功后,按组分别施加被试因素,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通过灌服营养性半固体糊的方法检测大鼠的胃排空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RH等的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均升高,胃排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隔药饼灸组及逍遥散组大鼠的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均降低,胃排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HPA轴功能亢进,胃动力下降;隔药饼灸和多潘立酮、逍遥散一样,能调控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HPA轴功能,增强胃动力;HPA轴途径可能是隔药饼灸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模型大鼠干预期及恢复期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肾上腺皮质酮(CORT)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抗抑郁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5周龄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处理;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穴在每日应激之前1h进行电针干预20 min,1次/d,共28 d。在实验day7、day28、day35(末次干预结束后第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清ACTH与CORT激素表达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实验day7,3组之间血清ACTH和COR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CTH及CORT表达在实验day28和day35显著增加(P0.01;P0.01;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ACTH及CORT表达在实验day28和day35显著降低(P0.05;P0.05;P0.01;P0.01),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大鼠血清ACTH及CORT高表达水平表现出逆转效应。结论: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大鼠表现为应激状态下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其血清ACTH和CORT呈高水平表达。电针干预可显著逆转这种效应,说明电针可对亢进的HPA轴进行调控。在停止干预后的第7天,电针组血清ACTH、CORT表达水平仍显著低于模型组,说明电针干预可对亢进的HPA轴进行持续且有效的调控,这可能是电针抗抑郁的长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内CORT和ACTH含量的变化,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复合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不同应激因子刺激21 d,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随后分别按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2.04,4.08 g·kg-,各组均按10 mL'kg-1ig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ig 10 mL'kg-1生理盐水1次/d,每天应激前灌胃,从造模第22天开始,至动物处死当天,共21 d,实验周期共42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CORT(33.22 ±3.84) ng'L-1和ACTH(203.78 ±12.69) ng·L-1的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抑郁模型动物存在HPA轴的异常兴奋;经过治疗后,各组大鼠CORT和ACTH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水平(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CORT和ACTH的水平,拮抗应激导致的HPA轴亢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丹萍  张建军  王莎  侯燕  王玉杰  赵艺萌  王林元 《中草药》2017,48(16):3384-3389
目的研究含白芍中成药逍遥丸对血虚肝郁证大鼠外周血象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以辐照结合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血虚肝郁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芍组、逍遥丸组,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单笼饲养。造模第1天开始ig给药,共给药21 d。检测大鼠体质量、外周血象、糖水消耗量,并于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的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外周血象白细胞(WBC)量明显降低(P0.001),ACTH、CORT、CRH量均明显升高(P0.01、0.001),糖水消耗实验表明模型组大鼠快感缺失(P0.001),逍遥丸对上述各项指标具有相应的调节作用(P0.01、0.001)。结论逍遥丸对外周血象及HPA轴的调整作用可能是其发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功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咯利普兰为阳性对照,观察慢性应激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21天束缚过程中行为学的动态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逍遥散+模型组(X)、咯利普兰+模型组(R)。以21d慢性束缚应激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X组灌胃逍遥散悬液,R组腹腔注射咯利普兰,S组给予相应生理盐水。通过一般状态、体重变化曲线、蔗糖水消耗实验来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在慢性束缚应激过程中初期对束缚抵抗态度积极,后期表现情志抑郁及不再抵抗的行为绝望状态,而逍遥散和咯利普兰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状态。第14、21天,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咯利普兰组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逍遥散组和咯利普兰组的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造成的大鼠体重下降,能够改善模型大鼠对奖赏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对心理应激大鼠HPA轴中枢调控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 (IL-1)的影响,探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心理应激的机制。方法 5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开穴组、针刺对照组、造模组、正常组,每组13只。采用旁观电击实验建立心理应激模型。子午流注开穴组以养子时刻开穴法定时开穴治疗,针刺对照组针刺取百会穴。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CORT和ACTH含量、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免疫组化法、RT-PCR法分别检测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造模组比较,子午流注开穴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子午流注开穴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子午流注开穴针法可以调控心理应激大鼠CRH、ACTH、CORT的异常分泌,促进处于异常状态的HPA轴向正常状态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1 mRNA,减少诱发ACTH的分泌,传递信号参与大脑中枢调控有关,从而改善机体出现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NT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提高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第7天和第21天模型组、第7天和第21天逍遥散组各10只,以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在模型制备的第0、7、2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动态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情况。造模第7天和第21天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GF、p75NTR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丘脑和海马组织NGF、p75NTR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第7天模型组大鼠血清NGF、p75NTR含量及下丘脑、海马组织NGF、p75NTR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第21天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首次进入平台区域时间显著增加,血清NGF含量显著降低,p75NTR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NGF、p75NTR与海马组织NGF的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海马组织p75NTR的mR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色氨酸羟化酶2(TPH2)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 d。