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995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7例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82%,病死率35%,病程(84±11.5)d;早期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5%,病死率15%,治愈率80%,住院日(35±7.0)d。结论一味强调早期手术并非最佳方案,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可先行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2~3周后)择期手术为最佳时机;保守治疗期间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中转手术,则可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结石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5例予以外科保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病情需要手术或保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除在治疗后的0~1 d血清淀粉酶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时间的血清淀粉酶和住院日、疼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复发率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高于观察组(6%);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等待时间最长,为(19.1±5.8)d;而急诊内镜的手术等待时间最短,为(1.2±0.4)d。结论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要结合病情的发展特点进行合理地选择,这样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每组45例,手术组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药物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7%。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8%;药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6%。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能够有效治疗真菌性鼻窦炎,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早期行微创治疗)20例及对照组(延期手术)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胰腺炎复发率分别为10.0%、5.0%,对照组均为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微创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的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64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轻型患者先进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缓解后择期手术;重型患者先施行早期手术,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结果:56例轻型患者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8例重型患者除1例早期手术患者于术后第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正确判断和选择手术时机,才能切实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毛建生  刘华  陈永明 《新中医》2017,49(5):54-5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肝胆湿热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内镜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柴胡汤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P、ALT、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颜开明 《陕西中医》2003,24(1):39-40
目的 :探讨运用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 1 1 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 46例 ,2组同时使用常规保守治疗 ,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内服 ,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痊愈53例 ( 73 .7% ) ,总有效率为 93 .1 %。对照组痊愈 2 6例 ( 56 % ) ,总有效为 87%。提示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明显缩短疗程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普外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实施延期手术加以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手术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所选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后,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选择不同时机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接受早期手术(发病72h内)治疗;B组接受择期手术(入院2~4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结局。结果:A组术后Apache II评分明显低于B组,住院时间较B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无患者死亡,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9.53%,死亡率1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宜实施早期手术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康复情况较好。平均住院时间为(11.4±2.4)天,术后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尽早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与预后。方法 :对我院 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 ,按不同时期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并发症分别为 6 5 .5 % ,17.6 % ,12 .5 %。死亡率分别为17.2 % ,0 ,2 .5 %。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后两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直接影响预后 ,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不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除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有胆管梗阻患者外 ,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病程后期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9的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治愈73例,治愈率为81.11%,治疗过程中,3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7.78%,死亡17例,死亡率为18.89%,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只有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做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效果。方法:观察52例胆源性胰腺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早期手术治疗组26例,延期手术治疗组26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组患者在白细胞、淀粉酶、血清总胆红素、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延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对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产生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效果不同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手术治疗),每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9.2%,死亡率为30.8%,观察组治愈率为87.2%,死亡率为12.8%,对照组治愈率、死亡率和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20例患者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5.0%,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为47.4%,48 h内手术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发病48 h后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非手术治疗其病死率较低,同时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尽快实施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2月~2014年3月接收治疗的7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利胆清胰汤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指标为患者腹痛时间、住院天数、一周内淀粉酶正常例数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天数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一周内淀粉酶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6.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患者病情缓解迅速,治疗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时机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3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病人中,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9例,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1例。早期手术8例,其中发生胰周脓肿3例(37.5%),胰腺假性囊肿2例(25%,),死亡2例(25%),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延期手术17例,其中胰腺假性囊肿2例(11.76%),胰周脓肿、肠梗阻3例(17.6%),死亡1例(5.88%)术后死于MODS。说明急性重症胰腺炎延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早期手术明显降低。5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宜经过积极非手术治疗,待胰腺炎症状缓解后方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治疗,研究组23例患者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且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2月7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55.26%)患者2~5d缓解,32例(42.11%)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平均住院(16.32±2.54)d,死亡2例(2.63%)。6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出血,经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未再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