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对癌症的主要治疗是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扶正抗癌,前三者针对的是癌症局部,扶正抗癌针对的是癌症患者整体。而现研究表明体质与癌症患者息息相关,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医气虚质、阳虚质这二种体质的人患癌的几率要高,并且通过改变体质能有效预防并治疗癌症。其实中医扶正抗癌即是癌症患者的体质支持治疗。本文从中医体质学说谈癌症患者的体质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西长安街地区"五癌筛查"检出的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的分析研究,探讨不同癌症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社区的癌症高危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以及后续相关研究积累经验。方法基于"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对目标人群使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软件国家标准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出不同癌症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研究的癌症高危人共388例中,肺癌高危158例次,上消化道癌症高危225例次,肝癌高危133例次,结直肠癌高危114例次,乳腺癌高危173例次。经体质辨识,平和质77例,气虚质20例,阴虚质63例,阳虚质71例,痰湿质88例,湿热质17例,气郁质15例,血瘀质29例,特禀质8例。结论本研究中与癌症高危关系最密切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其中平和质与上消化道癌症高危存在负相关,阴虚质与上消化道癌症高危存在正相关,湿热质与肝癌高危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探讨“无证可辨”肺结节的中医治则,认为肺结节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学说4大基本原理密切相关。治疗将从辨识、改善偏颇体质,以期通过“辨体-论治”思维早期干预诊治肺结节,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目的,开拓肺结节中医治疗的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而高血压病作为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77%的初发脑卒中都与高血压病有关。体质作为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中医干预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意义。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分布类型、体质与证候、并发症和合并病的关系,以及辨体质论治等进行阐述,为高血压病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因人制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经过较多样本的研究,探讨癌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从而可以对癌症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预防癌症的发生。方法运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测定表》,对600例癌症患者及600例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从整体看,600例癌症患者,平和质较少,仅占8%,多数为偏颇体质占92%。在8中偏颇体质中,痰湿质126例,占21%,血瘀质114例,占19%,气郁质108例,占18%。600例普通人群中,平和质最多,占42%。结论癌症患者的主要影响体质类型为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  相似文献   

6.
癌症为深危重疾,对于绝大部分癌症患者,临床普遍采用手术、中医、化疗、放疗、生物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由于癌症的种类、所处阶段、先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以及病人体质等等的不同,求诊时病人的证  相似文献   

