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规则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中医论治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用药对患者免疫炎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的影响。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15例2012年6月—2015年6月湿热型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复杂网络技术挖掘其核心处方,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对免疫炎症及SOD指标的影响。结果 (1)对其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核心用药为:薏苡仁、陈皮、山药、茯苓、泽泻、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丹参、豨莶草、威灵仙、杜仲、狗脊、甘草。核心药物使用均在50%以上,其中以健脾药使用最多,药物以归脾、胃、肾经为主。(2)在关联规则最小置信度设为60%,最小支持度设为20%条件下提取值与指标关联较高的药对,山药配伍独活、黄柏分别与C3、C4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19%,93.33%),与茯苓配伍与hs-CRP关联度高(置信度为78.10%);茯苓配伍知母与IgA、IgG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3.33%,91.67%);黄柏配伍桃仁与ESR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71%);豨莶草配伍蒲公英、独活分别与SOD、WBC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71%,75.93%)。外用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SOD关联度较高。结论 根据各用药的比例分析,本院风湿科治疗湿热型AS以从脾论治为主,兼顾肝肾,配伍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的配方原则;并且中药内服及外用,与免疫炎症及SOD指标关联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导师刘健教授治疗骨关节炎所用中药及外用药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2015年10月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分成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采用SPSS22.0对两组的相关实验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及外用药与指标的关系。结果:共有1414例骨关节炎患者。单纯内治组为670例(占47.3%),内外合治组744例(占52.6%)。中药处方中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药为主,外治法以中药外敷为主,常用有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治疗前相比,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均能降低补体C4、Ig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0.05或P0.01);且内外合治组能降低IgG的水平,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与单纯内治组相比,内外合治组在降低IgA、ESR、hs-CRP水平,以及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方面优于单纯内治组(P0.05或P0.01)。在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75%,支持度设为20%条件下,以中药薏苡仁、茯苓、豨莶草、鸡血藤、蒲公英、川牛膝、独活与指标关联度较高。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指标关联度较高。结论:骨关节炎的内服药物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药为主,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为主。内外合治组在改善体内炎症免疫反应,以及上调自由基清除剂SOD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内治组。其作用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刘健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所用健脾类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SOD的影响,为优化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采集系统所录入的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7.0、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所用健脾类中药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SOD变化的关系。结果:(1)415例患者中,155例美洛昔康组患者,260例中药组患者(有薏苡仁组206例,无薏苡仁组54例);(2)治疗后美洛昔康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3;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UA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薏苡仁组患者UA、免疫指标(C3、C4、IgA、IgM)、炎症指标(ESR、hs-CRP、AGP)均有所降低、氧化指标(SOD)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t检验分析,治疗后有薏苡仁组患者C3、C4、IgA、IgM、UA、SOD相对于美洛昔康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无薏苡仁组患者的免疫指标补体C3;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UA均有所降低,SOD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薏苡仁组患者UA、免疫指标(C3、C4、IgA、IgM)、炎症指标(ESR、hs-CRP、AGP)均有所降低、氧化指标(SOD)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无薏苡仁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t检验分析,治疗后有薏苡仁组患者C3、C4、IgA、IgM、hs-CRP、α1-AGP、SOD相对于无薏苡仁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一般分为四大类:健脾利湿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祛风除湿药;核心处方为:薏苡仁、车前草、泽泻、蒲公英、山慈菇、黄柏、土茯苓、丹参、红花;使用频次排名前五味的健脾利湿药:薏苡仁、车前草、泽泻、茯苓、陈皮;(4)健脾利湿药与免疫、炎症指标及SOD的关联分析,薏苡仁与患者的炎症指标(ESR、hs-CRP、AGP)下降、氧化指标(SOD)上升、免疫指标(IgM)下降相关联,车前草与患者的UA下降相关联,茯苓与患者免疫指标(C3、C4、IgA、IgG)下降相关联;健脾利湿药配伍后与免疫、炎症指标及SOD的关联分析,发现健脾利湿药、清热解毒药配伍与ESR、CRP、UA下降关联,与活血药配伍与免疫指标(C3、C4、IgA、IgG、IgM)下降及SOD上升关联,与祛风除湿药配伍与α1-AGP下降关联。