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TPH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余3组大鼠(P0.05),逍遥散与氟西汀对TPH2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逍遥散与氟西汀对IDO1 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明显(P0.01),且逍遥散对IDO1 mRNA的下调作用更明显。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TPH2的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逍遥散组TPH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TPH2的表达减少,IDO1的表达增多,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5-HT的含量,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探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调节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组和逍遥散组。以21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脑立体定位仪埋管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的拮抗剂造CNQX组,为评估手术创伤对模型的影响程度加造假手术组。逍遥散组造模方法和CNQX组相似,突出逍遥散和CNQX二者干预的可比性,于第1、7、14、21天分别比较CNQX组和逍遥散组行为变化各项指标趋势是否一致。结果:模型组大鼠逐步呈现肝郁脾虚证表现;CNQX组起到干预治疗作用,大鼠焦躁状态得到抑制;逍遥散组大鼠表现自然,逍遥散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排除了手术创伤等混杂因子,逍遥散组和CNQX组行为学实验结果变化趋势逐步相似。结论:结合前期RT-PCR和免疫组化实验,从宏观行为学角度,进一步推断逍遥散和CNQX有一条相似作用通路,即通过纠正杏仁核和海马的"兴奋-抑制"失衡,重建稳态,来治疗肝郁脾虚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行为学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每天束缚3 h,连续21 d)制作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5只/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测量大鼠体重、摄食量、旷场实验行为学指标,并用Y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1)模型组大鼠在慢性束缚应激初期表现为强烈的反抗、嘶叫,后期表现为神态倦怠、情志抑郁及不再抵抗的行为绝望状态;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摄食量显著下降(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大鼠5 min运动总距离减少(P0.05),5 min平均移动速度减慢(P0.05),中央区停留时间增加(P0.05);Y迷宫测试,模型组大鼠正确反应率降低(P0.01),全天总反应时间增加(P0.01);3)逍遥散对模型组大鼠上述改变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体重、摄食量及行为学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作用,并能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表现出抗抑郁、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逍遥散组。以14d慢性束缚应激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除逍遥散组灌胃逍遥散悬液外,其余组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取材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各组杏仁核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杏仁核中促凋亡因子Bax明显增多,而逍遥散能相应改善此种趋势;抑凋亡因子Bcl-2在3组杏仁核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逍遥散能够通过降低Bax的表达来改善慢性束缚应激致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边缘系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所致肝郁脾虚证大鼠海马CA1区和杏仁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明确逍遥散和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对慢性应激所致肝郁脾虚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逍遥散组(D组)、CNQX组(E组)和逍遥散+CNQX组(F组)。C、D、E、F组大鼠通过连续21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D、F组大鼠每天束缚前灌服逍遥散5.32g/kg,E、F组大鼠在第1、4、7、10、13、16、19、21d右侧杏仁核区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CNQX0.5μl。第22d处死动物,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海马CA1区和左侧杏仁核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形态结构。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出现了细胞核变形、线粒体嵴模糊,突触结构不清等,正常组、假手术组和给药各组大鼠CA1区未见明显异常;各组大鼠杏仁核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逍遥散可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导致的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NQX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学、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按RAND函数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低剂量组、逍遥散中剂量组、逍遥散高剂量组,每组各16只。除正常组外,各组接受21 d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在造模的同时给药。各组动物末次造模结束后,采用旷场试验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结果:各组大鼠对1%蔗糖水摄取量的变化:在实验的第14天、第21天,模型组、逍遥散低剂量组大鼠摄取量明显少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大鼠摄取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各组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变化:模型组、逍遥散低剂量组大鼠血浆ACTH水平升高,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可使血浆ACTH的升高部分恢复。结论:逍遥散对肝郁证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Notch信号通路各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模型+逍遥散组、模型+氟西汀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天。通过尼氏染色、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尼氏小体数量、Notch信号通路中NICD、Hes1、Hes5及Jad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有逆转作用(P < 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能逆转NICD、Hes5、Jag1蛋白表达量(P < 0.05或P < 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基因mRNA表达量均降低(P < 0.01),逍遥散和氟西汀能逆转NICD、Hes1、Hes5 mRNA表达(P < 0.05,P < 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尼氏小体减少,Notch信号通路各分子蛋白及基因表达均降低,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元,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的另一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4组均采用复合病因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进行造模,造模21 d后按被试因素分组治疗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1β及TN 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 F-α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 F-α均下降(P0.01),且隔药饼灸组效果优于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艾炷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 F-α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药饼灸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纠正IL-6、IL-1β及TN F-α的失衡,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查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用逍遥散加以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灌胃治疗8d后,肝郁脾虚证模型逍遥散治疗组与肝郁脾虚证模型自然恢复组相比,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逍遥散可调节肝郁脾虚证TSA2和PGI2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改善肝郁脾虚证大鼠血流不畅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