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25(OH)D_3,1,25(OH)_2D_3水平,Real-Time QPCR法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均相对对照组降低(P0.05),维生素D组与部分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相对衰老模型组上升(P0.05)。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7B1与VDR表达下降(P0.05),CYP24A1表达上升(P0.05);相比模型组,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7B1与VDR基因相对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CYP24A1则相对下降(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影响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的维生素D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Real-Time QPCR法观察大鼠肾脏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均相对对照组降低(P0.05),维生素D组与部分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相对衰老模型组上升(P0.05)。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CYP27B1与VDR表达下降(P0.05),CYP24A1表达上升(P0.05);相比模型组,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大鼠肾脏CYP27B1与VDR基因相对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CYP24A1则相对下降(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干预衰老大鼠维生素D活化表达水平,提示淫羊藿苷抗衰老作用可能与维生素D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维生素D缺乏大鼠血清25(OH)D_3、1,25(OH)D_3、皮质醇及肾上腺皮质CYP17A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4.0ml/(kg·d)灌胃],淫羊藿苷高剂量组[120mg/(kg·d)灌胃],淫羊藿苷中剂量组[60mg/(kg·d)灌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30mg/(kg·d)灌胃],维生素D组[30mg/(kg·d)灌胃]。造模1月后,药物干预2月,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_3、1,25(OH)D_3、皮质醇;Real-Time PCR法检测肾上腺皮质CYP17A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25(OH)D_3、1,25(OH)D3含量下降(P0.05),皮质醇含量下降(P0.05);淫羊藿苷干预后血清25(OH)D_3、1,25(OH)D3、皮质醇含量均上升(P0.05)。Real-Time PCR显示,模型组肾上腺皮质CYP17A1mRNA表达量下调(P0.05),淫羊藿苷干预后表达量均上调(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改善维生素D缺乏大鼠皮质醇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心肌重塑模型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0.1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0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00μmol/L+模型组,利用浓度为80μmol/L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MTT法观察H9C2心肌细胞增殖活性,Real-Time QPCR法检测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经过淫羊藿苷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P0.05)。Real-TimeQPCR显示模型组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相对对照组均降低(P0.05),不同浓度淫羊藿苷作用后CYP27B与VDR基因表达量相对模型组则上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细胞心肌重塑模型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维生素D缺乏大鼠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轴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4.0 mL·kg~(-1)·d~(-1)灌胃);淫羊藿苷高剂量组(120 mg·kg~(-1)·d~(-1)灌胃);淫羊藿苷中剂量组(60 mg·kg~(-1)·d~(-1)灌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30 mg·kg~(-1)·d~(-1)灌胃);维生素D组(30ng·kg~(-1)·d~(-1)灌胃)。造模1月后,药物干预2月,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_3、1,25(OH)D_3。免疫组化检测VDR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受体(VDR)、25-羟维生素D_3-24-羟基化酶(CYP24A1)、25-羟维生素D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25(OH)D_3、1,25(OH)D_3含量下降(P0.05);淫羊藿苷干预后血清25(OH)D_3、1,25(OH)D_3含量均上升(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表达下降(P0.05);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表达上升(P0.05)。Real-Time PCR显示,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表达量上调(P0.05),除VDRmRNA外,CYP24A1mRNA与CYP27B1mRNA变化趋势均与维生素D组表现一致。模型组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的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结论:淫羊藿苷可能调节维生素D轴促进VDR蛋白表达改善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及孕酮、孕烯醇酮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维生素D对H295R细胞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孕酮、孕烯醇酮分泌水平。RT-qPCR检测VDR、CYP27B、CYP24A、CYP17A1、CYP2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DR、CYP27B、CYP24A蛋白表达。结果:淫羊藿苷10~(-8) mol/L浓度,维生素D在0.25×10~(-11) mol/L和0.5×10~(-11) mol/L浓度,对H295R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而淫羊藿苷10~(-4) mol/L,维生素D在2×10~(-11) mol/L和4×10~(-11) mol/L浓度时对H295R细胞增殖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5) mol/L、10~(-6) mol/L组的VDR、CYP27B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6) mol/L、10~(-7) mol/L组的CYP24A mRNA与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各剂量组孕酮、孕烯醇酮分泌水平均明显下降,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6) mol/L组CYP17A1、CYP21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对孕酮、孕烯醇酮合成分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心肌肥大模型CYP24A,肾素RENIN,脑钠肽BNP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7个组:正常组,模型组(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淫羊藿苷4个剂量组,模型+维生素D组进行干预。Real-Time QPCR法检测CYP24A,RENIN,BNP基因mRNA表达。结果:Real-Time PCR显示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组的CYP24A基因表达量下调(P<0.05),BNP与RENIN表达量上调(P<0.05);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ISO组,CYP24A的表达量相比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BNP与RENIN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则发生下调(P<0.05);ISO+维生素D组的RENIN和BNP的表达量相对模型组均下调(P<0.05),CYP24A组则上调(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对抗RAS激活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肥厚H9C2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2×10~4·ml~(-1)密度接种细胞,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HL-1心肌细胞损伤,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中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MTT法检测各组HL-1心肌细胞存活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均可提高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且淫羊藿苷的浓度在1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均可明显下调(P0.05)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淫羊藿苷对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维生素D轴调节VDR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对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24-羟基化酶(CYP24A1),1α羟化酶(CYP27B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含药血清低、中、高质量分数组(20%,40%,60%),维生素D组。