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方剂学泰斗,在其代表著《中医治法与方剂》所提出的三焦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三焦的概念及内涵。文章简要梳理了三焦学说的发生、发展源流,进而重新探讨了陈潮祖教授所论三焦之实质。认为"三焦"的生理功能为行津气,着重梳理了"三焦"与心系血络、肝系筋膜功用间的关系。通过相关验案验方,认为治疗三焦病变,立法主旨应在疏利气机、化气行津,以恢复津气流通为要。  相似文献   

2.
陈潮祖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其一生致力于岐黄之术,擅长活用经方。其晚年从少阳三焦入手,创制"柴桂五苓散加味"一方,结合准确辨证,灵活化裁,治疗更年期潮热多汗等疾病,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陈潮祖教授从气、津论治慢性便秘的经验。陈氏认为,慢性便秘多由热盛津伤(阴津亏损)、水津不布、传导无力或三焦气滞所致,而调畅气机,转输津液,是治疗慢性便秘最关键的治法。  相似文献   

4.
陈潮祖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对经方研究造诣深厚,对麻黄的应用独有心得,据证配伍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疗效明显。笔者现总结陈老运用麻黄解表祛邪、宣降肺气、宣通津液的临床配伍经验,并分析麻黄调节气津、三焦的理论依据,继以风疹、喑哑、癃闭三案展示其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5.
陈潮祖教授论心包与少阳三焦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有十二正经,而与之相合却一直言为五脏六脏;少阳三焦是否具有形质,这两大问题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陈潮祖教授近十余年潜心研究心包及少阳三焦问题,从理论沿革、功能、病变规律、治法规律等方面阐释心包及少阳三焦的实质,提出心包实质为大脑之膜,归属一脏;少阳三焦乃由膜腠组成的有形有质之腑等创新性论说,尤为可贵的是将少阳三焦的理论实质落实到具体的病理改变和治疗上,从流通的气血津液及固定的筋膜组织两方面论述少阳三焦的病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为临床辨治少阳三焦疾病提供了有力依据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膜腠三焦"理论是陈潮祖教授的学术精华,所论三焦育自肝系,是津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是人体极其精细的管道间隙性组织,临床指导意义较高,尤其对疑难病证极富探究价值。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难治性疾病,患儿临床表现各异,但都可一定程度影响学习和生活,现已成为儿童医学重点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此病与神经功能相关,与中医所论神明类似,笔者因此从神明角度刍议"肝系-膜腠三焦"系统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逸 《四川中医》2010,(5):125-126
陈潮祖教授将蒿芩清胆汤加以变通,治疗诸多病证,屡见奇效。笔者常跟随陈老学习,获益匪浅,在临床应用此方也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
陈潮祖教授对三焦的结构、生理、病理、治疗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膜腠三焦学说。他认为饮食自口摄入,通过脾胃运化,从夹层间隙也即少阳三焦进行交换。一旦过食肥甘油腻之品,一方面脾胃无法正常纳运则饮食不能正常下行,中焦气机升降受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津凝聚;另一方面多余脂肪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或随水津、代谢废物的交换进入三焦,积于腹腔油膜或体表肌肤等间隙。脂液潴留将影响气血津精的生化输泄、新陈代谢,变生多种疾病,如痞块、胸痹、风眩、肥胖等。陈教授强调五脏六腑宜通,从病机上阐述了饮食清淡对保持脾胃健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著名方剂学专家,其对湿热型血证的认识别具一格,治法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分析血证机理,并结合陈老医案,阐述其治疗湿热型血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0.
陈潮祖教授五通汤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杉  江泳 《四川中医》2007,25(11):4-5
陈潮祖教授为全国著名老中医,其一生致力于岐黄之术,晚年根据临床经验自创"五通汤"一方运用于气血津液失调病症,颇有良效。本文从组方思路、组成功效、证治机要、处方释义、灵活加减等方面详细解析了五通汤的辨证眼目及运用精要,为临床较好的治疗气血津液失调病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方剂学专家陈潮祖教授,生于1929年,四川宜宾人。幼有异禀,聪颖过人,后从表兄孙芳庭先生习医,弱冠之年,即悬壶闾里,1957年赴省城进修深造,结业之后,留成都中医学院任教。三十余年,潜心中医学,尤其是中医方剂学的研究,为现代方剂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贡献。先后担任过成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主  相似文献   

