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五味余甘子丸对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对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的药效与副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急性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结合藏医血隆病发病原因,制备藏医血隆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5组: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前后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对血隆病可明显降低大鼠TC、TG水平。结论: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能明显降低血隆病大鼠血脂水平,且对血隆病大鼠肝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藏药十一味金色丸系藏医临床治疗赤巴病的常用藏成药。综述其方剂来源,考察方剂配伍特点与临床功效关系。方法:文献法、综述法。结果:查阅藏医药古籍文献,发现十一味金色丸有6处方剂来源,共涉及20味药材,且味主甘、苦、辛,消化后味即“三化味”主甘、苦。藏医理论认为化味之甘味治疗隆病、赤巴病,化味之苦味治疗培根病、赤巴病,6处方剂来源的药味组成虽有不同,但均以治赤巴病为主。结论:方剂配伍理论独特而神秘,是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为阐释方剂的配伍规律、发展藏药配伍理论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藏药加外治疗法治疗査隆病的疗效。方法:对50例査隆病患者采用藏药内服加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治疗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结论:根据不同分型的査隆病采用药物加外治疗法进行治疗后疗效比单一药物治疗明显提升,且无任何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藏医药治疗“白脉病”的组方规律,研究用药特点,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四部医典》《藏药方剂大全》《秘诀补遗·钥匙》《临床札记》《藏药方剂宝库》等藏医药经典著作中收集和整理明确治疗“白脉病”的藏药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软件”(TCMI V3.0)对常用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藏药药性理论分析治疗“白脉病”药物性-化-味的使用频次等。结果:汇总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方剂102首,涉及单味藏药220种,使用频次≥30的药物有20味,西红花和丁香的使用频次较高;丁香、麝香和丁香、肉豆蔻是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发现“肉豆蔻、丁香、珊瑚、麝香、西红花、天竺黄”为主的5首核心组合,以及藏药性-化-味理论分析出苦味和甘味、凉性的使用频次较高。结论:频次、药物组合、核心组合以及药性的分析结果都揭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功效以行气泄隆、清脉热为主,并始终遵循协调人体三因动态平衡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已故名医黄德章清宫安神液治疗失眠心肝火旺证3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安神液与枣仁安神丸(常用中成药)治疗失眠心肝火旺证的临床观察,对安神液做出评价。方法将76例失眠心肝火旺证病人随机分组,采用单盲给予两种不同药物观察1周,并对失眠程度、发作次数、发作时间量评分。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失眠程度、发作次数、发作时间都有好转(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安神液是治疗失眠心肝火旺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头部隆病头晕藏医属于龙病的范畴。其病因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平衡失调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方法:对51例患者运用藏医札麦澄廓治疗头晕。可根据病情灵活用药,可使复发率降低,远期疗效较优。结论:藏药口服结合藏医札麦澄廓治疗法对头晕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藏药口服头部隆病头晕。  相似文献   

7.
<正>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藏医属于"白脉病"的范畴。在藏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藏药如意珍宝丸、十八味党参丸、二十五味儿茶丸、藏医外治盐熨疗法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2治疗方法2.1藏药治疗: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每丸重0.35g;如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 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结果 共纳入82首方剂,频次≥37的有5首方剂,以清热止痛、干黄水、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类方剂为主;频次≥8的高频藏药34味,以活血、消肿、止痛类药物为主。方剂药性中以苦、甘、辛等药味为主,三化味中以苦化味为主;药味的药性值中凉、钝、重为最高,分别对应治疗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等特性。择时用药规律中十三味鹏鸟丸、二十五味儿茶丸、十八味党参丸、三十五味沉香丸是4个时段常用组合方剂。方剂关联组合均以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鹏鸟丸、十八味党参丸等三种方剂为轴心进行加减方剂配伍;药物关联规则以清热凉血、干黄水、调和气血的药物为主。药物聚类分析较有别于关联规则的结果,反应了生胃火、解毒的用药规律。因子分析共得到8个公因子,反应了清热消肿、祛瘟解毒的治法特点。结论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真布”病以干黄水类药为主、清热止痛类药为辅、并注重隆的调节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数据挖掘《藏药方剂宝库》中治疗隆病的方剂规律。方法:通过《藏药方剂宝库》中收集与整理用于治疗隆病的方剂,使用Excel 2021建立方剂数据库,R Version 4.1.2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六味分析、三化味分析、五源分析、十七效能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36首隆病方剂中,共涉及292味藏药。治疗频次最高的前4位为肉豆蔻、丁香、毕菝、阿魏。药味中以甘味和辛味为主,化味中以甘化味和苦化味为主。源中空源和风源最多。效能主要为轻效能、重效能、糙效能、热效能。功效主治隆病、培根病、寒病、热病。关联规则中丁香+肉豆蔻的支持度和频次最高。结论:藏医应用隆病方剂以治疗隆病为主,总结出藏医治疗隆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头部隆病头晕藏医属于龙病的范畴。其病因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平衡失调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方法:对60例患者运用藏医札麦澄廓治疗头部隆病。可根据病情灵活用药,可使复发率降低,远期疗效较优。结论:藏药口服结合藏医札麦澄廓治疗法对头部隆病头晕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藏药口服头部隆病头晕。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主任医师医师认为慢性心衰的基本病机为心肾不交,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为其治疗大法,上下同治、妙调交泰丸比例为其治疗特点。介绍张建平主任医师从"心肾不交"诊治慢性心衰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病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润民  李鑫 《光明中医》2014,29(11):2289-2291