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对衰老BMSCs成骨分化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对衰老BMSCs成骨分化细胞CYP24A1,CYP27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MSCs成骨分化细胞经D-半乳糖诱导后细胞增殖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含药血清中、高质量分数组及维生素D组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衰老BMSCs成骨分化细胞增殖存活率(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YP27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CYP24A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高质量分数组均可升高CYP27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降低CYP24A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呈质量分数依赖性。结论: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可治疗骨质疏松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CYP24A1,CYP27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脑衰老模型小鼠p53/p21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淫羊藿苷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通过D-半乳糖诱导建立脑衰老模型。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灌胃淫羊藿苷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AOC、GSH-PX、GSH-ST、MDA的表达。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p53和p2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都明显增加(P0.01),而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则明显较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均有所较少(P0.01,P0.05),而小鼠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有所增加(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AOC、GSH-PX、GSH-ST明显降低(P0.01),而MD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AOC、GSH-PX、GSH-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而MDA则有所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中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海马中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结论:淫羊藿苷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衰老信号通路p53/p21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哮喘大鼠醌氧化还原酶1(NQO1)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及淫羊藿苷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卵蛋白溶液造成慢性大鼠哮喘模型。实验期间正常组及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淫羊藿苷组每天灌胃淫羊藿苷120 mL/kg,布地奈德组致敏2周后在卵蛋白溶液雾化吸入后给予布地奈德吸入。于末次激发后24 h内处死各组(正常组同期处死)大鼠并取出右肺组织,以ELISA方法检测各组氧化因子活性氧(ROS)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GR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NQ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R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GR mRNA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淫羊藿苷组及布地奈德组大鼠肺组织中ROS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GR mRNA及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淫羊藿苷组与布地奈德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上调哮喘大鼠GR mRNA及NQO1蛋白的表达,减轻哮喘大鼠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轴由活性维生素D、VDR及CYP27A1、CYP27B1、CYP24A1等酶组成,除能改善骨骼系统疾病外,还对女性生殖系统有着较好的调节作用。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女性不孕、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症。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淫羊藿与维生素D轴存在密切关联。据此推测,淫羊藿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维生素D轴的表达水平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维生素D轴可能是中药淫羊藿干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5只大鼠(均为雌性,6个月龄)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淫羊藿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均为11只。手术取出大鼠双侧卵巢以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14天后开始给药,西药组大鼠给予尼尔雌醇(1mg·kg~(-1))灌胃,小剂量及大剂量组分别给予淫羊藿苷(50mg·kg~(-1)、100mg·kg~(-1))灌胃,1次/天。给药84天后,进行下腹主动脉取血并处死。观察大鼠骨组织形态学、骨密度(BMD)、细胞凋亡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BMD水平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MD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清钙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磷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淫羊藿苷治疗的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大鼠血清钙水平明显升高,血清磷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骨组织中Caspase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均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小、大剂量组大鼠骨组织中的Caspase蛋白、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淫羊藿苷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中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机制可能和细胞凋亡蛋白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模型大鼠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卵巢维生素D限速酶CYP24A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各组连续2周灌胃维甲酸100 mg·kg~(-1)建立OP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6周灌胃各组药物进行治疗。