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摩罗丹联合金双歧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4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研究组给予摩罗丹和金双歧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与单纯摩罗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金双歧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优于单纯摩罗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丁文  危贵君  胡奕 《新中医》2019,51(7):136-138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酸抑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联合治疗。记录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与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后2组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胃黏膜炎症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为94.0%,对照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8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以及抗生素抗酸抑菌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更加有效降低胃黏膜炎症,减少Hp感染,更有效保护患者胃黏膜功能,增加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比单独PPI联合抗Hp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摩罗丹蜜丸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Hp阳性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摩罗丹蜜丸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单纯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治疗组Hp根除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 0.05)。结论:摩罗丹蜜丸联合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CAG,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Hp根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92例Hp阳性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9.13 %高于对照组的7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 %高于对照组的84.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35 %低于对照组的17.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Hp阳性PU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根除Hp率较高,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用药安全性较高,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热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中医内科和消化内科诊治的Hp阳性CAG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胃热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丽珠得乐、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76.67%,对照组Hp根除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4.35%,对照组复发率31.82%,两组Hp根除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热汤治疗Hp阳性CAG疗效肯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药复方通拉嘎-5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给予蒙药通拉嘎-5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18例,只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给予HP根除标准三联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比较,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疼痛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糜烂性胃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8%,对照组为72.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药复方通拉嘎-5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快,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中药联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60例门诊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73.33%(22/3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0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1.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胃胀痛、口苦、尿黄、口臭)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治疗,对照组予三联杀菌药物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8.97%,治疗组有效率为82.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根除率为86.21%,治疗组Hp根除率85.71%,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法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Hp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浊安中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清浊安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抗Hp治疗1周;2组均治疗4周 .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浊安中汤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果胶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黏膜情况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充血、水肿、糜烂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四周Hp阴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体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何成华  刘皓月 《光明中医》2016,(19):2770-2772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种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病理疗效、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60.4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炎症改善42例(85.71%),对照组组织炎症改善40例(8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33例(67.35%),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Hp阴性21例(43.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胃清幽汤治疗Hp感染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Hp感染性胃炎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安胃清幽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临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和临床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胃清幽汤治疗Hp感染性胃炎可有效改善胃肠道症状体征,促进Hp清除,并有助于避免远期复发,效果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三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两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腹胀、胃脘痛、嘈杂、烧心、反酸、纳差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三针联合PPI三联疗法可缓解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潢川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2.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95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草泻心汤,10天后观察2组患者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高于对照组的47.1%,观察组Hp根除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和Hp 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3±5.2)mm~2、6.8%,均低于对照组的(17.5±5.1)mm~2、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四联疗法,且有助于减小溃疡面积,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华晖辉  王益 《新中医》2016,48(6):56-57
目的:观察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方法:113例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5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朴饮治疗疗程为28天。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93%,对照组24.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观察组89.39%,对照组64.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症状改善明显,可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减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原则,将118例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中西药组79例。西药组予标准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予连朴饮加减,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电子胃镜、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切片检查,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Hp根除率。结果西药组临床有效率为76.9%(30/39),中西药组为94.9%(7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Hp清除率为87.2%(34/39),中西药组为97.5%(7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脾胃湿热证各项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连朴饮加减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同时改善中医各项临床症状,有效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胃煎联合胃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胃三联疗法连续治疗7 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胃煎连续服用30 d。2组均停药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善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 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66.7%,对照组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96.7%,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煎联合胃三联疗法口服治疗Hp阳性CAG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受损的胃黏膜,提高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白术益脾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对创面愈合、胃酸分泌功能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7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另联合自拟白术益脾汤治疗,对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胃酸分泌功能[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Hp根除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80.00%较对照组57.14%显著高(χ~2=4.242,P0.05);两组治疗后BAO、MAO、PAO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年随访观察发现研究组Hp根除率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高,复发率显著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白术益脾汤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及Hp根除,并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