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丹通络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天丹通络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天丹通络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反映神经功能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5.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情况,hs-CRP水平变化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与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对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血液流变学、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 BNP)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 ICAM-1)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NHISS评分,ADL评分,梗死体积,NT-pro BNP、s ICAM-1、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和梗死体积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 BNP、s ICAM-1、IL-10和VEGF水平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NTpro BNP、s 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明显提高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Lp-PLA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清Lp-PLA2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清Lp-PLA2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灯盏细辛对脑梗死患者近期氧化反应、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血液流变学及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SOD、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短期血液高黏和聚集状态,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且未加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C)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50例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使用RIPOC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及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IPOC治疗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预防血栓形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组各40例。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变化和临床疗效,并随访半年,记录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率、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3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ADL评分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的70.00%、75.00%(P0.05);在随访过程中显示,3组出血、死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氯吡格雷组、联合组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率为5.00%、2.50%,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5.00%(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预后,临床用药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智力及自理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力、自理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WMS、ADL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WMS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益智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有效改善脑部循环,去除氧自由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智力和自理能力,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盐;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QLI评分、血液流变学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NIHSS和QLI评分均显著底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依达拉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盐,能提高疗效,并且能更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保证疗效,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低切/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炎症因子水平(IL-6、CRP、TNF-α)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上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血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择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促进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6例无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PO、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指标与两组患者血清EPO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PO、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血清EPO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清EPO呈正相关(r=0.347、0.431,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血清EPO呈负相关(r=-0.218、-0.543、-0.546,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PO、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多个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PO水平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血清EPO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对患者临床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铁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予通心络胶囊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铁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3,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近期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选取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ACI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电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电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可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邓晓玲  汪健  赵斌 《中国康复》2011,26(2):96-97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VD患者72例,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口服控制血压、血糖的药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HBO组患者同时配合HBO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明智力量表(MMSE)及ADL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和ADL,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12周后,MMSE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HBO组更明显;ADL评分,HBO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上升;血液流变学比较,HBO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沉降率及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0.01),对照组ADL及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O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ADL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NBP)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A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BP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 13%(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45%(31/44)(P 0. 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PT、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FIB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 0. 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AIS患者中使用NBP联合巴曲酶效果显著,可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血管介入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静脉溶栓治疗)和介入组(45例,血管介入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均降低,且介入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均升高,且介入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介入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升高,且介入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介入疗法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106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3)应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n=53)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治疗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联合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