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53-4654
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二甲双胍联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选择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维生素B_(12)+叶酸+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作分析。两组治疗前,维生素B_(12)水平、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对照组维生素B_(12)水平、叶酸水平明显下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所有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维生素B_(12)+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可有效对机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维持,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89-3291
探析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维生素B_(12)水平、叶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的12.96%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维持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水平,可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分析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组行叶酸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行维生素B_(12)、二甲双胍、叶酸联合治疗。结果 (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与对照组叶酸水平差异显著(P0.05)。(2)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用药12个月后,患者维生素B_(12)水平与下降显著,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2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60-862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组采用叶酸联合二甲双胍,观察2组叶酸、维生素B_(12)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糖、维生素B_(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y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叶酸、维生素B_(12)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比较三组血清Hyc水平发现,对照组血清Hy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显著高于观察1组的20.00%、观察2组的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1组与观察2组间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与叶酸、维生素B_(12)联合治疗,有助于纠正叶酸、维生素B_(12)吸收障碍,预防血清Hyc升高,减少糖尿病对周围神经、肾脏及微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85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20.5mg/次,3次/d口服。比较2组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12个月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维生素B_(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12个月时,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389.54±98.72)、(366.32±102.53)、(358.74±92.49)、(341.72±99.35)mmol/L]较治疗前[(399.10±109.23)mmol/L]明显下降(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0.96±2.62)、(24.42±1.61)、(26.43±2.04)、(28.47±2.51)μmol/L]较治疗前[(20.34±1.64)μmol/L]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406.54±100.34)、(403.63±97.48)、(405.64±99.93)、(404.77±94.43)mmol/L]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1.78±1.31)、(20.57±2.43)、(21.82±1.55)、(20.98±1.99)μmol/L]与治疗前[(404.62±108.16)mmol/L、(21.34±1.71)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个月时,观察组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7.78%)明显高于观察组(1.11%)(P0.05)。结论维生素B_(12)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抑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减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 B_(12))水平的变化及其互相关系。方法对入选的80例糖尿病组以及8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清或血浆,-20℃冻存,然后集中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Vit B_(12)、叶酸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6,P=0.019);同时糖尿病组叶酸及Vit B_(12)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叶酸:t=4.289,P=0.035;Vit B_(12):t=3.016,P=0.043);并且血Hcy浓度与叶酸和Vit B_(12)水平呈负相关(叶酸:r=0.920,P=0.025;Vit B_(12):r=0.950,P=0.013)。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同时伴有叶酸及Vit B_(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研究组联合采用维格列汀及二甲双胍。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糖、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与对照组(5.26%)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血清脂联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测定266例子痫前期患者(A组)和266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血浆tHey水平A组高于B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中7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4周后,血浆tHey水平下降(P<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上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Hey水平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使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tHe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叶酸、维生素B_(12)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以及对其早期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科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并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72例患者列为复发性流产(RSA)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孕前检查的仅有过正常生育史的6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均为非在孕患者。两组患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加入负压真空采血管(内含促凝剂)震荡混匀后高速离心取血清,采用双试剂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叶酸、维生素B_(12),同时采用枸橼酸钠为抗凝剂,负压真空采血管采集外周静脉血5ml混匀离心取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结果 RSA组中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叶酸、维生素B_(1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SA组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成正相关,而与叶酸、维生素B_(12)均为负相关。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早联合检测D-二聚体、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可作为育龄或早孕女性评价和预测反复流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无并发症组较正常对照者相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两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叶酸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糖尿病组r=-0.36,P=0.01;对照组r=-0.41,P=0.02)。维生素B12水平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两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维生素B12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糖尿病组r=-0.20,P=0.14对照组r=-0.31,P=0.18)。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易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给予叶酸及B族维生素可能对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型糖尿病各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在198例经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患者中,治疗组96例同时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6控制Hcy,5 a后比较Hcy和糖尿病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中糖尿病合并脑部病变、合并冠心病、合并肾病病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并发症的加重差异增大。结论:空腹血清tHcy水平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Hcy水平对降低糖尿病的肾病、心脏病、脑部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与叶酸表达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组、脑梗死患者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血浆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观察MTHFR基因型在不同组间分布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间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THFR基因型在各组间分布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可能与血管性痴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治疗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作为病例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空腹抽血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在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占63%,明显高于对照组14%(P<0.01);病例组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20.42±6.3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同型半胱氨酸[(8.78±3.88)μmol/L]平均水平,血浆叶酸水平为(7.42±4.3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3.25)ng/mL,P<0.01],维生素B12水平为(324.56±167.8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88.44±255.75)pg/mL,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5、r=-0.587);对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之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叶酸、维生素B6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青年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叶酸与维生素B6治疗和叶酸、维生素B6与甲钴胺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随访研究组患者复发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7/30)(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6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青年脑卒中,与仅用叶酸、维生素B6治疗比较,能够明显降低血Hcy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就诊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抗凝组43例和静脉溶栓组41例,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消化液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抗凝组予低分子肝素5000~75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静脉溶栓组在肠系膜血管造影后经导管注射尿激酶80万U,第2日改为尿激酶30万U/次、每日两次静脉注射,疗程1周,后改为华法林每日2~5 mg口服,连用4周。比较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及对照组D-二聚体、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小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增大,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升高,且抗凝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或P0.01)。抗凝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5.61%(P0.05)。抗凝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降低;早期予抗凝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可降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增加病变段管径,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痴呆的关系及叶酸和维生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130例(痴呆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5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浓度,对高Hcy血症痴呆患者进行叶酸和维生素干预治疗,检测干预3周后患者血液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痴呆组Hcy浓度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_(1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同痴呆类型患者Hcy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和维生素B_(12)低于对照组(P<0.05);高Hcy血症痴呆患者叶酸和维生素干预治疗后,Hcy水平显著降低,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水平Hcy可能是老年人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叶酸和维生素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测定266例子痫前期患者(A组)和266例正常妊娠孕妇(B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ey水平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血浆tHey水平A组高于B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A组低于B组,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中7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4周后,血浆tHey水平下降(P〈0.01),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上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Hey水平上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叶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使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tHe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方法试验分3组:2型糖尿病组(2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1例)、健康对照组(26例)。空腹检测各组静脉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胰岛素、维生素B12、瘦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等指标,测量血压,同时测量并计算各组的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同型半胱氨酸、瘦素、收缩压、舒张压、BMI均高于其他两组,ISI、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其他两组。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与收缩压、舒张压、瘦素、BMI呈正相关,与叶酸、维生素B12、ISI呈负相关,以上比较皆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更易发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这种关系可能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50例,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将患者按2:1:2比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照组1(二甲双胍单药)和对照组2(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15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5周后,观察组的FBG、2h PBG以及Hb A1c水平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1,而BMI水平显著降低,亦明显优于对照组1和2,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β细胞功能,降低超重体重,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养阴健脾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月4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确诊为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养阴健脾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FPG、2 h PG及Hb A1c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ns及HOMA-IR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养阴健脾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其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