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胞苷、尿苷、胸苷、腺苷、尿嘧啶、次黄嘌呤8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比较半夏炮制前后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炮制对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利用SPSS 25.0、SIMCA 14.0软件对半夏及其3种炮制品的核苷类成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建立的HPLC法可以较好地对半夏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炮制前后半夏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姜半夏中胞苷未检出,清半夏中腺苷与肌苷未检出,法半夏炮制前后成分种类无较大变化。半夏及其炮制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者为鸟苷与尿苷,平均值分别为0.0113%、0.0117%。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核苷类成分能够较好地将半夏及其炮制品进行区分,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成分分别为尿苷、胸苷、鸟苷、胞苷。结论:半...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半夏各炮制品中鸟苷、尿苷及腺苷含量的方法,比较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及传统炮制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SymmetryShield RPl8(4.6mm×250mnl,5μm),流动相:甲醇:水=15:85,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6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鸟苷在4.19×10~(-3)~83.8×10~(-3)μg范围内、尿苷在5.79×10~(-3)~115.8×10~(-3)μg范围内、腺苷在1.92×10~(-3)~38.4×1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半夏炮制后鸟苷、尿苷和腺苷的含量均降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保留有效成分。结论半夏炮制对鸟苷、尿苷和腺苷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清半夏和姜半夏下降明显,可能与浸泡溶水以及加入白矾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冰月  李敏  敬勇  赖月月  刘佳灵  彭亮 《中草药》2018,49(18):4349-4355
目的研究半夏及其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水提取物中8种有效成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含量;通过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浓氨水刺激小鼠引咳法对半夏传统功效祛痰、止咳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半夏炮制品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含量较半夏生品明显下降,法半夏中未检出肌苷。3种炮制品相比,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含量最高,姜半夏最低,与祛痰作用强弱一致,该4种成分是祛痰作用的活性成分,清半夏炮制时加入白矾,也增强其化痰功效;法半夏止咳作用最强,其次为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作用最弱,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制后,辅料甘草(引入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加入增强了法半夏止咳作用。姜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生姜(引入6-姜辣素)增强姜半夏止呕作用,减弱化痰、止咳作用。结论半夏炮制后化学成分及功效均发生一定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半夏姜制对鸟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的姜半夏中微量水溶性成分鸟苷的含量,对半夏的其他姜制炮制品中鸟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鸟苷含量接近,与生半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其他炮制品的鸟苷含量则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正交法”和药典法炮制的姜半夏没有明显区别,浸制工艺对鸟苷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槐角不同炮制品中槐角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槐角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槐角苷的含量影响。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槐角苷的含量,色谱柱:YWG ODS C18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07%磷酸水溶液(12∶20∶68);流速:0.9 m l/m 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6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槐角苷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生品中槐角苷的含量高于其它炮制品。结论:生槐角用于清热泻火作用较强,可能与生品中槐角苷含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槲皮苷、槲皮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 对侧柏叶止血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38:10: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 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槲皮苷的含量以生品最高,炭品最低;槲皮素的含量变化为:炒炭品﹥炒焦品,其它炮制品未检出槲皮素.结论 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槲皮苷的含量逐渐减少;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推测与炭品中槲皮苷部分分解生成槲皮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枳壳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辛弗林的含量进行考察。方法:色谱柱为E1823028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1mol/L盐酸(52:48),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5nm。结果:樟帮炮制品中的辛弗林含量低于药典法炮制品。结论:枳壳不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黄及其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大黄在不同方法炮制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及其炮制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1%磷酸(10∶90);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3nm。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含量与生品比较有较大差异,酒大黄(酒炙)中没食子酸含量下降,熟大黄(酒蒸、酒炖)、大黄炭中没食子酸含量增加。结论不同的炮制工艺对大黄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及不同树龄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50∶50)]-0.1%H3PO4溶液(85∶15),用TEA调pH至6.5,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5℃,流速1 mL.min-1。结果:不同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含量顺序:蒸品>烫品>酒蒸品>生品;不同炮制品中熊果酸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树龄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顺序均为:十年生>五年生>二年生。结论: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与炮制方法及树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HPLC法比较川楝子不同炮制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对川楝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以川楝素和异川楝素作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 L/min。结果:炒品相对其他炮制品种而言,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中,炒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测定湖南产半夏药材炮制前后尿苷、鸟苷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的方法炮制半夏药材,用HPLC法测定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应用Agilent ZORBX SB-C18色谱柱,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尿苷和鸟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11μg·ml-1、1.4~14μg·ml-1,加样回收率为99.83%,100.47%,RSD分别为1.58%,1.27%。生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652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534mg·g-1;姜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13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165mg·g-1;法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71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237mg·g-1。结论炮制过程中尿苷和鸟苷含量均有所减少,姜半夏中尿苷和鸟苷和含量相对较低。用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中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其准确性高、专属性强,能为湖南产半夏的炮制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灿  曾莉 《西部中医药》2016,(11):30-32
目的:通过HPLC法比较川棟子不同炮制品中川棟素和异川棟素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对川棟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以川棟素和异川棟素作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10hm;柱温3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结果:炒品相对其他炮制品种而言,川棟素和异川棟素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中,炒品中川棟素和异川棟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3.
