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通过电脑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疼痛感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吞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间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降低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加快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邓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60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低位弧形切口甲状腺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高龄贲门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高龄贲门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为上腹正中入路,对照组27例为左胸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切缘癌阳性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腹入路切除贲门癌创伤小,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干扰轻,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清扫腹腔淋巴结较彻底,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高龄贲门癌患者首选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经乳晕入路的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微创、出血少、并发症少、疼痛小、复发少、切口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食管旁沟入路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雄市中医院甲状腺专科收治的22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A组(75例)、B组(72例)、C组(73例),3组分别采用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入喉点入路显露喉返神经,观察3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临床疗效(喉返神经显露支数、部位)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较B组、C组显著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且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较C组显著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术中共解剖出喉返神经356条,右侧230条,左侧126条,双侧喉返神经显露98条,3组喉返神经显露支数、部位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入喉点入路不同方式显露喉返神经极喉返神经损伤率相当,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椎旁肌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选择椎旁肌入路,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虽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大(P0.05)。就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及疼痛指数而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入路微创小切口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手术中,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东莞南城医院收治40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分别从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ODI评分较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两组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传统后正中入路,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更佳,是一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方法:56例胸腰椎骨折后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节段后凸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节段后凸角,且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开放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60例胸腰椎骨折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传统开放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obb角纠正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腰背痛评分(0.77±0.2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9±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可减少切口残腔体积和骨性剥离,手术创伤较传统开放入路更低,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骨科医院8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路径不同进行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经传统后外侧入路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微创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21.95%(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可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负重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3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切除肿块,观察组行乳晕入路切除肿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均短,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瘢痕现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SMIA)甲状腺切除术与经颈白线入路(LACA)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T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TT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SMIA组与LACA组,各45例。LACA组患者接受LACA甲状腺切除术治疗,SMIA组患者接受SMIA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美观度评分、手术前后创伤定量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结果:SMI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长均较LACA组短,术中失血量较LACA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1 d、3 d,SMIA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LAC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SMIA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较LAC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前列腺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以经耻骨后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观察组治疗以经腹腔入路LRP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中转开放手术、无直肠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导尿去除时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LRP及经耻骨后LRP可有效治疗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控瘤效果及尿控效果,医师需掌握熟练操作技术,选择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半椎板和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椎管内肿瘤患者124例,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62例患者进行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进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脊柱稳定率、肿瘤完全切除率、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脊柱稳定率、肿瘤完全切除率、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管内肿瘤患者实施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脐入路腹腔镜行胆囊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番禺区钟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具有择期行胆囊摘除术指征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后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及发生胆漏、胆道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对照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为52.0%,观察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9例采用髂腹股沟和K-L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用Brooker标准评价异位骨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多于对照组,复位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异位骨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经髂腹股沟和K-L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术中经肩胛舌骨肌内侧缘和外侧缘入路对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术均采用标准的Smith-Robinson入路,内侧组术中经肩胛舌骨肌内侧缘显露椎体,外侧组经外侧缘显露椎体。在术前及术后1周、3周、6周、12周及6个月时,以吞咽-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2组吞咽评分在各随访时间点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对于在C3—5节段行手术的患者,内侧组在术后1,3周时的评分明显低于外侧组(P均0.05),而在C5—7节段行手术的患者,内侧组在1,3周时评分明显高于外侧组(P均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中,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后吞咽困难程度有一定影响;当行C3—5节段手术时,肩胛舌骨肌外侧入路应作为首选;当行C5—7节段手术时,肩胛舌骨肌内侧入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椎旁间隙入路使用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30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等临床指标,评价经椎间隙入路的手术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经椎间隙入路平均手术时间(73.3±10.2)min,术中出血量100~150mL,术后Cobb角矫正至5°~10°,术后VAS评分:术后24小时(3.1±0.3)分,术后1周(1.9±0.2)分,随访过程中Cobb角无明显丢失,VAS评分为(1.1±0.5)分。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术式,同时配合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可以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复位后的"蛋壳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剥离椎旁肌入路内固定组(传统组,25例)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组(经肌间隙组,27例)。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的VAS疼痛评分,术后损伤节段的局部后凸角(LK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相比,经肌间隙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伤椎高度矫正及局部Cobb角丢失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正中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复位佳、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手术中切断股外侧肌止点显露股骨大转子及股骨近端的优点。方法:对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切断股外侧肌止点,从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肌间隙入路,显露术区的方式与20例采用切开股外侧肌显露术区的术式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肌酸激酶的变化、术后负重时间等参数,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及肌酸激酶变化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切断股外侧肌止点方法比切开股外侧肌手术方法创伤小、出血少、显露好、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