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运用自拟活血化瘀汤结合冰敷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5年04月-2017年0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冰敷组、中药组、冰敷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 通过各组的不同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第一天、三天、七天消肿止痛情况及治疗结束时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冰敷组、中药组、中药冰敷组”各组患者随术后治疗时间推移,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治疗效果:中药冰敷组>中药组>冰敷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调查:中药冰敷组>中药组>冰敷组>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对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用方剂治疗。结果观察组疼痛治疗有效率、肿胀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可有效提高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并观察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自拟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消肿止痛情况,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消肿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随治疗时间推移两组差异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瘀汤可快速有效地缓解四肢骨折术后疼痛肿胀,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并抑制炎性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顺序单双号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参照组予以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活血利水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患肢肿胀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 d、5 d患肢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与活血利水汤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患肢肿痛,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行气活血酒精浸液"外用涂擦对四肢外伤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症状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5月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骨伤2科入住的外伤致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保持肢体休息位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行气活血酒精浸液"涂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2.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两组患者肢体局部肿胀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和第6天,观察组患者肢体局部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中度与重度疼痛程度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行气活血酒精浸液"涂擦治疗对四肢外伤骨折后肢体肿胀消退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肢疼痛,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环加压冷疗系统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chatzker VI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Aircast循环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冰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毛巾包裹冰袋进行冰敷治疗。对两组患者伤口引流量、疼痛程度、患肢肿胀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第1天、第3天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程度第1天、第3天、第7天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循环加压冷疗系统与传统冰敷治疗相比,能够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出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冰敷疗法在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旨在为骨科的临床工作提供服务,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本院创伤骨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单双号随机分为非冰敷组和冰敷组。非冰敷组入院到出院采取常规护理;冰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冰敷疗法。研究两组病例在术前及术后患肢疼痛情况、患肢肿胀处皮肤皱纹出现前所用时间、肿胀情况、术后术口渗血情况、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疼痛、患肢肿胀处皮肤皱纹出现前所用时间、肿胀程度、术后术口渗血、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冰敷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非冰敷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冰敷疗法能更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患肢疼痛,皮肤皱纹出现的时间更短,更快消除肿胀及减少术后术口渗血情况,促进患肢骨折愈合,缩短住院天数,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冰敷联合患肢抬高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冰敷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患肢抬高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与第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患肢肿胀程度。结果 术后第3天与第5天,两组VAS评分与患肢体肿胀程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与患肢体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敷联合患肢抬高可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肢体肿胀程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术后间断冰敷3 d及持续冰敷72 h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间断冰敷3次/d,30 min/次,持续3 d。观察组术后除康复锻炼时间外持续不间断冰敷7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及患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结果:两组术后72 h患肢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及术后1周患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持续不间断冰敷72 h可有效减轻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肿胀程度,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范围冰敷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肿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89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大范围冰敷患处及周围,持续冰敷2天,对照组不用冰敷。比较术后、术后8小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患肢疼痛评分(VAS)及术后、术后6小时、术后第2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6天患肢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8小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及术后6小时、术后第2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6天患肢肿胀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大范围冰敷能明显改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肿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Limb Pain and Headach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adache》1994,34(3):169-171
SYNOPSIS
The occurrence of limb pain in close temporal relationship with headache was sought in 245 (185 women and 60 men) patients. Eleven patients (4.4% three men and eight women) had referred pain at least once, in one or more limbs in close temporal relationship with headache. Usually the pain was located in the upper limbs, was concomitant with the headache but could precede or follow it. The severity and length varied between patients but wa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same subject. It is possible that this symptom is more frequent than believed so far and that many patients are misdiagnosed.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肢体延长,探讨其对骨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1991/1999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不等长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8~15岁,平均12.5岁。肢体短缩3~12cm,平均6cm,均采用改良干骺端皮质骨截骨术,术后7d开始延长,1mm/d,分2~4次完成。延长1周后拍X线片,了解截骨是否完全、截骨对位对线情况,如有轴向偏移等,随时调整。以后每3周拍X线片1次,了解延长情况,新骨形成情况,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后停止延长,带外固定架至延长区获骨性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结果所有病例均达预期延长长度,延长2.0~14.5cm,平均7cm,胫骨延长3~12cm,股骨4~10cm,胫骨、股骨同时延长11.0~14.5cm,尺骨2.0~3.5cm,愈合指数25~43d/cm,平均31d/cm。结论Ilizarov延长技术合理,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骨膜剥离少,对局部血供破坏小,明显缩短了截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