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组和保留组,每组80例。切除组采用鼻中隔软骨切除矫正术治疗,保留组则采用鼻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术后拆线时间和患者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黏膜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保留组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术后拆线时间均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患者的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黏膜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减少手术过程出血,降低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黏膜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创伤性C型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C型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研究组(采用鼻内镜改良鼻中隔矫正术辅助鼻前庭切口方式)与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方式),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鼻阻力和手术前后的外鼻测量值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鼻外观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鼻阻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C型歪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运用鼻内镜辅助鼻前庭切口技术实施矫正治疗,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19例,将其随机分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观察组)58例和鼻中隔矫正术组(对照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中隔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2周后治愈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13%)明显高于对照组(43.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7%)明显低于对照组(4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相较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其治愈率高,手术危险性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院212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内镜组,选择同期200例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传统组,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且直视下精确操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5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取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手术治疗组(n=26),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n=26)。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53.8%、92.3%与30.8%、57.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施行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的患者的病例特点、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鼻阻力值变化。结果患者术后半年VAS评分、偏曲侧及总的鼻阻力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宽敞侧鼻阻力减少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二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统手术组和内窥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内窥镜组较传统手术组出血量少、治疗效果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具有视野清晰、微创、出血量少、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该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鼻腔扩容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1,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 鼻腔扩容手术联合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相较于单纯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更优,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患者满意度也更高,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随访1年。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症状评分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23例(57.5%),总有效35例(87.5%);对照组显效11例(27.5%),总有效26例(65.0%)。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于伴鼻中隔偏曲的AR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并加以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25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四组: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76例(A组),鼻中隔矫正术69例(B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63例(C组),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48例(D组)。观察各组患者的术后症状消失率、切口愈合情况、治愈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四组患者症状消失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切口愈合情况、治愈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B组、C组、D组间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伤口愈合好、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矫正局限性鼻中隔偏曲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及疗效.方法: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VA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李坤 《临床医学》2017,(6):109-110
目的对比分析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鼻中隔偏曲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腔扩容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可显著促进鼻腔通气功能恢复对称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用药组,每组35例。手术组单纯实施鼻内镜手术,手术+用药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眶周软组织瘀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干预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手术+用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用药组的眶周软组织瘀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症状积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手术+用药组的症状积分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症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协同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曹前  骆文龙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18-719,72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海口会议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62.7%(79/126),有效30.2%(38/126),无效7.1%(9/126)。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1.34±2.17)分,治疗1年后为(6.71±1.86)分,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具有视野好、出血少、安全、疗效佳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矫正变应性鼻炎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并联合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切口矫正鼻中隔,并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消融鼻腔外侧壁的前半部、鼻丘、下鼻甲。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并对下鼻甲进行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后根据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过敏症状明显的改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为6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黏膜完整性及偏曲矫正满意度评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切口可减轻鼻中隔切口皮肤黏膜张力,扩大手术视野,降低术后鼻中隔穿孔的风险,低温等离子技术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破坏部分鼻腔黏膜而减弱变态反应的强度,达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鼻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鼻阻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双侧鼻阻力值(N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损伤小,且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32例。保守组采用药物治疗,手术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鼻阻力的变化。结果出院后6个月保守组和手术组鼻阻力分别为(0.52±0.16)和(0.24±0.11)kPa·s-1·L-1,手术组鼻阻力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和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0.6%,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术后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鼻腔阻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3120-3121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鼻内镜微创治疗的10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总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总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观察组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