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为6%~10%,生殖期女性患病率明显升高。近年来,针刺广泛应用于治疗PCOS,且疗效显著,相关机制研究亦逐步展开。本研究介绍针灸改善PCOS的主要作用机制及当前研究进展,如针灸治疗可调节HPOA轴,降低雄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调节情志,改善胰岛素抵抗、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氧化应激和血管异常等。  相似文献   

2.
Liao YJ  Shi Y  Yu LQ  Fang JQ 《针刺研究》2012,37(1):72-7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被认为是PCO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脂联素(APN)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与肥胖和IR相关的脂源性细胞因子。本文试图从APN与肥胖及IR相关性角度,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同时对针灸调节APN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针灸治疗PCOS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贾海荣  任小强 《中医杂志》2011,52(9):785-78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我院自2007年以来应用中药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PCOS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妇产科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常合并胰岛素抵抗(IR),对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恶劣影响。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仍未被现代医学探明。中医认为,痰湿是PCOS的重要病机,针刺化痰治疗PCOS和IR均有疗效。细胞自噬参与PCOS发病全过程,mTOR通路是自噬的重要通路,针刺可通过mTOR通路调节自噬水平。本研究探讨细胞自噬在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PCO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疗效机理。方法 运用益肾健脾养血通利的方法,以固定的中药自拟经验方治疗32例中医证属脾肾阳虚闭经的PCOS患者,观察治疗临床疗效及多项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临床症状获得改善或缓解,总有效率为91.67%,妊娠率为68.75%,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得到改善。结论 “经验方”治疗PCOS疗效良好,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状态,进而改善卵巢局部异常的内分泌状态,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生殖生育机能。  相似文献   

6.
孙云 《福建中医药》2013,44(1):27-2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女孩与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是月经失调,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多起病于青春期[1-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覆盖一生.因此,青春期PCO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妇女的生殖健康及PCOS并发症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采用抑亢汤治疗青春期PCOS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顾春晓  朱敏  陈颐  徐珉 《河北中医》2020,42(1):132-135,15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饮食、起居、情志等多方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建立PCOS的慢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痰湿体质,纠正其生殖内分泌障碍与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79-138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分析精神情志与PCOS发病及发展密切相关,从经脉、脏腑、气血等方面论述肝与PCOS的关系,并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从肝论治PCOS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采用二甲地黄汤联合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现该方可调节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并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丽水市中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PCOS患者60例,符合《妇产科学》~([1])中PCOS的诊断标准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痰湿证的辨证标准。随机分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产科常见的内分泌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病理机制复杂。近几年来,瘦素(1 eptin)与PCOS及生殖的关系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瘦素的基本概况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理中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以雄性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多数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继发性闭经、不孕等。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促排卵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ESHRE/ASRM)2003年鹿特丹会议上提出的PCOS的诊断标准~([1])拟定:(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2)高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该病已成为不孕症妇女的高发病因之一,根据长期跟师云南省名中医秦竹教授以及笔者多年的临证经验,对PCOS的辨证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影响女性多个生理系统,以高雄激素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对检出的最新的中西医治疗PCOS文献进行总结,概括PCOS治疗的主流与新趋势,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华苓  张巨明等 《北京中医》2002,21(6):323-326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疗效机理。方法 运用益肾健脾养血通利的方法,以固定的中药自拟经验方治疗32例中医证属脾肾阳虚闭经的PCOS患者,观察治疗临床疗效及多项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临床症状获得改善或缓解,总有效率为91.6%,妊娠率为68.75%,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得到改善。结论 “经验方”治疗PCOS疗效良好,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状态,进而改善卵巢局部异常的内分泌状态,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生殖生育机能。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方法不仅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信息,也体现疾病发生与转归的全过程。规范的辨证方法为临床疗效评估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检验的平台。笔者经过16年的临床探索,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同一辨证层面(生殖内分泌代谢)上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PCOS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生殖内分泌代谢特征方面存在同质性和异质性。这对了解PCOS病理变化与证型之间的规律有重要意义,对理解和阐明中医学理论中相关脏腑虚证与PCOS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启示。因此认为,在同层面的辨证模式下,探索疾病各证型的规律,从中寻找疾病发生机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医药治疗优势,越来越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选择中药调整月经周期,寻求自然妊娠。从年龄因素、中医体质因素、中医证候因素方面对PCOS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并阐释生殖内分泌水平与中医体质、证候证型之间的联系。提出根据对影响PCOS不孕症因素的分析,可客观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从而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改善受孕结局。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现代妇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中PCOS患者多合并肥胖,而肥胖反过来易加重其内分泌紊乱的程度,从而带来更为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因此更需重视。从病因病机出发,探讨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该病对于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治疗包括基础治疗、促排卵及并发症防治等,其中基础治疗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IR)、降低高雄激素血症(HA)及生活方式调节等。中医在基础治疗方面,多从"痰""瘀"论治IR,从"火""阴虚"论治HA,通过辨证进行内治、外治或内外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补肾调周法对多囊卵巢(PCOS)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胰岛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PCOS模型大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胰岛素(INS)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造模法制备PCOS模型大鼠.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运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光镜观察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 补肾调周法能显著降低PCOS模型大鼠血清T,LH,E2,INS含量,增加卵巢颗粒细胞层数,卵泡膜细胞层有所变薄.结论 补肾调周法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全面调节体内内分泌环境,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的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近年研究表明PCOS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异常。肠道菌群参与了PCOS的高雄激素血症、卵泡发育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和生殖内分泌异常等多个环节。基于肠道菌群的PCOS干预主要体现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以及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中医药包括中草药、针灸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PCOS。本综述为下一步PCOS肠道菌群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PCOS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