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280例经过规范医学处置后的犬伤III级暴露者的追踪分析,了解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280例犬伤暴露者进行规范的医学处置,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观察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及狂犬疫苗的接种情况;并通过随访,观察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规范的医学处置后,犬伤III级暴露者的伤口全部愈合,无死亡病例报告;2280例犬伤III级暴露者全部接种狂犬疫苗,只有296例同时注射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占12.98%;接种狂犬疫苗后通过随访发现94例发生异常反应,发生率为4.123%(94/2280),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受伤后只要及时接受合理规范的医学处理,犬伤III级暴露者可以获得安全保护,从而避免罹患狂犬病。尽管群众防治狂犬病意识有所提高,但犬伤III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犬只管理仍是狂犬病防控的工作重点,仍需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以预防狂犬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选取本院产前诊断并住院分娩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共200例,按配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孕妇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对照组孕妇不作任何干预.结果:干预后随访结果显示,经统计学检验两组HBV感染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意义重大,孕期阻断不是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HBV的有效治疗措施,其更好的阻断方法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婴乙型肝炎病毒(HBV)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梁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孕妇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组孕妇在孕28周、孕32周与孕36周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在新生儿24 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两组孕妇治疗前后HBV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新生儿接种1年后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HBV–DNA水平差异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治疗后HBV–DNA水平、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HBsAb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在产前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疗,能降低其血清HBV–DNA水平,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可以防止胎儿感染HBV...  相似文献   

4.
犬伤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犬伤患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现状,寻求100%接种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登记在册的2332例犬伤患者全程注射五针狂犬疫苗的情况进行筛查和统计。结果:第一针按时接种率100%,第二针99.67%,第三针98.97%,第四针95.20%,第五针83.53%,进行免疫球蛋白伤口浸润注射者只有7.72%。结论:规范狂犬疫苗接种流程,达到100%的全程接种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2010年2月收治HBsAg阳性孕妇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孕妇产前常规体检,新生儿出生后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实验组50例,孕妇于孕28,32,38周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新生儿于出生时及产后两周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同时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产后随访12个月,抽取婴儿外周血检测血清中HBsAg及抗-HBs。结果: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婴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儿,同时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对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乙肝疫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选取本院产前诊断并住院分娩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共200例,按配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孕妇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对照组孕妇不作任何干预。结果:干预后随访结果显示,经统计学检验两组HBV感染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意义重大,孕期阻断不是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HBV的有效治疗措施,其更好的阻断方法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荆门市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理现状,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1—12月主动到湖北省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进行狂犬病免疫预防处理暴露人群。根据登记的资料,分析动物致伤特点。结果:3126例动物致伤的暴露者中以下肢(占58.73%)、单处伤(占82.57%)、浅表伤(占73.96%)多见;受伤后能在3h内及时就诊者仅占6.56%(205/3126);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数占应使用者的20.72%(415/2003)。结论:必须加强对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在被动物致伤后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及时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接种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母亲采用母乳喂养对婴儿HBV感染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肝功能正常的HBV携带者孕妇(HBeAg阴性)所分娩的新生儿66例分为2组,母乳喂养组30例,人工喂养组36例。对所有新生儿在生后6 h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2,周后再注射HBIG 200 IU,第2天注射乙肝疫苗1支(5μg),生后1,6个月各分别注射1支乙肝疫苗。结果随访到1岁时,2组婴儿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3%和3%(P>0.05)。结论在联合免疫阻断母婴HBV传播前提下,HBV携带者母亲采用母乳喂养对婴儿感染HBV无明显影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母亲可以采用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狂犬病预防伤口处理的重要性,预防、降低狂犬病的发生机率,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2月期间受伤在我院进行伤口处理的患者96例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置及疫苗使用情况。结果:在96例患者中受伤后24h内到医院就诊的为80.21%,92.71%的病人到院进行伤口处理;100%被狂犬所伤患者接种狂犬疫苗;96例患者中,狂犬病发生0例,发生率0.00%。结论:被动物所伤在伤口暴露后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狂犬病血清注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狂犬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研究不同性别、年龄、体质及居住地区人群被犬咬伤注射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对721 例犬咬伤患者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于种苗结束后15 天至一个月用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犬抗阳性情况。结果: 全部721 例种苗者总阳性率为98.34% , 总阴性率为 1.66% 。不同性别组阳性率相近, > 61 岁组阳性率(91.22% ), 低于其他年龄组, 伴慢性肾炎接受免疫抑制剂组阳性率(77.78% )明显低于其他体质人群组。乡镇组阳性率(97.97% )略低于城区组(100% )。结论: 人被犬咬伤后及时常规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其免疫应答效果甚为满意。伴慢性病者及高龄者, 其免疫应答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减轻或预防因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引起的局部反应的方法。方法:选取200例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者,将其随机分为四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72h内热敷30min,加外敷土豆片;50例患者作为对照1组,注射药物后只给予热敷即可;50例患者作为对照2组,注射药物后只给予土豆片外敷即可;50例作为对照3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实验组局部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率均低于其他3组。结论: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热敷30min,加土豆片外敷可减轻或预防因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引起的局部反应。  相似文献   

12.