目的观察补肾安神胶囊和照海申脉穴位按压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690例,随机分成穴位按压配合中药治疗组、补肾安神胶囊组、交泰丸对照组三组。通过分析中医证候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量表,判定治疗效果,同时观察随访复发率。结果补肾安神胶囊配合照海申脉穴位按压明显优于补肾安神胶囊组和交泰丸。结论补肾安神胶囊配合照海、申脉王不留行压穴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为治疗不寐证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匮要略》"心胃同治"理论,临证时心胃同病则"心胃同治,心在前,当先治心;胃在前,当先治胃"。从心胃同源、心胃同病、心胃同治等心胃学说理论出发,调和血脉,调畅气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兼以活血化瘀、安神治疗胸痹疾病,可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推测藏药成方治疗脑中风的用药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对“隆”具有调节作用的高频药物治疗脑中风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并对主要病因“隆”的内涵进行解析。方法:在《藏药标准》等书中检索、筛选治疗脑中风的藏药成方,根据《晶珠本草》等整理所含的药物,利用R工具arules包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将分析得到的高频药物组合中对“隆”具有调节作用的药物,利用文献挖掘、TCMSP等数据库分析治疗脑中风的藏药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通路。采用Cytoscape构建治疗脑中风的调“隆”藏药“化合物-靶点-通路-隆”关系网络图。结果:数据挖掘得到沉香、丁香、诃子、木香、肉豆蔻、乳香共6味调“隆”药物,其作用于MAPK3、PTGS2、MAPK14等关键靶点和c GMP-PKG、PPAR等通路,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神经元等功能减轻脑中风症状。推测“隆”的功能与血液的运行、血管的功能、神经元的调节、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本研究探讨了藏族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推测“隆”的功能与血液的运行、血管的功能、神经元的调节等关系密切,为藏医药治疗脑中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华  蔡平 《陕西中医》2009,30(10):1286-1287
目的:观察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8年12月对我院30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的12例心肌桥患者,给予藏药珍珠七十丸(珍珠、藏红花、牛黄、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黄、珊瑚等)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100%,9例心绞痛消失,3例心绞痛减轻。结论:藏药珍珠七十丸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藏医药治疗"黄水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藏药部颁标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常用藏成药诠释》等标准及著作中治疗"黄水病"的藏药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这些方剂中常用药物、组方规律及核心组合。结果:整理出治疗"黄水病"的藏医方剂共101首,涉及223味藏药,使用频次10次及以上的藏药共30种,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15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黄水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黄葵子、乳香、决明子、诃子等常用药物以及宽筋藤-乳香-诃子-余甘子等核心组合18个,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华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2011,6(5):381-384
“心肾不交”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对临床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导致失眠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心肾不交”,而临床上安神剂的选药组方,大多是以“心肾不交”这一理论为指导的。本文结合几个著名的安神剂处方如交泰丸、朱雀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孔圣枕中丹等来论述“心肾不交”理论,并且以现代药理研究作为佐证,证明了安神剂的选药与“心肾不交”理论的4个方面息息相关,从而指出中医基础理论对临床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娟  朱垚  陆明 《江苏中医药》2016,48(5):14-16,18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法并改进研究模式,结合原始医案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医案解构,从中分析周仲瑛教授临床运用交泰丸的经验。方法:对周仲瑛教授临证运用交泰丸的医案进行解构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分析运用规律。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病例154人,158诊次,病种69种,涉及病机138条,治法10条,药物234种,药物种类覆盖十九大类。结论:周仲瑛教授临证使用交泰丸的主治范围以"失眠"、"胃炎"等病为主,使用特异证为"失眠"、"怕冷",可见症为"口干"、"便溏",相关舌脉为"舌质暗"、"苔薄黄腻"、"脉细",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常用复法配伍为"养心安神,温通泄浊",常用复合配方为"酸枣仁汤、半夏泻心汤",常用组合药物为"黄连、肉桂、法半夏、熟枣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藏药三联疗法治疗胆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十味黑冰卡擦丸+十一味金色丸+仁青盘嘎治疗,观察组采用二十味肉豆蔻丸+南杰格瓦+六味能消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42%,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南杰格瓦、六味能消散、仁青盘嘎等联合治疗胆心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周铭心 《陕西中医》2010,31(9):1223-1225
目的:分析刘完素治疗"情志病"方剂计量学指标特色,为当今情志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刘完素及其前代、后世医家的医论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方剂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其"情志病"证治学术思想特点。结果:①清代治疗情志病方剂与宋代比较,在功效、药味、归经方面均有较强相关性(P<0.01);②3类治疗情志病方剂3种功效药物值比较,刘完素清热泻下药使用高于唐代(P<0.05),与清代无差别(P>0.05),开窍化痰、健脾安神药物的使用,三者均无差别。结论:①刘完素以清热法治疗情志病的治法思想为清代医家所尊崇。②刘完素治疗"情志病"以心立论,亦关乎肺脾二经。③以"开窍化痰"、"健脾安神"治疗情志病乃宋以来证治思想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