12.
陈潮祖教授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多种证型及兼见证.外寒日久,肺闭水停治宜宣肺开郁,温阳利水;肺热未尽,肺气闭郁治宜开宣闭郁之肺气.指出小青龙汤中有散有收,有泄有补,气津兼顾,开合相宜,配伍精当,应用于咳喘效果不可勿视.咳而遗尿治宜振奋中阳;咳而兼喘治宜外散表寒,内宣肺气;咳引胸胁痛治宜肺肝同治;咳兼溢饮治宜温肺散饮,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13.
剖析敦煌医学中三焦内容,包括三焦部位、三焦脉诊、三焦六部、三焦经脉等,旨在阐述"三才"思想与敦煌医学三焦理论的密切联系,并通过研习敦煌古籍来丰富中医学的三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张晓文  宋清  徐志伟 《陕西中医》2006,27(2):197-200
目的:从离子通道理论认识和探讨中医三焦学说的实质。方法:从《内经》对于三焦概念之本源以及历代医家有关三焦学说的理解和认识,应用现代医学离子通道理论,对三焦的实质内涵重新给予认识和解释。结论:认为三焦学说的实质与离子通道理论有密切联系,离子通道有可能作为三焦的重要内涵之一,这对于促进三焦学说的认识和深化、发展和弘扬中医理论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陈潮祖教授临床活用经方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潮祖教授乃全国著名老中医 ,从医 5 0余年 ,学验俱丰。师崇仲景 ,临床擅用经方治疗疾病。我们在跟师期间 ,亲见其临证运用经方 ,或单投 ,或合用 ,或师其法而随症加减 ,皆能切中病机而获良效 ,确有独到之处。今举例以示其活用经方之妙。1 小青龙汤合五苓散治疗癃闭杜某 ,男 ,5 6岁 ,2 0 0 0年 1月 2 0日其妻前来求方。谓患者于数日前凌晨 2时~ 4时因事起床办理 ,后感全身寒冷 ,随即小便不通 ,点滴难下。送某省级医院治疗 ,导尿也未能通 ,拟在小腹穿孔安上导管 ,病人不愿意接受 ,遂嘱家属前来求方。据述当是受寒所致。师书小青龙汤去五味…  相似文献   

16.
朱翠玲  衡百川 《河南中医》2013,(12):2065-2066
从古至今,三焦学说都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多学者认为三焦有以下几种:即形态三焦、部位三焦、功能三焦、辨证三焦。以五脏为基础,通过结合三焦之体和用,从气化方面来论治,能使这一理论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陈潮祖 ,男 ,生于 192 8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全国著名老中医。从医近五十年 ,穷究方理近 4 0年 ,考据千家 ,集古论今 ,著成《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 ,详论治法与方剂。师尊仲景 ,临床擅用经方 ,常独僻蹊径 ,妙起沉疴 ,尤对经方的加减运用、配伍结构辨证施治 ,独具心得。吾师陈潮祖教授临证数十载 ,师于临床诊病 ,思维活跃 ,辨证准确 ,往往一般疾病只在几分钟内则可得出结论 ,确定治法 ,而对于疑难杂证则反复推敲 ,但思路清晰 ,每每切中病机要害 ,选方用药准确精当 ,常获良效。师治学严谨 ,为人宽厚 ,无半点私心 ,其毕生心愿乃希望后起中…  相似文献   

18.
颊针疗法是王永洲教授创立的一种无痛针灸新疗法,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为其三大理论,具有取穴标准、靶点明确、操作简单等特点。运用全息理论,以面颊部精确全息定位取穴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四肢及躯干不适;大三焦理论调理三焦气机使五脏协调,阴阳相交而寐;心身理论强调形神统一,对三焦穴采用一体化治疗,对躯体及精神同步干预,使中风后失眠患者情志畅达,安然入睡。基于颊针疗法三大理论(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探讨颊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思路,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从三焦与肺经络气血相通、三焦少阳调节肺之气化、三焦相火温养固护肺脏、三焦失调引发肺失宣降以及从三焦治肺病证临证探讨五方面概括三焦论治肺病证的理论基础。提示若三焦功能失调,会导致肺病证的发生,应考虑从通畅三焦角度论治肺病证,以确保肺病证的有效诊治。  相似文献   

20.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自《内经》首论三焦,《难经》提出其"有名无形"的理论之后,关于三焦实质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在学习三焦生理、病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浅谈自己对三焦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