结论:本院风湿科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从脾论治,形成了以健脾利湿为主,佐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组方原则,对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风湿病科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所用健脾中药对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探讨从脾论治RA的科学性。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健脾中药对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结果湿热痹阻型RA患者所用健脾中药频次80%以上有茯苓、薏苡仁、陈皮,茯苓、薏苡仁、陈皮与RF、ESR、SOD、CCP-AB等指标存在明显关联关系,其中薏苡仁与各指标关联置信度居高,且和祛风除湿药、清热解毒药合用与各指标关联置信度提高,对照组治疗后RF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RF、Hs-CRP、ESR、CCP-AB、PLT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RF、Hs-CRP、ESR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薏苡仁等健脾中药可有效调节湿热痹阻型RA患者免疫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辨证施治合理组方亦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研究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对活动期膝骨关节炎的免疫炎症指标影响。方法:整理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分为芙蓉膏组和无芙蓉膏组,采用SPSS 22. 0和SPSS Modeler 14. 2中的Apriori模块分析指标以及关联度。结果:中药使用频率大于80%的中药以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主,芙蓉膏与豨莶草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上升,芙蓉膏与黄柏关联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下降,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芙蓉膏组在降低ESR、hs-CRP、补体C3、补体C4以及上调SOD的水平方面优于无芙蓉膏组。结论: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可以降低ESR、hs-CRP、补体C3、补体C4水平,上调SOD的水平,进而(可能)减轻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黄旦  刘健  忻凌  万磊  宋倩  郭锦晨  周巧 《新中医》2016,48(12):90-9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免疫炎症及脂代谢指标关系及与中医药关联分析。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患者SOD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免疫炎症及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与SOD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共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20例,符合标准159例,相关性分析示:SOD与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M(Ig M)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P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在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70%下:与SOD指标关联度较高的前十位药对中,与健脾祛湿药配伍有6对,且关联度较高;与西药美洛昔康、沙利度胺相比较,中药内服及内外合治与SOD关联度较高。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SOD水平与免疫炎症及脂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其表达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健脾祛湿药与SOD关联度较高,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中医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本文基于真实世界,通过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索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处方规律,以探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兼容性模式和规则。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真实世界数据,收取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骨关节炎患者,整理病历资料中的中药处方。根据所选药用公式和添加的信息组织建立一个数据库。关联规则使用SPSSModeler 14.2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发生的频率计算和关联分析。并分析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结果:被选择的挖掘数据公式中能够说明的主要特征是:①在3 609个处方中,性温和性寒的、味甘和味苦的及归脾经草药使用最频繁;②中药活血化瘀类、补益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和祛风湿类是被频繁的使用;③关联度最高的前三个药对为:红花配伍桃仁(98.90%),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7.88%),茯苓配伍泽泻(92.63%);④中药与免疫炎症指标的关联:独活与陈皮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上升,麦芽与丹参关联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指标下降;麦芽与茯苓关联于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下降。结论:结果表明,骨关节炎与脾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处方中药功效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主,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使用补虚药和健脾药也是处方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强直性脊柱炎(AS)中药组方用药规律,针对中医药治疗对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关联规则分析,为A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用中药通过复杂网络图分析核心处方,SPSS 21.0和SPSS modeler14.2对中药性味归经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中医药治疗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①性寒、性温和性平的,味甘、味苦和味辛以及归脾胃肝经药物使用最频繁;②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健脾化湿药、祛风湿药、清热药被频繁的使用,且之间相互关联;③红花配伍桃仁(98.15%),薏苡仁配伍茯苓(95.47%),甘草配伍狗脊(94.57%),甘草配伍威灵仙(94.48%),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4.40%)为关联度较高的五个药对;④山药分别与茯苓、牛膝、泽泻关联于C3、C4、hs-CRP下降,狗脊分别与白花蛇舌草、川芎、山药关联于IgA、IgG、IgM下降,豨莶草与牛膝关联于ESR、WBC下降,狗脊与独活关联于SOD上升。