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批量车祸伤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模式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救治的3批共36例重大车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急救护理措施,36例患者中有35例抢救成功,死亡病例1例,抢救成功率为97.22%。结论:将院前院内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批量车祸患者的救治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30例经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患者中,有27例病情有明显好转,2例病情无明显变化,1例因中毒时间较长病情加重,总有效率90%。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院前进行急救及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症状,对后期院内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英国科研人员目前发现 ,由于体内分泌的激素有所不同 ,妇女较之男性更不容易产生压力。科研人员对 315名年龄在 2 0~ 60岁之间的男女护士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 ,年轻男护士体内应激激素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女护士 ,但与年龄较大的女护士的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差异并不十分突出。科研人员认为 ,这是处于更年期的妇女体内雌性激素较低所致。英国格林尼治大学一位研究人员说 ,这些发现说明 ,男性和更年期后妇女有可能比年轻女性更容易患上某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接受激素取代疗法的老年妇女体内应激激素水平低于相同年龄段的男性 ,这说明雌激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新生儿院内院内转运的360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转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5S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转运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8.2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5.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到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地确保患儿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6817例,其中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采取传统方法进行院内转运的3125例为对照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院内转运的3692例为措施组,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及患者死亡率。结果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624例,死亡14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74.41%;措施组分别为203例,5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将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联合方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为120急救中心收治的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以及院内急救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为患者家属送院治疗的患者,在入院后开始院内急救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0. 05),且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联合方案可以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科建立并使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在急诊科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2017年2月~2018年2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45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临床救护情况与效果。结果:患者的平均有效抢救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建立并应用急救链式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有效抢救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0,(6):F0002-F0002
2010年7月,合肥市120急救中心在该院设立急救分站。分站配备全功能急救车辆和先进目的抢救设备,在120统一调度指挥下实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目前医院急诊科已经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需求和被满足状况,为临床健康教育的开展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2014年间的100例肺癌临终患者家属,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需求及被满足情况,问卷自拟。结果:92.0%患者家属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59.0%家属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已经被满足;78.0%患者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在主动性、及时性上存在不足。结论:肺癌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认识状况良好,能够明白健康教育的基本需求,但临床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尚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患者家属的相关需求,要了解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针对性的改进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加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科构建与管理绿色通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7年1月急诊科开始建立绿色通道,并加强管理。随机选取2016年的500例患者为实施前,2017年的50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两组的急救情况。结果:实施后的平均救治时间为(12.30±4.20) min,明显短于实施前的(21.40±7.50) min(P0.05);实施后患者的治愈率为89.4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3.80%;死亡率为7.80%,低于实施前的14.60%(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工作满意度为82.6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60.20%(P0.05)。结论: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并加强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模块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实施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296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月起实施模块管理,2018年10月~2019年3月为实施前,2019年4~1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共142例患者,实施后共154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安全态度、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或其家属对转运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在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安全氛围、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和管理感知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应用于模块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降低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科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急诊科重症患者20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入选208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4例,占11.54%,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气管切开或插管、深静脉导管留置史、导尿管留置史、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变部位多为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急诊工作环境清洁消毒、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遵守急救器械清洗消毒制度等措施是预防急诊科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第一环节尤为重要,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法律联系,赢得患者和家属的满意是院前急救工作中更重要的一环节。我院开通120急救系统4a来,对护士出诊前准备、现场急救和途中监护、转送中常出现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面罩联合插管在急诊科院前和院内抢救老年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32例。Ⅰ组采用插管方式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Ⅱ组采用面罩方式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Ⅲ组采用插管联合面罩方式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对比三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心肺复苏状况以及患者的存活率。结果:采用插管联合面罩方式急救的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心肺复苏状况以及患者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Ⅰ组和Ⅱ组的各项结果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结果明显优于Ⅱ组,这说明单独的插管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面罩治疗效果。结论: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的过程中,采用插管联合面罩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或家属对病历复印服务的知晓和满意程度、对邮寄服务的了解及参与意愿,为改善病历复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出院后复印病历的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及家属对复印病历相关资讯的了解程度不高。外地或区县患者及家属对病历复印邮寄服务有需求,但知晓度低。结论:应规范病案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转变病历复印服务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加强病历复印宣传工作,以方便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院外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并针对性提出管理建议。方法:收集医院外科患者200例。使用院内专家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的需求。结果:各项内容需求强烈率从高到低前四项依次为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用药知识、急救知识。89.50%的患者认为术后一周内是健康教育最佳时间,同时也有71.50%的患者认为术前是健康教育最佳时间。患者对床旁个体指导形式的健康教育支持率最高。结论:外科患者对院内开展的健康教育依赖度高,护理人员应把握好最佳教育时机,使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化,激发患者接受知识及自我护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男护士短缺现象在我国一直存在。男护士本身具有女护士所不具有的优势,却因为医疗体制、传统观念、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缺位于护理岗位。笔者根据以上原因,从医疗体制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医护观念、调整医院对医护人员的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救护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58 例 ACMP 患者,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组,各 29 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行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急救情况(急救反应时间、院内抢救时间和中毒 症状消失时间)、救护效果(器官功能损害、生命体征恢复、意识恢复和中毒症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 组急救反应、院内抢救、中毒症状消失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 意识恢复及器官功能损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能缩短 ACMP 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救护 效果,且家属抢救效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正>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护士日常接诊的是急性发病或突遭意外伤害的危重病人,经急救人员抢救或治疗病情稳定后,分别转送病区各科进一步处理。护士与病人、家属接触时间短,但病人及家属在应激情况下对护理服务期望值过高,易产生矛盾与纠纷。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从小处着手,注意细节,防止或减少与病人及家属发生冲突、纠纷。1常见原因解析1.1缺乏沟通技巧,解释不到位: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急且重,并常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