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选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间符合针灸治疗为主或其他疗法配合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梳理后纳入文献47篇,总结其选穴规律。结果:发现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和足三里为最常用腧穴;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是选用较集中的经脉;胸腹部、下肢部和腰背部是选取腧穴较集中的部位;交会穴、募穴、背俞穴和五输穴是选用较多的特定穴类别。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选穴规律为循经、分部、辨证取穴,并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痛的选穴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来源,选取2008年至2018年的文献,以"慢性盆腔痛""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采用电子表格对入选文献选穴、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篇文献中穴位频次前六位为中极、三阴交、关元、气海、足三里、子宫,腧穴总频次出现最高的部位为胸腹部,尤以腹部为主,腧穴归经则多集中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痛取穴选经有规律,腧穴多分布于腹部并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现代临床文献的经穴选用规律。方法:对1982至2014年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符合针刺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35篇,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发现足三里、中脘、内关、胃俞、三阴交、脾俞和天枢是最常用腧穴,腧穴所属经脉主要集中于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选取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胸腹部和背腰部。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选穴规律有着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辨证取穴的特点,可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30年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取穴规律,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取穴参考。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1981年9月8日到2011年9月7日期间的中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筛选出国内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62篇;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腧穴归经、主穴、配穴、腧穴部位、耳穴等方面的计量学研究。结果:针灸治疗子宫肌瘤选用的主穴归经以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主穴选用频次最高的依次为三阴交、关元、子宫等,配穴则依次为气海、三阴交、太冲等;取穴部位主要为腹部;耳穴选用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内分泌、皮质下、子宫、肾、脾等。结论:针灸治疗子宫肌瘤以采用辨病治疗为主,较少采用辨证治疗;主要选穴原则为近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同时辅以耳穴。其中近部取穴以腹部为主,常用气海、关元、子宫;循经取穴以任脉、脾经和胃经为主;耳穴主要选用内分泌、皮质下、子宫,同时配以对应脏腑取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取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查找关于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自行研发的数据挖掘系统建立相关处方数据库,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总共纳入221个相关处方,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关元穴,其次为三阴交、子宫、中极。经外奇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子宫穴。特定穴使用规律研究示交会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募穴和五腧穴。腧穴-经络关联分析示取穴以任脉、脾经、胃经和膀胱经为主。腧穴-部位关联分析示取穴以腹部为主,其次为下肢和腰背部。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重视特定穴的使用,并以脏腑辨证结合经络辨证,以及重视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痛经腧穴用穴规律.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检索2003年至2011年国内针灸治疗痛经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对文献中使用的腧穴进行提取,纳入合格文献20篇,腧穴共28穴.结果发现,针灸治疗痛经中使用的腧穴、归经主要以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选穴规律。方法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近10年来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所纳入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太冲、上巨虚、阴陵泉、下巨虚,经脉主要集中于任脉及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本病处方选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为主,辅以背俞穴及胃肠下合穴,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四肢部和胸腹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取穴配伍规律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录的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应用Note Express文献管理器导出文献并进行筛选,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腧穴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76篇文献,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三阴交穴、关元穴、子宫穴、足三里穴;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是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取穴所在部位集中在腹部、下肢部、背腰骶部;所选腧穴中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五腧穴数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三阴交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子宫穴”“关元穴-子宫穴”是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核心配伍组方。结论: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取穴注重治本,注重近部选穴,注重特定穴的应用,注重上下配穴法的应用等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现代文献,总结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1977~2017年收录的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期刊文献,建立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归纳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临床选穴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选取的腧穴主要为环跳、阳陵泉、委中、秩边、承扶;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为下肢部;选取特定穴主要为五输穴、下合穴和八会穴。结论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选穴常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主,重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近17年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相关文献,探讨其选穴规律,为临床选穴与组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国内使用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以"中风""卒中""便秘""排便障碍"等为检索词,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59篇,涉及经穴53个,使用频次共393次。研究发现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选穴以天枢、足三里、中脘、上巨虚、支沟、气海、关元、大肠腧、水道、合谷、大横为最多;使用腧穴频数最高的经络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局部选穴主要以腹部腧穴为主。结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后便秘仍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为主,部分结合辨证取穴,选穴多集中于腹部。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79-2182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英文数据库中近10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析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规律。