⑤中药内外合治组炎症指标(ESR、hs-CRP)的行走正向增长率及改善系数均较单纯内治组高。结论:我院风湿科治疗AS以从脾论治为主,寒温并用,甘苦同施,肝脾同调,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兼治,中医药在改善免疫炎症指标上具有优势,且内外合治在改善炎症指标上优于单纯内治,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风湿病科临床数据中药背后隐含的方剂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配伍模式或规律。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5月-2016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office2010、复杂网络技术、IBM SPSS Clementine 14.2软件Apriori模块进行中药频数统计、核心处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有4 000份住院病历及3 643份中药处方被纳入研究,主要分析结果如下:①临床用药大致分为健脾化湿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清热药四大类,频次在60%以上的有茯苓、甘草、陈皮、丹参、薏苡仁、红花、山药、威灵仙、桃仁等,核心处方为:茯苓、甘草、陈皮、丹参、薏苡仁、红花、山药、威灵仙、桃仁、蒲公英;②药物关联分析得出:茯苓与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豨莶草、桃仁、威灵仙等健脾化湿药配伍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清热药等20对药物组合;③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值比较,实验组Hs-CRP、RF、ESR、IgA、IgG、C3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④药物与指标二项关联分析:姜半夏、豨莶草与Hs-CRP、ESR降低关联度较高,白术、丹参与RF降低关联度较高,山药、蒲公英与C3降低关联度较高,杜仲和威灵仙、红花与IGA、IGG降低关联度较高。三项关联分析:姜半夏、豨莶草分别与蒲公英、桃仁和Hs-CRP、ESR降低关联度较高,黄芪、丹参、甘草与RF降低关联度较高,山药、蒲公英、豨莶草与C3降低关联度较高,麦芽、蒲公英、威灵仙与IGA降低关联度较高,杜仲、红花、甘草与IGG降低关联度较高。结论:本研究解析了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的真实世界关系,以健脾化湿药为核心,与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之间的配伍是组方的关键,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炎症等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64-1367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本院风湿病科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内服中药和外用药对患者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中医内外合治科学性,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2015年10月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内服中药和外用药与免疫炎症及氧化应激变化的关系。结果:湿热痹阻型RA患者临床辨证用药可以分为四类,用药总频次以健脾化湿药最高。内服中药威灵仙、陈皮,黄芩、白花蛇舌草,山药、车前草,车前草、白花蛇舌草,红花、车前草,茯苓、蒲公英,茯苓,薏苡仁等和外用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均与RF、Hs-CRP、ESR、PLT、SOD、CCP-AB、IgG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置信度均在70%以上。无外用药组和有外用药组治疗后RF、HsCRP、ESR、CCP-AB、IgG、C3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外用药组治疗后CCP-AB、IgG、PLT较无外用药降低显著,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内外合治可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RA患者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其作用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81-78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用药规律,为提高本病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近30年CNKI中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37首方剂,涉及124味中药。方中健脾、祛湿药出现频数较高。基于关联规则筛选出11个常用药物组合(支持度20%,置信度0.7),其中涉及9味常用药物;并提取得到4味高关联度的核心药物组合(25%,0.7),这与七味白术散的组方特征一致。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剂组方以健脾、祛湿类中药为主;茯苓-白术-葛根-甘草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组合;七味白术散是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健脾祛湿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论治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特色及中医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初步以实验室指标验证中医内外合治的优越性。方法基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对232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住院期间是否使用外治法为条件,对232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分组,并收集与分析各组中药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以t检验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中医单纯内治、内外合治与血常规、脂代谢、炎症指标、免疫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情况。结果 232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单纯内治组80例(34%),内外合治组152例(66%),(1)外治法中消瘀接骨散、中药熏蒸、麝香镇痛膏、芙蓉膏、芙蓉膏联合消瘀接骨散居前五位。(2)健脾祛湿药以陈皮、薏苡仁、茯苓、山药、泽泻为主;清热解毒药以蒲公英、蛇舌草、黄柏、黄芩、地丁、知母为主;祛风除湿药以威灵仙、狗脊、豨莶草、伸筋草、羌独活为主;活血化瘀药以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牛膝为主。