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LH、AMH水平,Real-Time qPCR、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卵巢CYP24A1、ERα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E染色光镜下可见卵巢体积缩小,各级卵泡及黄体数量明显减少,部分颗粒细胞层次排列紊乱,血清LH水平明显上升(P0.01),AMH水平明显下降(P0.01),卵巢CYP24A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卵巢ERα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生素D组及当归补血汤高、中剂量组HE染色光镜下可见各级卵泡及黄体数量增加,颗粒细胞层次排列较有序;维生素D组及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LH水平下降(P0.05,P0.01);维生素D组及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AMH水平上升(P0.05,P0.01),卵巢CYP24A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维生素D组及当归补血汤高、中剂量组卵巢ERαmRNA及蛋白表达上升(P0.05,P0.01),卵巢CYP24A1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是通过调节卵巢内维生素D限速酶CYP24A1的表达,从而影响ERα、LH、AMH水平,达到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卵巢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9,(10)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维生素D[0.025μg/(kg·d)]阳性对照组及淫羊藿苷低[200 mg/(kg·d)]、中[400 mg/(kg·d)]、高[800 mg/(kg·d)]剂量组。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8 w,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TUNEL法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RT-PCR检测海马组织BDN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结构与形态均正常,细胞排列整齐,形态完整;模型组大鼠海马出现弥散性损伤,海马组织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完整,细胞数目较少,结构不正常,细胞核固缩;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大鼠神经元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轻,排列较整齐。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升高,海马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淫羊藿苷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这可能是淫羊藿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河北中医》2012,34(1)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9只和高脂饮食组26只.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淫羊藿大剂量组(200 mg/d)9只及淫羊藿小剂量组(100 mg/d)9只,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检测各组大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对TG、TC水平的改善较淫羊藿总黄酮小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干预后SOD活性较普通饲料组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SOD活性均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且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较淫羊藿总黄酮小剂量组更能明显增加SOD活性(P<0.01)和降低MDA水平(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干预后PPARγ表达水平较普通饲料组明显降低(P<0.05).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大鼠PPARγ表达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能够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对内皮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体内PPARγ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干预作用及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10 mg/kg组、淫羊藿苷20 mg/kg组、淫羊藿苷40 mg/kg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淫羊藿苷各组尾巴根部皮下注射含Ⅱ型胶原的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在第21天二次免疫造模后,淫羊藿苷各组开始给予相应剂量淫羊藿苷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各组小鼠关节炎评分和关节肿胀度;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分离关节滑膜组织,采用HE和番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关节滑膜的病理变化;采用RT-PCR检测各组小鼠滑膜组织中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滑膜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分子(IL-1β、Caspase-1及NLRP3)表达水平。结果首次免疫21 d后,模型组及淫羊藿苷各组小鼠的关节炎评分开始增加,模型组小鼠的关节炎评分持续增加至实验结束;从第27天开始,淫羊藿苷各组小鼠的关节炎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5)。淫羊藿苷各组关节肿胀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和滑膜组织中IL-1βmRNA、IL-18 mRNA、IL-1β、Caspase-1、NLRP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淫羊藿苷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和滑膜组织中IL-1βmRNA、IL-18 mRNA、IL-1β、Caspase-1、NLRP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滑膜组织中出现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基质破坏及钙含量显著减少,淫羊藿苷各组炎性症状及基质破坏减轻,钙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去势大鼠血清E_2水平及骨组织ER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雌性SD大鼠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淫羊藿苷高剂量组(A)、淫羊藿苷低剂量组(B)、壮骨止痛方中剂量组(C)、模型组(D)、戌酸雌乙醇对照组(E),另选取12只雌性SD大鼠为假手术组(F)。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3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实验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凝固后离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检测各组血清E_2浓度,并提取股骨组织mRNA样本进行PCR反应,检测ERβ基因的表达。结果:各给药组血清E_2水平上升明显,ERβ基因表达回调明显,A、C、E、F组较D组血清E_2水平上升、ERB基因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上述指标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改善去势大鼠血清E_2水平,同时上调去势大鼠骨组织ERβmRNA的表达,使ERβ合成增加,从而提高ER的生物效应,达到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慢性哮喘大鼠肺组织Nrf2、HO-1表达的影响及对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OVA致敏法建立慢性哮喘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及淫羊藿苷组。于末次激发24 h内处死大鼠,取右肺组织以ELISA方法检测氧化/抗氧化因子ROS及SOD的表达,并以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rf2 mRNA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及布地奈德组均可提升哮喘大鼠肺组织中SOD、Nrf2 mRNA以及HO-1蛋白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并可有效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ROS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有效调控慢性哮喘大鼠氧化应激水平,且可显著上调慢性哮喘大鼠肺组织Nrf2、HO-1表达,其可能通过抗氧化方法对哮喘的治疗产生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静脉血栓模型和血瘀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测定血栓质量、凝血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和血液流变学等参数指标。结果:静脉血栓模型大鼠,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能明显降低静脉血栓质量、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或P0.01),抑制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P0.05);中、高剂量淫羊藿苷能明显缩短ELT,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P0.05或P0.01)。血瘀模型大鼠,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淫羊藿苷中剂量组的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淫羊藿苷低剂量虽有改善,但除血浆黏度及血沉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下,淫羊藿苷能够抑制大鼠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增加纤溶活性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