结果:在纳入111篇文献中被采用的腧穴有43个,涉及特定穴种类10种,分布于十条经脉,其中足阳明胃经腧穴使用频次235次,足太阴脾经148次。结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选穴以循经取穴为主,以特定穴为主要腧穴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临床选穴用经组方的特点与规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09—2019年)中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文献,通过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辨证辨经特点、治疗处方用穴规律、治疗方式特点等。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得知针灸治疗本病:1)针灸处方中常用穴位是三阴交(8.9%)、中极(8.9%)、关元(8.9%)、足三里(7.0%)、气海(5.8%);治疗本病常以辨病为主,所辨经脉涉及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布主要以腰骶部、下腹部为主;特定穴属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募穴(18.3%),五输穴(15.1%)、背俞穴(10.1%);治疗手段常用针刺治疗。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以辨病取穴为主要基础,主要涉及膀胱经、与任脉、足太阴脾经密切相关;采取近部选穴加远部选穴方法,以调节各脏腑功能,使小便得以自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以下简称卵巢早衰)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及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收集1997-01-01—2017-01-01国内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卵巢早衰文献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腧穴选用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篇文献,卵巢早衰针灸处方83条,共使用腧穴58个,腧穴使用频次共计516次,三阴交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关元、肾俞;最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关元与三阴交;腧穴分布以下肢部、胸腹部和腰背部居多;所选腧穴遍布十一经,以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特定穴使用广泛,特别重视交会穴、背俞穴及募穴的运用。结论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以膀胱经、任脉、脾经腧穴为主;优先选用三阴交、关元进行处方配伍;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用穴;重视交会穴、背俞穴、募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天枢;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0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的特定穴为主.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体现了“从脾论治、循脾胃经取穴、远近结合”“调整脏腑虚实、辨证取穴、前后结合”和“辨症取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探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选穴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2月)中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选用穴位31个,主要分布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上。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犊鼻、血海、膝眼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足阳明胃经为使用腧穴频数最高的经脉,腧穴分布最多的部位为膝关节局部,特定穴以合穴、下合穴、阿是穴应用较多。结论:现代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穴符合病因病机特点;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为主,重视特定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统计学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现代针灸治疗不寐文献的临床选穴特点和配伍规律,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对超星独秀、超星移动图书馆、金字塔医学在线图书、吉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等文献库收集的2006-2016年针灸治疗不寐的著作类文献进行文献检索,分析针灸治疗不寐的针灸处方,并对其频次、归经、所在部位及规律谱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57本著作文献中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应用腧穴频次最多的依次为百会、神门,经脉以督脉、足太阴脾经为主,部位以头面颈项和上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络穴为主,规律谱中以百会和神门穴配伍使用最常见。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与按部位取穴以及辨证取穴有机结合,重视特定穴的选用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文献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取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43篇,分析现代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针灸文献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选取腧穴主要为合谷、内关、三阴交、外关、肩髃、曲池、手三里、阳陵泉、尺泽和足三里,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是上肢部和下肢部,选取腧穴特定穴类别主要是五输穴、交会穴和八脉交会穴。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取穴规律具有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重视特定穴取穴为主的特点。结论:临床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应在中医阴阳平衡理论、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取以肢体痉挛性瘫痪所在部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为主的腧穴进行配伍,坚持辨证论治选穴配方,重视特定穴,从而发挥所选腧穴协同增效的作用,增强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选穴规律。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选穴特点及规律。发现稳定型心绞痛针灸处方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最高前5位依次为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和三阴交,针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用经涉及12条经脉,主要为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体现了"突出穴位的特殊治疗作用""循心包经、膀胱经及任脉取穴,前后结合""远取脾胃经,重视特定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索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瘿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瘿病的相关检索词,依据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考察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腧穴和经脉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分布情况。结果:古代治疗瘿病以近部选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天突、肩髃、气舍、天府、臑会,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任脉、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腧穴间配伍形式包括局部配穴、本经配穴及同名经配穴,以局部配穴为主,选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选用腧穴多位于颈项部和上肢部。结论:古代治疗瘿病注重近部选穴,多取循经颈部经脉上腧穴,腧穴间配伍以局部配穴为主,多使用交会穴,所选腧穴多分布于颈项部和上肢部,可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代中文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同功穴"选用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同功穴"的选用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07篇,选用腧穴105个。分析近代针灸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同功穴"主要为足三里、三阴交、承山、阳陵泉;"同功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多分布在下肢部和腰背部;"同功穴"特定穴中使用五腧穴和下合穴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阳陵泉→足三里,重视辨症取穴及局部腧穴的配伍应用。结论近代针灸治疗不宁腿综合征,选取主治功效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使腧穴配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可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