炮制方法对巴戟天有效成分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吉银  梁英娇  丁平 《中药材》2007,30(1):20-22
目的:测定巴戟天炮制品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Krom al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1 nm;柱温25℃。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与生品比较有较大差异,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2 mg/g、9.10 mg/g、9.21 mg/g、12.86 mg/g。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使巴戟天炮制前后水晶兰苷的含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7,(11)
目的:建立木瓜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lnertsll ODS-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0.8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结果:没食子酸的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盐制品酒制品;绿原酸的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炒黄品酒制品盐制品炒焦品。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炮制的温度、时间和辅料对木瓜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炮制对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影响。方法按照《中国药典》和炮制规范制备炮制品;HPLCELSD法测定含量:Diamonsil C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乙腈:二氯甲烷(65∶3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7m L·min-1;载气流速1.4 L·min-1,漂移管温度60℃。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000。结果不同方法炮制后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较生品均有提高:土炒品0.7618%清炒品0.7016麸炒品0.5682生品0.5442%。结论炮制提高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土炒法较其他炮制方法增加明显;薏苡仁炮制后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升高可能是不同饮片规格功效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含量和小鼠LD_(50)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5m波长处测定瑞香狠毒不同炮制品中二氢黄酮的含量。以Bliss法,计算瑞香狠毒不同炮制品的LD_(50);结果:瑞香狼毒炮制后二氢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为诃子汤炮制品生品奶炮制品醋炙品白酒炮制品。瑞香狼毒经过炮制后LD_(50)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瑞香狼毒醋制品瑞香狼毒奶制品瑞香狼毒酒制品瑞香狠毒诃子制品瑞香狼毒生品。  相似文献   

17.
姜黄炮制前后姜黄素、挥发油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姜黄炮制前后各样品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48: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30 nm,柱温35 ℃.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果:姜黄不同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原药材(10.77 mg·g-1)>微炒品(10.04 mg·g-1)>生品(10.02mg·g-1)>酒制品(9.44 mg·g-1)>醋制品(9.28 mg·g-1).挥发油含量为:原药材(8.05%)>生品(8.00%)>酒制品(7.99%)>微炒品(7.81%)>醋制品(7.60%).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姜黄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振凌  杨海玲  张红伟  刘博 《中成药》2008,30(4):554-556
目的比较桔梗不同炮制品中桔梗皂苷D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SHIMADZU,VP-ODS(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02 mol/L,用H3PO4调pH为3.0)=2179,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30℃.结果桔梗不同炮制品皂苷D含量高低如下原药材>蜜炙品>炒黄品>生品.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桔梗皂苷D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诃子酚酸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3∶9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3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面煨麸煨清炒≈烘制生品。结论:诃子加热炮制后游离没食子酸含量增加,以麸煨和面煨增加最多,分别为20.21%和24.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法半夏的最佳炮制工艺,并量化炮制终点判定标准.方法:以鸟苷、次黄嘌呤、腺苷、尿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盐的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权重进行多指标优选的综合评价;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炮制工艺;采用色差计量化炮制品的颜色值.结果:最佳工艺为石灰加水量120 mL,浸泡5d,干燥温度70℃;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