(3)单纯内治组患者的免疫指标IgA、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小板(PLT)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内外合治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3、C4、IgA)、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AS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小板(PLT)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内外合治组较单纯内治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沉(ESR)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根据各用药的比例分析,治疗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以从脾论治为主,兼顾肝肾,配伍祛风除湿、活通络、清热解毒等药物的配方原则,形成了以院内制剂外敷为主配合膏药外贴及中药外用的内外合治的治疗体系,内外合治作为我院风湿科的特色疗法,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改善患者免疫炎症及SOD指标上较单纯内治法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2006至2015年围手术期食管癌中医治疗的相关文献,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Carma算法对药物及药物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的中药中,补虚药所在比例最大(28.5%),其次为理气药(12.6%),最常用的前6味药为甘草、厚朴、白术、茯苓、黄芪和木香。在药对及药组分析中,甘草-白术和甘草-茯苓是置信度最高的药对,甘草和白术-茯苓为置信度最高的药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以扶正为主,理气为辅,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理气通腑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失眠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医师的辨证论治及失眠症的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所选失眠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通过迭代,检索出事务数据库中的所有失眠方剂中支持度≥20%的中药项集,再利用频繁项集构造出置信度≥60%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配伍关系).结果 通过频繁项集共挖掘失眠方支持度>20%、置信度>60%的核心药对共18组,置信度>60%、支持度>20%的3味核心药组共17组.核心药对及药组主要配伍药物是炒酸枣仁、人参、当归、茯神、麦冬、远志、甘草、白茯苓、柏子仁、生地黄、熟地黄等.结论 核心药对与核心药组均属补益药与安神药配伍,由此可知补虚、安神是治疗失眠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用健脾类中成药组方规律。方法:收录《新编国家中成药》中的健脾类中成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茯苓、白术、甘草、党参、陈皮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白术、茯苓”“甘草、茯苓”“甘草、白术”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陈皮->白扁豆”“陈皮->半夏”等。结论:处方用药中除常见的健脾类中药外,尚包括具有健脾作用的部分理气药、消食药及其他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李涛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MS)所用中药对M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优化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整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病例采集系统所录入的门诊及病房MS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结果柴胡、白芍、枳壳、白术、甘草为最常用药物组合,常加附子和土茯苓。附子关联于Th1细胞下降(置信度83.78%,支持度36.26%),Th1细胞下降关联于附子(置信度71.26%,支持度36.26%),附子与Th1细胞下降存在明显关联关系。柴胡、白芍、枳壳、白术、甘草、附子组方可降低MS患者Th1细胞,升高Th2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白芍、枳壳、白术、甘草、附子和土茯苓组合能降低MS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升高Th2细胞,其中附子对Th1、Th2的上述改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整理两部《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并探索其用药规律。方法 借助《中华医典》(V5)筛选《千金方》中治疗消渴的内服方剂,形成文本数据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3.0)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 共收集方剂80首,涉及中药14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天花粉(34次,42.5%)、甘草(22次,27.5%)、茯苓(22次,27.5%)、麦冬(22次,27.5%)、黄连(17次,21.3%)、地黄(15次,18.8%)、桂枝(12次,15.00%)等,对应药性以寒(30.5%)、温(22.2%)为主,药味以甘(52.8%)、苦(31.6%)为主;药物功效频次较高的前三类药物为补虚(24.1%)、清热(17.6%)、渗湿(7.6%);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3组支持度≥8的高频药对,前三位分别为天花粉→甘草、茯苓→人参、茯苓→甘草;8条置信度≥0.7的关联规则,前四位相关药物分别为“甘草,麦冬→茯苓”“生姜→甘草、天花粉”“麦冬→茯苓、天花粉”“甘草→茯苓”。结论 《千金方》治疗消渴病以养阴、清热、健脾为主要方法,甘苦并用,清补结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晚期大肠癌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研究上海市中医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209例使用中药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中晚期大肠癌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对209首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药味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白术、茯苓、谷芽、薏苡仁、黄芪;将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组聚类方;基于关联规则,得出支持度最高药对为茯苓+白术,置信度最高药对为麦芽+谷芽,一阶关联提升度最高药对为藤梨根+菝葜。结论:根据用药规律,以药测方,推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常在于脾,标实为痰、湿、毒、瘀,虚实夹杂。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患者以健脾为核心(茯苓+白术),配合清热解毒化痰之品(藤梨根+菝葜),并常辅以消食和胃之药(麦芽+谷芽)增进患者食欲,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眩晕的方剂,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并进行药物频次及关联规则分析,提取高频药物及高关联度的药物组合。结果显示筛选出443首治疗眩晕的处方,共涉及380种药物,提取出常用药物63种,常用核心药物组合4个(支持度10%,置信度0.7)。揭示核心药物为甘草、川芎、防风、茯苓,以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