7.
胆石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晰,手术治疗该病带来了很多未知的风险和并发症,在此情况下运用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胆石症的病因与治疗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中医体质辨识目前虽不能肯定是胆石症防治的一项有效手段,但是作为一项辅助手段,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未病先防和指导该病患者的日常调理都将有深远的意义。以下笔者对中医体质与胆石症的关系作一浅显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病相关、体质决定发病与否、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归及预后,认为中医体质学可为实施"治未病"提供方法、工具及评估体系,实现从个体预防到群体预防的转变,有助于个体化诊疗及养生。基于中医体质学与治未病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体质三级预防体系理论,以治未病的调体防病、调体防变、调体防复三个层次为切入点,论述中医体质学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并从辨体为本的临床方法、调体防病的预防方法、智能辨体的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展望,以冀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体质的研究,结合治未病思想,探索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措施。围绕中医对放射性肠炎认识、各医家辨证治疗该病的思路、放射性肠炎病因病机、从体质着手预防放射性肠炎发生进行论述。中医体质理论在患病机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及预后中均用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体质角度,采用中医未病先防观点,为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癌症病人体质虚弱和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治疗癌症恶病质主要是营养支持,而中医治疗癌症恶病质不仅扶正,还能抗癌,扶正的关键是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11.
中医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的特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体质的不同也决定了临床表现及治疗的不同,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得到了更多认可,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治疗疾病,不仅可以"治未病""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还丰富了个体化医疗,重视了"以人为本"。本文通过论述DPN中医体质分型、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进一步了解其关系,并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特罗凯相关药物性皮疹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因素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特点变化对中医预防和治疗特罗凯相关药物性皮疹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口服特罗凯肺癌患者出现相关药物性皮疹后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来探讨中医体质特点变化对中医预防和治疗特罗凯相关药物性皮疹的指导意义。结论:特罗凯相关药物性皮疹肺癌患者的体质因素的变化提示辅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湿为主的中药治疗可能为预防和减少口服特罗凯患者药物性皮疹的发生,提供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70-1373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及对肺癌研究的逐渐深入,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认识肺癌不啻为一条新的中医特色治疗思路。文章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学特征及中医体质对肺癌的成因认识、与证候相关性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中医体质学在肺癌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北京西长安街地区"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下简称"五癌筛查")所检出的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社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以及后续相关研究积累经验。方法基于"五癌筛查"对筛查出的乳腺癌高危人群采用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软件国家标准版"软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通过"五癌筛查"纳入乳腺癌高危者173例,均为女性,体质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居多。不同年龄段体质分布结果显示,40~49岁以气郁质为主,阴虚质为次;50~59岁以痰湿质为主,平和质为次;60~69岁以阳虚质为主,阴虚质为次。合并其他癌症高危种类数中,有6种癌症高危者以痰湿质为主,阴虚质和阳虚质为次;5种癌症高危者以阴虚质为主,平和质和湿热质为次;4种癌症高危者以阴虚质为主,痰湿质为次;3种癌症高危者以痰湿质为主,阳虚质为次;2种癌症高危者以阴虚质为主,阳虚质为次;单一乳腺癌高危者以平和质为主,痰湿质为次。结论与乳腺癌高危关系最密切的体质偏颇类型依次是: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且年龄段不同、合并其他癌症高危种类数不同,其体质特点也有不同,在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中应根据其特点制订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近年来的高血压中医体质相关文献,从中医体质的分布在高血压病上的体现,通过体质辨证来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体质的关系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体质贯穿着高血压疾病的始终,对于临床上指导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体质在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中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在此也指出其不足并对它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藏医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进行对比,分析藏医体质对应中医五行体质的异同,对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人的禀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梳理《黄帝内经》《四部医典》中体质相关内容,对中医五行体质、藏医三种体质进行阐释。结果:藏医体质在理论上对应中医五行体质,可互为参考。结论:中医五行学说影响了藏医五源三因理论,所以中医体质与藏医体质在划分依据方面有其共性,同时存在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次确诊且首次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中医体质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相关性。方法首次化疗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调查16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体质类型。所有患者均给予GP方案化疗。化疗周期中随访患者的血小板情况,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3版记录CIT分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中医体质与CIT的相关性,分析CIT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IT的危险因素。结果初次确诊NSCL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占41.8%,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研究中未出现血瘀质及湿热质。中医体质与CIT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r=0.421,P0.01);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CIT与平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中医体质、年龄均为CIT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中医体质与CIT相关,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更易出现CIT,且年龄60岁的患者更易发生CIT。  相似文献   

18.
因癌致贫,时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癌症泛滥一直困扰着我们。其实癌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治而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北京世兴中医经络医学研究院李世兴院长,根据自己行医40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中医经络学的观点出发,主要从癌症的定义、成因、治疗,以及预防等多角度分析了癌症的防与治,以期人们对癌症的防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酮病与中医体质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300例2型糖尿病并酮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对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分类,并分析2型糖尿病并酮症发病中相关因素及差异性。结论通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2、2型糖尿病酮症痰湿质患者多为肥胖型,阴虚质多为偏瘦型,患者年龄及性别可以影响中医体质分布;3、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多伴高TC、TG及BMI增加;4、2型糖尿病酮症血瘀质患者多存在高LDL-C水平;5、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并发酮症时具有较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因此,笔者可以发挥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运用"治未病"的理念,找出2型糖尿病酮症的高危体质类型,调整体质偏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体质现象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与人体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治未病方面的研究成果。1 针对体质防未病。临床研究表明,疾病与个人体质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体质学调研证实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既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病理性体质及相关因子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