青州市1例狂犬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Hydrophohia),是由狂犬病毒( Rabies Virus)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狂犬病毒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急性乙类传染病,是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迄今为止,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一旦感染狂犬病后发病,病死率高达100%.犬咬伤后及时清创处置、尽早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独特(三恐:恐光,恐水、恐风),临床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42例HBsAg阳性孕妇作为观察组,于孕28、32、36周肌注HBIG200IU,新生儿出生6h内以及出生后第二周注射HBIG200IU,并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选取同期142例hbsag阳性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孕期不采取特殊措施,在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上述措施,通过检测婴儿出生时脐带血及1周岁时静脉血,检测HBsAg、HBsAb、HBV-DNA,比较两组婴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出生时以及1周岁时HBsAb和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婴儿,hbs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已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的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缓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时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40例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改进注射操作、联想法等针对性护理措施,采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注射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在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现状。方法选取2016年3—8月在该市医院住院分娩的269名城区孕妇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对孕妇筛查结果是阳性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对接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269名城区孕妇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中,33名筛查结果显示为阳性孕妇分娩的36名新生儿(其中有1对双胞胎,1对三胞胎)均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其及时接种率为100.00%,34名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同时接种了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其及时接种率为94.44%;236名筛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孕妇分娩的236名新生儿中230名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其及时接种率为97.46%,6名新生儿未及时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原因主要是早产、出生体重过低、新生儿窒息、其他原因等。结论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体系完善,孕妇产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率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阻断孕早期慢性乙型肝炎(CHB)母婴传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孕早期CHB孕妇7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孕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仅对新生儿予以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观察组36例孕妇孕早期服用替诺福韦酯,且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母婴阻断成功率,出生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孕妇HBV DNA转阴率、母婴阻断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生后5 min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观察期间未发现严重用药副作用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结论:替诺福韦酯应用于孕早期CHB,能提高孕妇HBV DNA转阴率、母婴阻断成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选择定州地区HB—sAg阳性孕期从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所生的婴儿468例,316例婴儿为观察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10μg乙肝疫苗;152例婴儿为对照组,常规接种10μg乙肝疫苗。在12个月龄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观察组婴儿HBsAg阳性控制率(94.93%)明显高于对照组(67.76%),无效率(5.07%)明显低于对照组(32.24%),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的使用比较。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急诊外科收治的开放性损伤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抽样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分成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注射组和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过敏反应的情况。结果:TIG注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于TAT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TAT的患者有较大几率出现不良反应,而采用TIG注射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极少,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更少之又少,对于患者的安全性非常有优势,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各类疫苗中,接种后不良反应以白百破疫苗(PTD)最为多见,常见的有:低热、疲倦、头痛、精神差;接种局部红、肿、发热、发痒、疼痛、有的长期不吸收形成硬结,甚至形成脓肿。我院近三年来发生了2例局部脓肿,现报告如下。 例1:患儿,男,1 4/12岁,主因接种PTD8个月后,接种局部肿疼10天就诊。患儿3个月时,开始接种PTD基础针,前两针接种后无反应。此为第3针,常规消毒后,于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注射后8个月开始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无发热,查体: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波动感,考虑脓肿形成,切开脓肿引流脓液,并取脓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总结新生儿在卡介苗接种中常见的临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本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1年以来201例接种卡介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接种常见反应,并针对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201例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均接种成功,其中13例接种后出现脓疱或皮丘红肿症状,占6.5%;17例接种后出现局部溃疡破溃现象,占8.5%;经过及时的处理措施和预防异常、加重反应的措施,症状均得到缓解和治疗,减轻了痛苦,提高了卡介苗注射的效果。结论:卡介苗接种出现免疫反应是正常的,但也要防范接种方法不当等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接种人员接种技术熟练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不良反应,以便减轻新生儿痛苦,提高接种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