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0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口服组与肌注组,各30例,口服组采用口服的给药方式治疗,肌注组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围生儿结局差异。结果:使用黄体酮治疗后,口服组与肌注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提升,其前后治疗结果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肌注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围生儿结局,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酮体对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良好,口服与肌注的方式并不影响治疗效果,其药物对妊娠的围生儿结局不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68例早期流产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给予A组患者黄体酮胶丸口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B组患者黄体酮肌肉注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将经过治疗后继续妊娠的156例患者作为C组,以同期到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150例无早期流产症状的健康孕妇为D组。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73/84),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83/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患者血清孕酮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血清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口服与肌肉注射均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且不会对继续妊娠的围生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黄体酮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未应用黄体酮治疗)与观察组(33例,应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雌二醇、血清孕酮、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成功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3.03%)比对照组(21.21%)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黄体酮治疗可极大程度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先兆流产患者中实施黄体酮疗法治疗对妊娠合并症形成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择取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组,所选患者基于常规孕期干预实施黄体酮疗法治疗,另外择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干预,对照分析两组妊娠期合并症形成情况、围生儿结局以及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血清孕酮水平。结果:从妊娠合并症形成情况来看,两组在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胆汁淤积、胎膜早破、胎盘前置、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形成率上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围生儿结局来看,两组在难免流产、活产儿、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分娩后新生儿评分在7分及以上等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水平来看,治疗前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血清孕酮水平来看,治疗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比治疗前、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患者来说,黄体酮疗法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68例ICP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20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重度ICP组各项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ICP组,且观察组各项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可预示围生儿不良结局,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临床应当加强孕期监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总胆汁酸水平及终止妊娠时间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康美医院收治的86例ICP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血总胆汁酸(TBA)水平与终止妊娠孕周分组,比较围生儿的不良结局。结果:与ⅠB组和ⅠC组比较,ⅠA组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ⅡB组和ⅡC组比较,ⅡA组的围生儿不良结局〔低体质量儿、羊水污染、心肌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孕妇血TBA水平为10 TBA≤40μmol·L~(-1)时,且妊娠为37周终止妊娠可显著减少围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7.
叶垚敏  叶咏菊 《新中医》2022,54(17):143-147
目的:观察补肾凉血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先兆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凉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妊娠激素水平[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末流速(EDV)、收缩期峰值血流(PSV)]、妊娠结局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2、β-HCG、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I均较治疗前降低,EDV、PSV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I低于对照组,EDV、PSV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0.45%,2组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脐带绕颈 32 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 ;②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影响 ;③比较脐带绕颈与不绕颈者对围生儿影响。结果 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 ,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 (P <0 .0 1) ,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 2 1.8% ,新生儿窒息率为8 0 % ,新生儿病死率为 0 .9%。结论 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 ,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围生婴儿不良结局及其高危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卡进行产前检查80例初产单胎孕妇给予常规产检,并对产妇随访直至分娩。按照发病孕周不同将初产妇分成A、B两组。其中,A组在妊娠20周时,检测外周血中胎儿血红蛋白、血脂以及血清尿酸水平异常。B组在妊娠28周时检测外周血中胎儿血红蛋白、血脂以及血清尿酸水平异常。统计比较两组胎儿外周血血红蛋白(Hb F)、总血红蛋白(Hb T)水平,产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含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比例。结果:B组患者外周血液中的Hb F及Hb T水平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血清中TC、TG、LDL-C、HDL-C以及UA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围产结局出现比例相较于A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发病孕周不同是影响子痫前期围生婴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孕周越早,围产婴儿存活率以及预后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就黄体酮类药物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方法:观察64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用黄体酮类药物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酮类药物应用于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2):226-227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杜仲颗粒治疗妊娠期黄体不足引起先兆流产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黄体不足引起的先兆流产病例共25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杜仲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腰酸缓解及腹痛缓解时间;检测两组血清孕酮(P)水平;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疗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止血、腰酸缓解及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周和2周,治疗组患者血清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3%(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9%(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杜仲颗粒治疗妊娠期黄体不足引起先兆流产的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12):1695-1696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孕妇接受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孕妇仅予以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效果和血清HCG、P、E_2水平,以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孕妇治疗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治疗后,试验组孕妇血清β-HCG、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而组间血清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难免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的疗效显著,可显著升高孕妇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茂名石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娩的82例HbAlc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HbAlc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对照组(HbAlc 5.6%)与观察组(HbAlc≤5.6%),各41例。将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9.02%,观察组为34.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观察组为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HbAlc水平予以控制,以改善产妇围生结局,保证产妇与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是一种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的以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并发症 ,对孕妇是一种良性疾病 ,但因胆汁淤积影响了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易致产后出血 ;ICP的危害主要在胎儿 ,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不能预测的突然胎死宫内 ,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降低其病死率 ,提高产科质量 ,笔者回顾了本院 1997~ 1999年 14例 ICP患者的诊治体会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住院分娩总数为 6 6 8例 ,其中 ICP患者 14例 ,发生率为 2 .1% ,与国内报道近似 (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莞常安医院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应用黄体酮治疗,研究组加用HC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血清孕酮(P)、HCG、雌二醇(E2)]的差异,随访1年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1)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P、HCG及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增幅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早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联合黄体酮使用对降低流产率有利,同时能显著提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胎煎剂联合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先兆流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安胎煎剂联合黄体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腰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胎煎剂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多加  陈京京  吴效科 《世界中医药》2021,16(16):2505-2507,2512
目前,临床上针对先兆流产的治疗药物以地屈孕酮、黄体酮以及孕激素为主,其中黄体酮作为纯天然的激素类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优势近年来日益凸显,已有成为治疗先兆流产首选药物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复方治疗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可行方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中药复方及微粉化黄体酮改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亲产前梅毒螺旋体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发病的影响,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CS)的主要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母亲确诊梅毒的新生儿18例。结果新生儿期确诊CS 5例中母亲未治疗3例,治疗组产时RPR滴度>1:4共2例。CS临床表现以早产、皮疹、肝脾肿大为主。结论母亲产前和有效正规治疗可降低CS的发病。新生儿期的CS症状不典型,诊断要依据临床、X线表现和梅毒血清学检查及母梅毒病史。青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结果: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的治疗组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体酮胶囊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所致的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体酮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至患者症状消失为止,观察两组患者保胎情况、血清孕酮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观察组血清孕酮水平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其保胎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血清孕酮水平,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