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鼻内镜直视下根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切口,不同操作方法,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行微创鼻中隔矫正术。结果: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偏曲完全得以矫正.鼻通气良好,无穿孔及鞍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偏曲矫正彻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经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21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结果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鼻内镜能全面窥清手术部位,做到明视操作,准确精致,矫正彻底,最大限度避免黏膜损伤,减少穿孔的发生,对恢复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维持鼻中隔稳固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取2008年2月~2014年3月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88例,将其按住院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鼻中隔软骨切除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将鼻内镜下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患者治疗中,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危险性低、治愈率高等优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华西医学》2006,21(1):100-100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45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均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对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建平  袁弘  何宁  陆秋天  李东云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97-1298,130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联合手术的优点。方法对316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均在3~6个月,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技巧的掌握及术中一并解决鼻中隔偏曲可提高手术疗效。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Storz硬性鼻内窥镜,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30例.[结果]临床观察6~12个月,其中显效26例,占88%,有效4例,占1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全部病人感觉鼻腔通气良好,头痛症状消失,脓涕消失或明显减少,鼻中隔偏曲部位消失,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对鼻中隔首次矫正术后效果欠佳者,使用鼻内镜术行鼻中隔再矫正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鼻窦术后鼻中隔穿孔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9例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出院后复诊发现鼻中隔有较多结痂,鼻腔脓性分泌物较多.在随后的复诊中逐渐发现鼻中隔软骨部分坏死,变黑至穿孔,随着鼻腔脓性分泌物的减少,穿孔周围黏膜炎症消退,穿孔不再扩大.结论 鼻中隔穿孔是鼻内镜鼻窦手术过程中多因素综合损伤的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院212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内镜组,选择同期200例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传统组,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且直视下精确操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及其对鼻腔鼻窦微创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31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鼻腔鼻窦疾病患者同期施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及其他鼻腔鼻窦微创手术.[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期完成了鼻中隔矫正术及其他鼻腔鼻窦微创手术,其中鼻息肉切除术、筛窦切除术、蝶窦开放术、鼻额管扩大术共269例,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25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者167例,术前症状和体征的消失率分别为98%和100%,检查示鼻中隔矫正充分,无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安全,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少,为同期鼻腔鼻窦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的通路和操作空间,提高了其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失败而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曾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观察0.5~2 a,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中隔正直,无鼻中隔穿孔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者可以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提倡鼻中隔矫正术在鼻内镜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中隔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2周后治愈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13%)明显高于对照组(43.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7%)明显低于对照组(4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相较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其治愈率高,手术危险性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中隔棘与嵴突切除术1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病,常规的鼻中隔矫正术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1]。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术野暴露不充分,常易出现矫正不彻底、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手术并发症。随着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术前内镜和鼻窦冠扫CT检查结果,对7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规范分类,针对偏曲类型的不同,在局麻下采取个体化的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71例合并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行鼻甲成形术。结果术后3~12个月随访期内鼻塞、流涕及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41.0%~65.8%范围,痊愈54例(72.0%)、好转14例(18.7%)、无效7例(9.3%),总有效(痊愈+好转)率为90.7%。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照明良好、暴露清晰,直视下黏膜剥离精细,尤其适合于高位、后段偏曲和复杂畸形者,手术塑形效果彻底、持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但应根据具体偏曲类型,采取个体化、规范的操作术式。  相似文献   

14.
刘胜刚 《临床医学》2012,32(1):98-9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下鼻甲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72例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经气管内插管全射麻醉,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骨质及肥厚黏膜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 172例患者,显效151例(87.79%),有效21例(12.21%),鼻腔容积扩大,通气好,鼻塞症状显著改善,无鼻梁塌陷、鼻腔粘连、萎缩性鼻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下鼻甲联合手术能更好地扩大鼻腔容积,改善鼻腔通气,创面小、出血少、术后修复快、复发少、空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李文杰 《临床医学》2013,(12):84-85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双旋转鼻中隔黏膜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例给予颞肌、髂前上棘阔筋膜修补术治疗,治疗组给予鼻内镜下双旋转鼻中隔黏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复发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旋转鼻中隔黏膜治疗鼻中隔穿孔简单安全、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手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梁建平  李东云  袁弘  陆秋天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15-1316,1319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采用局麻下鼻内镜直视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部分鼻腔狭小者,同时开放前组筛窦,扩大鼻腔的通气道。结果对85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无鼻中隔穿孔、鼻腔黏连和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法较之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直视、微创、精细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式,提高术后的疗效。方法:对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术中对低位矩突尽量保留筛骨垂直板、鼻中隔软骨,对高位鼻中隔软骨偏曲可局部划痕,如筛骨垂直板棘突可保留鼻中隔软骨。结果:76例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3~28个月,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梁塌陷等症状;鼻塞、头痛、流涕症状消失65例,嗅觉减退术后明显恢复16例,8例反复鼻出血患者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疗效满意,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鼻内镜组,每组8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鼻内镜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13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 137例治愈121例(88.32%),好转15例(10.95%),无效1例(0.73%),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19例,将其随机分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观察组)58例和鼻中隔矫正术组(对照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